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没有洗衣粉,所以衣服是不是又脏又丑还特别油?

帅气的小达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李白写的《子夜吴歌.秋哥》里面的句子。前方的将士在浴血奋战,后边的老百姓在子夜时分为将士们洗衣服。



古代没有洗衣机的情况下,用木棍敲打衣服成了去污的有效手段。左手拿着衣服不断翻转,右手用一木棍不断敲打,可以把污渍震落下来。难道他们不用“去污粉”“洗衣粉”之类的东西吗?当然会用。


在远古时期,人们会用碱土来洗衣服,里面含有碳酸氢钠,具有去污效果,但是古人无法鉴别什么样的土能够哪来洗衣服,所以这种方法只能是碰运气,不能常用。

在夏商周时期,人们在祭祀的时候,需要点燃柴草,围着火堆载歌载舞,不小心衣服上会沾染上草木灰。人们把衣服浸泡在水里,揉搓之后发现衣服非常的干净,于是人们认识到了草木灰具有去污效果。在《礼记.内则》里面记载“冠带垢,和灰清漱。”说的就是用草木灰洗衣服的事情。



而古人用来洗衣服的另一大物品是皂角。据《武林旧事》记载,在南宋都城临安,人们已经广泛使用皂角团来洗衣服,人们把秋天成熟的皂角破碎之后,加入草木灰和动植物油,自然风干之后拿来洗衣服,类似于我们今天的肥皂。


皂角树大多数生活在江南,北方比较少见。洗衣服尽量选择成熟的果实,青涩的皂角去污效果不明显。皂角里面的皂仁可以入药,具有润肺,调理肺腑之功效。

皂角树上有刺,称为皂角针,据说也可以入药,具有排毒、去脓、治疗皮痒、麻风的作用。皂角树的根、茎、叶具有清热解毒之功效。看来,皂角树浑身是宝啊。


有时候古代的达官贵人衣服脏了可以不用洗,直接换新的,老百姓就不同了,缝缝补补,洗洗涮涮,都需要绞尽脑汁的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