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张大千溥心畬(she)

两位先生是近现代以来活跃于中国画坛的两位名家,1935 年于非闇在《北京晨报》公开合称二人为“南张北溥”。张溥二人虽因身世背景与师承渊源的不同,导致两人绘画风格的迥异,但二人却代表着近现代画坛的高度与光芒。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下面阿青就给大家来介绍一下中国近代非常著名的两位画坛名家。

一一张大千

张大千,四川内江人,祖籍广东省番禺,中国泼墨画家,书法家,“大风堂派”的创始人之一,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泼墨画工之一,被西方艺坛赞为“东方之笔”。 张大千在山水画方面卓有成就,画风工写结合,重彩、水墨融为一体,其中泼墨与泼彩,开创了新的艺术风格。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早年的张大千先生并不叫张大千,起初他的名字为张季爱,同时,从张氏家族子女关系表,可看出张大千早年名字“季爰”的由来,因为张大千有兄弟姐妹九人,前面七个哥哥,长兄及五、六、七哥皆早逝,按旧时以伯、仲、叔、季为兄弟长幼之序,张大千居四,排行老八,因此以季称之。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而后年仅十八岁的张大千东渡日本,在京都公平学校学习染织,课余时间坚持自学绘画,学诗,学治印。而其二哥张善子当时就在日本,早年的张大千正是被其二哥带去日本,并经常给予指点,使得他的进步很快。

1919年张大千完成学业,由日本返沪。随后拜上海名书法家曾熙、李瑞清为师。曾熙为其取艺名爰,字季爰。在上海宁波同乡会馆,他举办了首次个人画展,百幅作品全部售完,一鸣惊人,自此以卖画为生。
而随后念未婚妻谢舜华去世,张大千前往松江禅定寺出家为僧。师事住持逸琳法师,法名大千。虽在三月后还俗,但其法名却一直陪伴着他,从此张大千的名声开始流传开来!
而他与溥心畲的相识还要往后来到1928年,当时是在陈半丁家中,张大千结识旧王孙兼书画名家溥心畲。当时两人交谈甚欢,讨论许久,就此两人心心相惜,开始成为知己!

张大千的绘画特点可谓是“包众体之长,兼南北二宗之富丽

”。张大千30岁以前的画风特点可谓“清新俊逸”,50岁进于“瑰丽雄奇”,60岁以后达“苍深渊穆”之境,80岁后气质淳化,笔简墨淡,其独创泼墨山水,奇伟瑰丽,与天地融合。增强了意境的感染力和画幅的整体效果。
画家张大千在早年和中年时期,主要以临古仿古居多,他耗尽了将近大半生的精力与时间,从清朝到隋唐,一个个的专研他们的作品,从临摹到仿作。
画家张大千的画风在57岁的时候自创了泼彩的画法,在继承了唐代王洽的泼墨画法的基础上,并且还融入了西欧绘画的色光关系,进而发展成了另一种的山水画笔墨技法。难得可贵的是技法的变化一直保持着中国画的特点,并创造了一种半抽象墨彩交辉的意境。
张大千是全能型画家,集文人画、作家画、宫廷画和民间艺术为一体。于中国画人物、山水、花鸟、鱼虫、走兽,工笔、无所不能,无一不精。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张大千被徐悲鸿称之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并被誉为“东方的毕加索”与其毕生不懈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之所以能被世人所铭记,正是因为其不断钻研,不断进取。从而成为一代绘画大师。

