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收藏:只要手中有好東西,你怕什麼

歷史上每一個昌盛時期,既是文藝創作的繁榮期,也是文化收藏的鼎盛期。

縱觀歷史,歷代在社會安定,四海昇平之際,總要大量蒐集藝術品,以充實內府收藏。以書畫為例,歷史上就出現過幾次大規模的集中。唐朝李世民、武則天、李隆基統治時期,對書畫的搜求不遺餘力,極一時之勝;宋徽宗儘管政治上比較昏庸,但對書畫收藏更是如醉如痴,並設置了專門的裝裱樣式“宣和裝”,編定《宣和畫譜》和《宣和書譜》。至於清朝康熙乾隆時期的內府收藏,可謂達到封建時期的高峰,乾隆時期所編的卷軼浩繁的書畫著錄書《石渠寶笈》、《秘殿珠林》便是明證。


玩收藏:只要手中有好東西,你怕什麼

藝術品的散失與收藏是此消彼長的。往往在一次次的大規模的集中之後,接著是一次次大規模的散失。尤其是改朝換代之際,藝術品的厄運也隨之而來。因此,歷代以來的收藏,整體上呈逐代銳減的趨勢。但由於帝王能憑一國之力,也能使一些埋世名作重見天日,多少彌補歷代的損失。同時,每一時代出現的一些代表作品,得以保存下來,日積月累,使文物藝術品的收藏,日漸豐富。

私人收藏家的出現,最早可追溯到東晉時期,王、謝是當時望族,也是收藏鉅富。唐朝張彥遠一門,從高祖起就從事收藏,歷經五代,所以,他能寫出鉅著《歷代名畫記》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宋元時,私人收藏已是蔚然成風。

玩收藏:只要手中有好東西,你怕什麼

至於明清時期,無論參與收藏的人數、收藏品的質量,還是關於書畫收藏的著錄、筆記都足以令人驚歎了。作為收藏品,它自有物質、精神兩方面的意義。一方面,他是承載歷史、文化、藝術信息的商品,其價值雖具有不穩定性,而整體上呈上升趨勢。以書畫為例,齊白石的同一幅畫,在70年代值100元,而到現在,可達到數千萬元。古代的書畫漲幅就更大了。

當今,收藏已成為人們重要的投資手段。相對較低的投入和相對較高的產出,高效益的文物藝術品收藏已越來越受到有識之士的青睞。在經濟繁榮的今天,收藏已不再成為文人雅士的專利,而逐漸成為大眾經濟和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玩收藏:只要手中有好東西,你怕什麼

歷史上靠收藏而成為鉅富的人,實在是數不勝數。明代中葉,因為江南的經濟發達,湧現了一大批書畫鑑賞家,如文徽明父子、項元汴家族、王世貞兄弟以及董其昌等等。這些收藏家同時又是著名的書畫家,他們的收藏一方面推動著當時書畫市場的繁榮,同時也推動了經濟的發展。

藝術品投資是世界上除了金融、房地產之外效益最好的投資產業項目了,這已經是世界投資者的共識了。因為藝術品有著區別於其他商品的特殊性,不僅相比較於其他投資產業風險較小,在投資獲利的同時還可獲得精神享受。西方藝術品投資萌芽較早,隨著西方文化、經濟的發展,藝術品也逐漸商品化。在西方發達國家,藝術品資產化早已是司空見慣的現象。


玩收藏:只要手中有好東西,你怕什麼

而中國的藝術品市場發展較晚,於上世紀90年代初起步,隨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人民經濟水平、生活層次逐步提高,藝術品才逐漸進入人們的眼簾。近幾年,越來越多的企業和資本大佬涉水藝術品收藏投資領域,使得藝術品成為繼股票、房地產之後的第三大投資。如今藝術品以其獨特魅力成為大眾關注的對象,成為文化行業發展的新鮮血液。數據顯示,2009年全球經濟危機後,富人資產縮水20%—24%,但藝術品投資作為全球另類投資卻上揚1%—5%。

玩收藏:只要手中有好東西,你怕什麼

藝術品收藏的現代意義與價值有哪些?藝術品收藏既是一種藝術行為,又是一種投資方式,更是一種精神上的享受。

1、收藏品的經濟價值。在當今,收藏行為已成為現代社會的一種投資行為,且收藏珍品若是具有獨特的價值,必是可以換取豐厚的財富回報。

2、培養藝術品收藏家的興趣愛好與提升其自身的文化修養。藝術珍品如古玩、玉器、字畫等都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尤其是距今年代越久可供收藏的珍品,其所具有的歷史文化價值可謂是價值連城。

3、紀念往事或是紀念歷史。如在2004年以一億四百萬美金的天價成交的畢加索代表作《手拿菸斗的男孩》。天價成交幕後的“真相”——這幅畫不僅是出自名家之手,其背後還深深隱藏著一個跨世紀的愛情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