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骂老师,家长有没有错?为什么现在有的学生打不得骂不得?

做酱香饼的阿伟哥


子女从小到大的家庭教育很重要,对人格和自律习惯形成尤为关键。父母就是榜样,孩子从语言、行为上观察模仿父母,子女未成年,父母对子女有监护责任和义务。子女犯错,父母要承担监护失管责任。

一个人有出息有教养,是良好性格造就的结果,良好性格是良好习惯造就的结果,孩子出生后,所有的习惯大多都跟父母学来的,外在影响比较小。父母要给子女树立好的榜样,多在孩子面前或目光中做一些正能量正面的事,帮助子女养成自律的好习惯,教导孩子尊敬师长,团结同学,互助有爱。

父母有时并没有教育孩子如何做具体一件事,虽没有直接教育孩子不尊敬师长,但潜移默化,耳濡目染,从父母言语中得一种暗示信息,不平等看待老师,潜意识扭曲了孩子的认知,从父母意识中感到受到欺侮时是要打回去的,现在好多父母就是这样教孩子的,解决问题不知道用交流协商方式,推而广之,出现问题可能会用极端的方式解决。一日为父,终生为师,父母对子女言传身教很重要,关系着子女的未来能走多远。

学生骂老师,父母对子女的不当行为作为监护人负有主要责任,当然也不排除受一些人挑唆鼓惑所致,父母应及时发现并纠正,说明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不够,忙于自己事情的时间多,学生也要对自己行为有正确的是非观。

现在孩子都是家中土皇帝,老人和父母过分宠爱,造成孩子脾气大,不怕父母,只怕老师,老师教育孩子一定把握语气和方式方法。学校规定教师不得体罚学生,但是学生是未成年人,抛开父母不当教育不说,骂学生本身就是不对,有错误有问题可以婑婉指出,不能过激,打骂学生是违反教育部门有关规定的。

有人说教师工作太难做,没有办法,各行各业都各自的规定,不守规矩何以成方圆。社会在发展变化,社会压力大,谁都不容易。




腾锋说故事


其实我觉得问题不应该这么问

凡事就应该就事论事,有可能老师也有错,也有可能就是老师触碰到了学生的敏感点

当然,如果本身就是孩子的错,还辱骂老师,这无疑是错上加错,这就是孩子的问题,而作为家长,肯定也会有责任,家长没有教育好孩子,没有教会孩子尊重老师。

但是,在这我也想说,有的时候确实又不是孩子的错,我曾经不止一次的遇到不讲理的老师,仗着自己教实验班,成绩好,对排名较差的同学言语侮辱,尤其当时正是高考前几个星期,孩子因为实在忍受不了,回怼老师,直接被停课到高考,无论别人怎么看,我始终不认为老师应该站在一个道德的制高点,所有的错都是孩子们的错。

当然,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为孩子们好,可并不能代表全部,凡事还是就事论事的好。

希望老师和同学们不要有矛盾,离开学校后,我们依然有令我们铭记一身的恩师。


柠檬小短腿2


学生骂老师,这种行为本身就是错误的,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老师就如同家长的地位,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论老师有没有不当之处,学生都不能骂老师,所以首先是学生的错误。

家长有没有错,养子不教父之过,所以家长不是错不错的问题,是教育失职的责任问题。他没有履行好把孩子教育好的责任,所以家长失职了。即使这个家长在家里也经常教育孩子要尊重老师,但是孩子还是做出了缺乏教养的事情,作为他的养育监护人,是要承担主要责任的。

孩子打不得,骂不得,应该是来自溺爱孩子的那种家长。每个孩子出生后,懂事前,都是一张白纸,是我们的家长来做表率,潜移默化影响他。娇惯孩子没有限度,造成有些孩子自私自利,不合自己心意就大发脾气,顶撞甚至打骂家长。这样的孩子到了学校,可想而知,如果老师责备批评,骂老师就不奇怪了。可气的是这种孩子的家长还会去指责老师,上纲上线,甚至说老师体罚打骂学生。这样也导致老师们小心谨慎,不然家长还会来学习闹。

鉴于这种现状,只能是打不得,骂不得,不然老师的一片好心变成罪过,我们只能每个人从我做起,从小对孩子言传身教,尊敬师长,才能避免此类事件发生。

当然也存在有些老师的过激行为,或者一些家长也确实尽心教育孩子了,所以不能一概而论,毕竟是个别现象,不是普遍现象。


摩诃般若波罗蜜TT


尊师重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一日为师 终身为父。可以说老师是千百年来人们最为尊敬的职业。

还记得一个三十多岁的学生在自己初中老师回家的路上把他拦了下来多次进行殴打,男子下手非常的重一点都没有手下留情,这个视频传出来后在网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因为正常情况下大家遇到以前的老师应该都是特别开心,甚至有很多的学生一直跟自己的老师都有联系,最不济也就是形同陌路,两个人谁都不理谁就行了,真的没想到竟然会有人忍了20年以后再去找老师打回来,而且这件事情关注的人也是非常多,所以说直接引起了当地警方的重视。

他小时候可能经常被这个老师打,只是那个时候自己没有能力反抗,一个学生如果经常被老师打,对他来说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和侮辱,会使他丧失自信心,复仇的种子始终埋在心底。

至于学生骂老师,如果老师做到为人师表,这个学生还无事生非的骂老师,我看就是家庭教养有问题,一个有素质的家庭教养出来的孩子会懂得尊重别人,在学校骂老师回家骂长辈,这种人迟早都会出事。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掌中宝、心头肉,几代人养一两个孩子,又是隔辈亲,有时候做错事了父母管教老人就护短,久而久之孩子就成了小霸主,事事都以自我为中心,丧失了分辨是非黑白的能力,慢慢地心理承受能力降低,经不起一点点挫折。

说到底教育是陪伴孩子一起慢慢成长,大家一起努力学习吧。



厨易帮


学生骂老师是为什么?在家里表现如何?是否不敬父母?在学校与同学相处如何?是否不能够和谐共处?

