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日本雖然在世界上屬於一個小國家,但是他們所創造的經濟卻能名列前茅,可見,日本是一個多麼不一般的國家。根據統計,從2000年至2016年,日本先後有17個人獲得了諾貝爾獎,而且基本上都是自然科學獎項。

反觀中國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之多,但是獲得諾爾獎的人卻少之又少,日本之所以獲得了這麼大的成就,一是他們很注重科研,二是日本的兒童教育改革,正是這些改革對日本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我們國家一直以來都是以攻克考試的模式為主,想想每天不要錢似的進入補習班,堆積如山的作業本,高考之後,還會有多少人會記住課本上的知識?在這種教育下生長的孩子,壓力到了一定的階段,便會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相反,從小被鼓勵創新的人,會在興趣的推動下,成為一名優秀的人才。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看看日本媽媽的4條家規,值得我們深思

1、不要給別人添加麻煩

日本孩子從有意識開始就被媽媽灌輸這種思想,在生活中不斷的滲透、強化這種理念,讓孩子懂得獨立、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日本孩子上學書包從來都是自己背,製造的垃圾都會自己扔進垃圾桶中等等,只要是自己可以做到的事情,就不會去麻煩別人,甚至是自己的爸爸媽媽也不可以,通過這種方式,孩子從小有獨立能力,以後也更容易發展。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2、不允許說謊話,否則就會失去別人的信任

誠實守信是一個人的基本也是最重要的品格,我們總會將它比作是人格發育的起點,要讓孩子明白,只有一個人誠實,不說謊,信守承諾,才能夠建立起自己良好的信譽,如果經常說謊,會令人覺得你的話不可靠,到時候說真話的時候,別人也可能仍然不相信,那就後悔莫及了。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3、當遇到欺凌時,要學會反抗

孩子受到欺凌後,大部分選擇忍耐,不吱聲。早早種下仇恨的種子,希望將來在有一天能以牙還牙,以血還血,仇恨陪伴很長很長。有的告訴家人,不理解反遭訓斥,又雪上加霜。

日本在教育孩子時就很明白,因為他們知道一味的救助真的一點用沒有,反而會讓別人變本加厲,只有學會反抗、學會自救你才能很好的生存下去,多多結交知心朋友,擴大自己的朋友圈,增加群體性的保護。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4、從小培養閱讀的習慣

加拿大作家阿爾維託·曼古埃爾在他的名著《閱讀史》中寫道:

“我們每個人都閱讀自身及周遭的世界,俾以稍得了解自身與所處。我們閱讀以求瞭解或是開竅。我們不得不閱讀。閱讀,幾乎就如同呼吸一般,是我們的基本功能。”

當你的孩子具備了閱讀的興趣之後,他就等於具備了自學的能力,有效的學習是閱讀的基礎能力,而且閱讀還能夠幫助你發展出其他能力。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閱讀能幫助孩子從小養成思考的習慣,建立良好的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學會與這個世界友好地相處。

在閱讀中,一個孩子也在尋找著前行的方向。面對寬廣的未來,他們不停地探求自我的邊界,不經意間讀到的一本書、聽到的一個故事,便可能讓他們找到自己夢想的目標,讓人生從此改變走向。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其實,有不少家長有過這種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說謊時,你一味的說教是不管用的,但你要給孩子講匹諾曹、狼來了等等的故事,孩子就可以明白說話是不多的,而且這種方法是很有效很科學的。

閱讀就是這樣,用故事,或者優秀的文本來代替說教,尤其是在兒童三觀建立之初。

很多時候家長很難和孩子共同看一本書,是因為有些故事太低齡化,適合孩子看,但是家長真的很難看的進去,並且用有興趣,但是!科學啟蒙類的書籍就不一樣了。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有一些知識點,孩子不知道,家長其實也不知道。

  • 古時候人們怎麼預測天氣?
  • 科學家是怎麼觀察天氣情況的?
  • 天氣預報一定是準確的嗎?
  • 沒有腿的蛇是怎麼移動的?
  • 螞蟻有幾條腿?

這麼一說,是不是興趣就來了!

為了能夠幫助孩子更好的養成閱讀習慣和閱讀興趣,小編尋找了很長時間,終於找到了一本教育孩子傳授知識的必備書籍——《第一次遇見科學》。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一個level4本書,由簡入難,包含地球科學、物質科學、生命科學、社會科學在內的96個單元。一本書8個單元。

每一個單元的每一張圖片都是由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拍攝的,是有版權的,高清真實,印刷精良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第一次遇見科學》由少年兒童出版社“十萬個為什麼”出版社和美國國家地理學習公司合作歷時4年,精心打造而成的。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家長們不能停留在給予孩子寬而淺的知識,更多要嘗試引領其認識少而深的概念,《第一次遇見科學》可以幫助孩子完成以下目標:

1、具備初步的探究能力

2、能夠通過探究活動,認識周圍的事物和現象

3、掌握符合認知水平的科學概念與技能。

日本人為何能拿這麼多諾貝爾獎?背後的4大教育啟示令人深思

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對未知領域的探索能力,是為孩子積累的一生財富!而這樣的財富,按365天計算,一天不到1元錢就能買到!給孩子買一本好書,勝過買一萬本爛書。

一整套書籍原價需要360元,在這裡購買僅需要324元,裡面總共有12冊書籍,大約1150頁足夠陪伴孩子整個童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