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說三原老師的“罵”與“罰”

三原南郊中學~可謂渭北百年名校!

最近因網課師生言語不和,登上了新聞!

這不是件好事!因為受此影響學校和三原教育的正面形象受損!由此事造成的新聞輿論風波,一時難以平息!故適用斷腕割掌權宜之計!~老師暫停了職務,考核予不合格!

前邊我發了『影響力和定力』的文章,實際想探討網課的老師的影響力和學生的定力相互作用,做到哪種程度可以算作合格?

姑且放在一邊,我們今天單單分析由罵而罰,罵得對不對,罰的該不該?

先說罵~“你得是到學校給你先人上墳來了”、“羞先人”,較有爭議的也就這兩句。我們說,陝西人說話都直,陝西話很生硬。但是很結實,很受用!陝西人也喜歡用歇後語,比如“掂鍁上墳~羞(修)先人”,“老太太鑽雞窩~笨(奔)蛋”,“狗咬打鐵的~想挨錘子",‘’豁唇的騾子賣了個驢價錢~吃虧到嘴上了",“馬下的騾子~驢日的”等,比起這些常用而且搞怪的惡俗言語來,這個老師算是處於城郊結合部了!

再說,“上墳”,一般清明節家裡男丁出動,掂上鐵鍁,有時帶上點糕點,水酒,火紙香蠟,燒香燓紙奠灑水酒叩頭整理墳塋,掃墓踏青,完了回家~一般男孩子不用帶啥,也不用說啥,就是溜一圈,啥都不做!實際上,“給先人上墳”就是“無所事事”的代名詞~所以,這個不能算“罵”,當然“羞先人”也只是這個歇後語的謎底,二者完全是一個意思~

“羞先人”,再看看它的語文課堂解釋~羞,xiu,一聲,名詞。這裡用作動詞,而且是使動用法,意思是“使……蒙羞”,先人,先輩,這裡指已經故去的人。整個意思是,使先輩們蒙受屈辱,臉上無光!?因為當事人的不用功,不上進,沒有給先人爭光,使得先人難堪!~這個是罵人嗎?很明顯,不是!

最後,提到一個罰,教師該怎樣作用合理的手段給學生以懲戒~語言是一個手段。我們要遵循經典的勸諭話語和規範的操作~“朽木不可雕也”,“羞先人”等,最好用普通話,教英語的~看你的方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