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晒

萵筍是莖葉都可以食用的蔬菜葉菜,不少人都喜歡吃,尤其是肉質莖更受人喜愛;而吃過萵筍葉子的小夥伴應該有這樣的感覺就是,萵筍葉有點苦味,老、焉的葉子稍明顯一點,鮮嫩水分多的嫩葉卻不怎麼明顯,還挺美味的;但削皮過的肉質莖卻沒有那樣的感覺,還是很美味;這其實是跟萵筍葉子、莖皮中所含有的一種白色液體有一定的關係,經過削皮處理的肉質莖沒有那樣的苦味了,但葉子中的白色液體沒有流失,含有一定的苦味,怎麼辦呢?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摘來吃的萵筍葉

其實,那種白色液體本來就是萵筍的一部分,當萵筍生長時其葉片供水足,葉子苦味就很輕甚至可以忽略掉,所以我們可以通過平常的一些管理來減輕萵筍葉的這種苦味,至於要採取什麼管理方式,除了跟水有關,還跟影響葉片水汽蒸發的光照有關,而在講述這幾個管理方式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下這種導致萵筍葉味苦的白色液體:

一、萵筍莖葉皮含有的白色液體描述

萵筍葉子及莖皮中含有的白色液體,是正常的現象,就像其他的蔬菜,我們把莖葉折斷或者是把果實削皮也會有一定的液體流出來;這種白色液體,相信細心點的小夥伴應該不會陌生,不單是平常我們摘萵筍葉時才出現,就連平時萵筍葉子被風吹或者其他外力作用下弄折斷的時候也會自動流出來,流出一定量就不流了,斷口慢慢自動癒合,而平時我們要炒萵筍吃,把肉質莖削皮的時候那層外皮也含有那種白色液體,有多少人特別注意過那白色液體呢?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萵筍葉脈分佈多,折斷萵筍主葉脈,有白色液體流出

鄉居小菜有聞過那白色液體,沒啥味道,但伸舌頭試著嘗一下,明顯的苦呀,白色液體量越多,味道越苦;而萵筍葉子是偏細長形的,上面分佈的葉脈非常多,肉眼可以看到很明顯,其中居中的那條主葉脈其正面顏色是偏白的,比其他的葉脈明顯的大多倍,掰斷之後,裡面有點中空,從斷口那裡流出來的白色液體偏多,而葉肉部分那裡的葉脈很細小,掰斷了流出來的白色液體也比較少

平時我們摘葉吃的萵筍葉都是長在主莖上(長分枝莖一般是後面接著開花結籽,也沒有必要摘葉吃了),各葉子跟主莖連接的地方其實就是在外皮上,萵筍植株生長所需的水分養分輸送到各葉片就是通過萵筍主莖的外皮及葉子上的各葉脈進行,那白色液體也一起參與作用;當水分供應少時,白色液體的濃度偏高,苦味也就明顯了,反之,苦味也偏低,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在大雨後的萵筍地摘鮮嫩葉子煮來吃,苦味卻非常輕,因為大雨讓萵筍吸飽了水,而且陰雨天沒出太陽暴曬水汽蒸發很少,萵筍葉子含水非常足,白色液體濃度低;瞭解了這些,下面我們接著說可以減輕萵筍葉苦味的幾個重要管理。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生長中的萵筍

二、萵筍地澆水注意幾個加快水汽蒸發的影響因素

萵筍是側根多的直根系蔬菜,根系分佈淺,不耐旱,萵筍莖上葉片面積大,生長需要的水比較多,平時要注意澆水保持泥土一定的溼潤度,不然一旦缺水,葉片容易受影響,表現明顯,嫩葉變老葉速度加快、葉子苦味明顯點

那多久澆水一次為好,根澆還是葉澆呢?其實這個沒有固定的答案,根據當地氣候、土壤蓄水、萵筍生長情況來定,靈活的變通,莖粗大葉片茂盛的有必要增加澆水量。

萵筍生長需要的水分大部分是靠根系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平時澆水一般是根澆,葉面也可以澆水,一般是輕噴灑溼潤,不要猛的出大水量噴灑以免弄折斷萵筍葉;而影響土壤水汽蒸發快、變乾燥的因素是高溫、暴曬、乾燥、颳大風、薄土層,這些因素也會加快萵筍葉片水汽蒸發。

不管是哪個季節種植萵筍,隨著萵筍生長,有必要培土適當加厚土層提高土壤蓄水,一般培土五六釐米這樣就可以了;乾燥、颳大風一般是在晚秋冬季比較明顯,看情況增加澆水次數;高溫、暴曬一般在春末、夏季、秋初,澆水次數也是要增加(降雨、陰天除外);也就是說,在種植萵筍的各個季節階段,都有可能出現土壤容易變乾燥的情況,我們結合實際情況來澆水就是了。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泥土明顯的溼,兩三天不用澆水

若不知道自己要不要澆水,可以用小鏟子挖萵筍根系附近的泥土看看(最好是挖壟邊的也挖壟中的,更好判斷,因為有時候平時澆水不當壟邊容易幹,而壟中土壤溼度卻合適):若是挖出來的泥土抓著能感到到溼潤但不黏手,說明土壤溼度合適,短時間內不用澆水但也不要隔久才澆水,看情況隔一天這樣就澆水,若是黏手說明土壤水分高,過兩三天看看再澆水;而若是泥土不黏手但手上粘有明顯的幹泥塵,說明土壤很乾燥了,萵筍生長很缺水,趕緊及時澆水;這樣的判斷做法很簡單,而且經過自己判斷了之後也懂得了一些規律,不用每次都這麼搞了。

