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作品 · 日記】抗疫——薄燕妮(27)

烏拉特前旗文體旅遊廣電 今天


【戰“疫”作品 · 日記】抗疫——薄燕妮(27)

【戰“疫”作品 · 日記】抗疫——薄燕妮(27)


“疫”


2月1日 晴

昨天接到通知,今天開始值班。

一種從毛孔滲出的恐懼,滴滴嗒嗒掉進平常日子。不敢出門,不敢聚集,不敢走串。往年這個時候的小區,人流如織,車水馬龍,鞭炮脆響接連不斷,祝福問候不絕於耳。年味,儘管是初八,仍韻味悠長。

可是,小小的肉眼難見的病毒卻如此嚇人,裹脅了探親訪友的腳步,更把緊張的氣氛如陰雲一般籠罩在我們的頭頂。它在哪裡?只在武漢?還是悄悄的猙獰的笑,然後潛到軟嫩的人肺擴展它的地盤。大約從年前就感到了疫情的震動,但腦袋還懵懵的。及至今天開始站在小區的門口值班,就更加真切的感受到疫戰已拉開序幕!

見到同事,彼此沒法從嘴角捕捉到欣悅,習慣性地想握對方的手,胳膊剛動,被腦神經硬生生的提醒:停!於是,又都縮回兜兒裡。

一張小桌,一個大門,無數要進出的人,我們負責的管控工作起步。

陰冷的天,正寒的地,天地之間一場生與死的較量在2020年初春打響。

誰也不知道什麼時候戰役結束,我們——你和我,加入戰鬥的行列!


2月8日 晴

今天是元宵節,本應是“鬧”的,即俗稱“鬧元宵”。

但這個元宵節註定要人記憶深刻……

一輪明月皎潔光輝,澄碧的九霄深遂寂寥,人間一片靜謐。而“去年元夜時,花市燈如晝”啊,塞外小城人頭攢動,車如流水馬如龍,萬家燈火通明,年味如酒甘醇。尤其是政府廣場,那絢爛的煙花美麗夜空,萬人空巷走出家門,老人綻放笑顏,孩子高聲尖叫,一部部手機高高舉起,美好生活被定格記錄……

“今年元夜時,月與燈依舊。”我和同事坐在乾源B區的大門外,抬頭望月,月圓;低頭望路,人無。植被上用以渲染節日氛圍的小彩燈兀自一閃一亮,彷彿掉落地上的星星,襯映的卻是清冷。帳篷內的爐火很旺,我們背後居民小區的主幹路在昏黃的路燈下一直向裡延伸,想彼此告訴些什麼,話到嘴邊,全是感慨:今年的元宵節啊。

是呵,2020年元宵節註定要人記憶深刻。

昨天值完班路過小區門口超市買了兩種元宵,一種大而白,包著香甜芝麻;一種小而五彩,各色各味。今天出來前煮了,端給孩子,孩子不言不語的吃了幾粒,其餘的被丈夫“囫圇”倒進肚裡,說:“還行。”是啊,我們起碼還能不急不慌地吃一碗湯圓,那些奮戰在武漢醫症一線的“戰士”連這點小小的安然恐怕也成了奢望……

今年的元宵節註定記憶深刻,“鬧”元宵變成了“靜”元宵。先賢曰:靜能生慧。這元宵的靜夜裡,頭上清輝明月,地上疫情防控,我們似乎該做些洗心的反——思!


2月9日 晴

昨夜元宵,今還明月。

“度日如年”四字真正契合了小區內外的人們。

前幾日,仍有居民“蠢蠢欲動”,變著法兒的找著各種理由想出想進。雖然都知道新冠疫情防控形勢嚴峻,但又覺得是一股經過樓群上空的風,刮過自家的窗戶還有段兒距離呢。甚至有個別居民還曬笑:這些值班人員一個個戴著口罩,執行著愈來愈緊的規定,“大驚小怪”的!

這幾日,似乎都能坐得穩了,小區門口的管控壓力明顯小了很多。居民們也不再對我們一二三四的檢查程序潑煩,反倒是我們有些不好意思。一個居民甚至收好證件,誠摯地說了句:辛苦了!

辛苦了!這三個字平時聽來不覺怎樣,此番卻像三個小春雷,讓人心裡暖意頓生!是呵,從開始值班凍得腳沒知覺,到天天和居民“吵”,再到“辛苦了”的主動配合,這是一個過程,更是一個彼此溫暖的季節輪迴!

“春風起了。”我把證件還給居民,順便詩了一句:“花開之日,便是解禁之時!”

“那還!”居民微微一笑,點頭認同。

正好沒有居民出入,我打開手機急切地尋找那組敏感的數字。想想,我本是一文人,對數字從來“糊塗”,但這段時間卻對有關疫情的數字格外“感冒”,或升或降,都牽動著我的心。

眾志成城啊,中國加油,武漢必勝!

【戰“疫”作品 · 日記】抗疫——薄燕妮(27)

薄燕妮,女,筆名燕妮,1979年3月生,現在旗政協工作。求學時,曾任校內“綠泉文學社”社長。內蒙古自治區、巴彥淖爾市、烏拉特前旗三級作協會員,文藝名家服務志願者,本人被編入巴彥淖爾市文學藝術名人錄。巴彥淖爾市網評協會會員,巴彥淖爾詩詞協會會員,烏拉特前旗詩詞協會會員。已累計創作有關河套歷史、文化以及地域特色的小說、散文、詩歌、新聞、劇本等各類文學作品100萬字,即將結集出版《一路歌一路走》。


烏拉特前旗文體旅遊廣電

掃碼關注我們

【戰“疫”作品 · 日記】抗疫——薄燕妮(27)

烏拉特前旗文體旅遊廣電

掃碼關注我們

【戰“疫”作品 · 日記】抗疫——薄燕妮(27)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