一一溥心畲

溥心畬原名爱新觉罗·溥儒,初字仲衡,后改字心畬,号西山逸士、羲皇上人等,著名书画家、收藏家。为清恭亲王奕訢之孙。作为封建王朝的“旧王孙”,将世俗之事淡然处之,勤勉于诗文书画。笃嗜诗文、书画,皆有成就。画工山水、兼擅人物、花卉及书法,与张大千有“南张北溥”之誉。
溥心畬幼年于恭王府习文,亦在大内接受“琴棋书画诗酒花美学”培育。辛亥革命后,隐居北京西山戒台寺十余年,再迁居颐和园,专事绘画。正是隐居在戒台寺的这十余年,溥心畲苦心钻研,用功又勤,开始在绘画上展现成就。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1924年迁回恭王府的萃锦园居住,涉足于社会之中,开始与张大千等著名画家往来。两年后,他在北京中山公园水榭,举办了首次书画展览,因作品丰富、题材广泛而声名大噪,获评“出手惊人,俨然马夏”。
而后溥心畬遂与溥雪斋(号松雪),溥毅斋(号松邻),关松房(号松房),惠孝同(号松溪)等创立了近代著名国画团体松风画会,(大多为满清皇亲贵族)自号“松巢”。松风画会是京津画派的主要成员,迄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

溥心畬天资颖悟,用功又勤,因此虽然在比常人更多不利因素的压力下,他仍有极高的文采与艺术成就展现。他自许生平大业为治理经学,读书由理学入手及至尔雅、说文、训诂、旁涉诸子百家以至诗文古辞,所下功夫既深且精,因此不免视书画为文人馀事。这使他毕生未能将全付创作精力投注于绘画之中,然而这虽是他的不足,却也因此使他的画风露出一种高雅洁静的人文特质,为常人之所不及。
溥心畬的画风并无师承,全由拟悟古人法书名画以及书香诗文蕴育而成,加以他出身皇室,因此大内许多珍藏,自然多有观摹体悟的机会。他曾经收藏一件明代早期佚名画家的山水手卷,细丽雅健,风神俊朗,俱是北宗家法,一种大气清新的感觉满布画面,溥氏的笔法几全由此卷来。因此其所作山水远追宋人刘李马夏,近则取法明四家的唐寅,用笔挺健劲秀,真所谓铁划银钩,

将北宗这一路刚劲的笔法──斧劈皴的表现特质阐发无馀,并兼有一种秀丽典雅的风格,再现了古人的画意精神。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观察溥心畬的作品时,在画面上的任何一个部位,无论在表现的技法、形式、以及意念上,那种文人心灵、鱼樵耕读与神趣世界的向往,还有远承宋人体察万物生意,与自然亲和的宇宙观及文化观,皆可谓完全谨守传统中国文人精神本位﹝农业社会的文化结构﹞,而拒绝了与现代世界﹝工业社会之文明结构﹞沟通的可能。然而他的书画作品却并未落于古典形式的僵化,而有其生命内涵的真实与精采,只因他的世界本来如此。


从溥氏外在表现的艺术形式上来看,他似乎并没有较新颖不凡的创见。然而艺术的创造性并非仅著眼在外在形式上的考量,赋予旧形式之内涵有新的生命诠释,则有另一层重要的创作意义,却很难由粗略的表面观察所能认知。就这点而言,民国以来的艺术史研究可谓并未给予溥氏应得之评审。
然而在时代的意义上而言,溥心畬亦代表了传统中国知识份子﹝文化﹞在面对世界新文化转型时众多反应中的一种典型﹝价值取向﹞。以溥氏的背景养成来看,即使他早年曾有留学欧洲研习西学的背景,恐怕也不会使他像徐悲鸿一样,扮演一个积极寻求改革与沟通中西文化的角色。造成这样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来自于他对传统文化中,高度的智慧与价值有深切的体悟与认同;另一方面则多少由于知识份子面对西方强势文化冲激时,高傲自尊之本位表现。这种坚持文化道统的立场,虽可视为极端的保守主义,对感应时代的开创性上或有不足,但在另一层重要的意义而言,他却保存了一个传统时代的人文精神与价值延续,这使得他的後继者在现代的人文精神与新画风发展得以成为可能 。(节选自百度百科)

近现代画坛所说的“南张北溥”,你对他们有了解吗?


南张北溥

自古文人多相轻,但在张溥两位先生身上反映出来的却恰恰相反,二人惺惺相惜之情,难能可贵。二人截然不同的绘画道路以及出生也为中国近代画坛,乃至文艺界书写了不一样的故事以及经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