三、萵筍地遮陽處理與選擇有遮擋物種植地

萵筍是比較耐蔭的葉菜,其生長喜冷涼氣候,葉片需要一定的光照,但不用給予太多的光照,光照太多,水汽蒸發快,若是供水出現問題了,萵筍水分不足,就算還沒有出現焉葉,但葉片中的白色液體濃度高,苦味相對平時水分足的時候會明顯些。

而不同的季節太陽光照也不同,一般情況下晚春、初秋、夏季,光照偏強、曬,若是地裡已經種了萵筍,出太陽時,從早上到傍晚的光照時間長,周邊可以擋光照的遮擋物很少,有必要通過拉遮陽網來避光製造陰涼環境,這不單是為了減少萵筍葉片水汽蒸發降低苦味,也是為了防止萵筍受光照過多,生長髮育加快導致抽薹竄長,得提早整株採收,而不是多次摘嫩葉了。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有圍牆、大樹遮擋的萵筍地,平時光照不多

若是還沒有種植,打算種植的,可以結合當地每個季節的天氣情況來選擇無遮擋種植還是半遮擋種植;秋冬季若是光照少、陰天多,種植地周邊沒有遮擋也可以的;若是像鄉居小菜這邊南方秋冬季天氣還是熱曬的話,就得選擇有大樹或者圍牆適當遮擋的地方種植才合適;春末以及進入夏季後,熱曬也明顯,選擇有遮擋物的地方種植萵筍比後面再拉遮陽網更方便。

當然了,有遮擋的地方,光照少,比較陰涼,吃萵筍嫩葉的蝸牛、鼻涕蟲也容易出現,要注意防治,一般在傍晚七八點鐘人為的捕抓或者是在遮擋之下的陰涼溼潤地面撒些細鹽或者生石灰防治;此外,菜地邊常見的遮擋物就是大樹,是樹木就少不了掉葉子,陰涼溼潤地面掉的葉子容易腐化也為病害滋生條件,要勤清理落葉。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正常生長的萵筍

四、摘嫩葉吃、注意竄高徒長植株

萵筍的葉子比較長,葉脈特別多,水分足的時候特別顯嫩,口感很好,而當萵筍葉子變老並不是一下子的事情,而是逐漸長老,隨著萵筍葉變老,儘管葉片大小差別不大,但葉子所含水分卻有明顯的差別,老嫩菜葉各自拿來煮,口感也有差異,變老的萵筍葉苦味更明顯點,而嫩葉卻很好吃,這其實跟葉子本身的生長強弱有關,在變老的菜葉生長走下坡路了,而嫩的菜葉卻是上升期,沒得比的,這就像我們人類,老人的皮膚明顯不夠20歲以下的青少年水嫩有彈性

所以平時我們摘萵筍葉來吃,趁它長旺大葉點、嫩嫩的時候就摘,不要等特別大葉了再摘,這不單是為了保證口感,苦味輕,也是為了讓萵筍吸收的水分更好的輸送給其他旺長中的嫩葉,而不是分一部分的水分來給正在走下坡路的大葉。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竄高徒長的萵筍

說到萵筍摘葉吃,這裡要補充說的一點就是,當萵筍出現竄高徒長之後,主莖上長的葉子會小得比較明顯,不夠茂盛,葉子只有以往大嫩葉的三分之二大或者更小就三分之一大這樣,這種葉子你不要以為它們離植株頂部近就長得嫩好吃,其實口感沒那麼鮮嫩,而且有點苦味,不如正常生長之下的嫩葉好吃,而且莖細高但肉質薄,甚至肉質莖出現中空影響肉質莖食用

,所以當地裡的萵筍出現竄高徒長的情況了,沒有必要留這樣的萵筍生長了,幾天內拔掉。

萵筍竄高徒長不難判斷,常摘萵筍葉的話你會發現其實正常生長之下,萵筍葉子的生長很有規律,莖上各葉間的間隔差別不大,而且間隔會逐漸變大,若是間隔突然變大太明顯而且主莖變細小也明顯,那就是竄高徒長,再長一段時間要長分枝、結花蕾了,吃美味的莖葉還是早點摘了吧;萵筍竄高徒長的情況一般在春季種植的萵筍及從冬季生長到春季的冬萵筍比較常見,這跟春季天氣轉暖明顯、光照增加有一定的關係,看萵筍長勢容易看得出來是否竄高徒長。


萵筍葉味苦不夠好吃?萵筍生長期管理來減輕:澆水溼潤、減少暴曬

流白色液體的萵筍

總結:萵筍葉子有點苦味,這跟其葉片、莖皮中含有的白色液體濃度有一定的關係,萵筍葉水分足,苦味很輕,口感更好,平時我們要注意澆水管理,此外,影響萵筍葉片水汽蒸發的光照也要注意,可以通過選擇有部分遮擋物的種植地或者拉遮陽網來避開暴曬減少影響;平時摘嫩萵筍葉吃,發現萵筍出現竄高徒長了,早點整株拔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