如果答案为是的话 家长肯定有错 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孩子现在的表现与父母的教育也有直接关系的 如果全部答案为否 那他的老师可以反思自己了 是不是自己的教育方式有问题?当然 老师即便有错 作为学生打骂老师也实属不对 作为家长 有必要去学校弄清缘由

至于有些孩子打不得骂不得我想说的是 虽然现在的孩子在家都很受宠 也不提倡打骂孩子的教育方式 但更不建议娇生惯养 以孩子为尊的教育方式 过分的宠爱 等于慢性陷害 必要时候还是需要做出适当处分的

当然 以上例子我觉得还是非常少数的 不要出现几个我们就把现在的孩子一概而论 我相信绝大多数都是好的 毕业时候大多数学生都舍不得自己的老师 即将分别的时候 学生因为不舍做出一幕幕的行为能够让人催然泪下的画面多不胜数 这就说明 不管学生也好 老师也罢 大多数都是非常优秀的

少年强则国强 加油 学生们!





音符lys


作为一名农村教师,我讲讲自己对这样事情的些许思考吧。

首先,学生骂老师,错肯定是错,这一点毋庸置疑。作为学生,应当尊敬师长,不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但至少生而为人就应该懂得尊重彼此。

其次,学生骂老师,家长有教育失职之嫌,但定为"错"恐怕"量刑"过重了吧。想必有些家长更是不可理解了,在家都好好的,为什么去学校就骂你老师??

最后,现在的孩子通过网络接触过比较多外界的事物,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是非观、选择观,渴望平等,不接受教师的居高临下,哪怕在我们成人眼里看来不可理喻。有时,夜深人静,我反思自己,是什么点燃了孩子爆发的火索,又是什么让我们暴跳如雷-是成绩,是面子,还是被挑战?

除了个别孩子无可救药,大部分孩子需要你的耐心引导。想必,作为成人的我们,即使做错了,也不想被领导骂不是吗?哪怕是私底下。



雷仔分享


这个问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现在这个社会,尤其是以前还没有开放生二胎的时候,每家都是独生子女,大部分的子女父母都是双职工,根本管不到孩子,基本上都是交给家里的老人帮忙带孩子,大部分老人带孩子很多时候都是无原则的满足孩子的需求,只要孩子不哭不闹,能满足的都不会说不,这就造成了孩子自我的性格,渐渐的就不听劝,再加上现在老师的压力其实也挺大的,为了能教好学生,可能会对学生说教的机会多一些,各种综合原因之下,很可能就会发生一些不好的问题,所以说教育孩子我个人觉得(仅代表自己个人观点)不能一昧的去丢给老师就不管了,还是要多靠家庭自己的教育,毕竟孩子从小接触最多,时间最长的还是自己家庭里的人,所以最能影响孩子的还是家庭[微笑]




lgp天天向上


学生骂老师肯定是不对的,但是这也要看这个孩子平时的为人,如果这个孩子平时就是这样,那么就是家长的问题,如果孩子平时是个懂礼貌,尊师重教的好孩子,那么我觉得就是这个老师该反思了,现在的孩子是不好教,但也不能一有问题就说明是孩子的问题,现在的孩子跟以前的孩子不一样了,他们接触的新鲜事物比我们多,思维也比我们活跃,有自己的判断能力,思考能力,不管是谁的问题,都要好好沟通。现在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时代了,打骂不起作用,也解决不了问题。不管是学生与老师还是老师与家长都好好沟通吧,只有找到问题的症结才能解决问题。




冰激淋262


敢骂老师的学生肯定是家长没有教育好的学生。家长肯定有错的,他们盲目地溺爱娇惯孩子,没有交给孩子应该敬畏的原则和敬畏之心,导致孩子能在学校骂老师,这样的家长一定是有教育失当的责任的!





上德如水


我认为学生骂老师和家长有很大的关系。家风是伴随着孩子潜移默化成长的,家长的一言一行也终究会体现在孩子的身上。这就好比书香门第,爱读书的家长一般也会教育孩子读书,从小养成好的习惯,我个人认为言传身教是一件很有影响力的事情。

学生骂老师是一件非常不应该的事,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老师,作为传授知识的人,是值得尊敬的,学生应该懂得尊敬老师,更甚于学生应该尊重值得尊重的长辈。所以,这和家长的教育有很大关系。如果从小教孩子尊敬长辈,孩子也不会去骂老师。


现在的学生大多从小娇生惯养长大,不仅是父母的手中宝,还有祖辈的疼爱,那么掌握不好度就会娇惯坏孩子,从而变成打不得骂不得。我们可以看到,生活中有不少的孩子,脾气非常大,而且不讲礼貌,我认为这和从小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也和家人的过度疼爱有关。

总之,家长要改变想法,把孩子作为一个小辈看待,教会他们懂得尊重,谦谦有礼,注重儿时教育,以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