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中医诊脉可以开发感应仪器来测脉,提供更精确数据。谁可以研发?

天子门丰


"大博士“王唯工,利用"谐波"理论,已成功的研究出了中医的"脉诊仪",并在《气的乐章》里,讲述了人体血脉"共振原理",看过后,深受启发,感悟人体气脉,与"阴阳"共振"同频,这是一个认识人体“新中医"知识的极大提高,与现代化认知。

人们现在对中医的认知兴趣越来越高,纷纷关心中医的"现代化",让人深感欣慰。然而谈何容易?概念不精确,不能与数据匹配。

"诊脉"只是"中医"的一个诊断手法,它还要与对人体气脉准确部位,及用药药性调理分析,或通过针灸推拿之类的手段分析配合,才能形成有效的中医治疗全过程,含糊一点都不行。因为中医的体系复杂,但精妙,所谈的疗效是彻底的治疗,这点与西医完全不同。西医是从表象研究,只管症状,不求深解。吃药除症状为好了,表面上很严谨,还“双盲",实际上,副作用与真正的病理转移,它又定义个新"病名”。就是分段包干,过了不管。

中医是系统性的,按原理是透彻的,完全可以全面现代化,数据化。但因太深奥,理论与病理,气脉规律与变化,及対应手法,药物的药效,到最后达到治疗目的,都达不到准确的数字数据层面,所以说,中医的"现代化"还需要很长的一段路走。

中医是"上乘之学",很深奥难懂。中医的疗效显著,是不争的事实。


苦善禅根1


诊脉的仪器早就发明了,比手工切脉准确得太多太多。

诊脉和西医的听诊是一个道理,诊脉只能感觉手腕动脉的微弱跳动,只能大致了解心脏的情况,如心脏跳动快慢,跳动强弱,是否连续。

听诊器直接贴在心脏上,获取的信息比手指摸脉多得太多了。心脏杂音,诊脉就听不出来。听诊还可以获得肺部、气管的一些病变信息,切脉就不行。

代替手工诊脉及听诊的仪器早就发明出来了。心电图可以清晰反映心脏的情况,比切脉及听诊又好得太多。还有24小时背护的火头,可以显示24小时内任何时段的心脏情况。

诊脉和听诊都不能判断身体除心脏外其他组织和器官的病变。比如腹部疼痛,手指头摸脉能判断吗?究竟是是胃炎、胃穿孔、盲肠炎、肠炎,能通过珍脉分辨出来吗?

其实现代科技已经发明了不少诊断疾病的仪器和设备,中医也完全可以利用来看病,比切脉胡弄人好得太多!


辛福先


我自以为是一个中医高手了,毕竟是峨眉派和天玄派的共同传人,而且我的主业就是自动控制,编写程序的程序员。

题主的想法是好的,实际上很难办到。

脉诊,是中医诊断的最后一个选择,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换句话说,也有它诊断不出来的病(症),它要与望闻问相结合综合判断才行,纯粹的脉诊是不可取的。


观上灵云


提这个问题的人是很有趣,这个仪器能不能开发,我觉得随着科技的发展还是有可能的。首先要弄清楚中医把脉把的是什么?根据中医理论,把脉是三根手指同时接触手腕三根经脉,轻触,加重触两种感应结果三根脉就是6种,左右手就是12种,这还是三根脉在同一种脉象,数学组合多少种我就不说了。左右手对应的五脏六腑。这要开发仪器就得把脉象定义全部弄清楚。


云云为生


现有的波动学说,解决不了这个问题。现在的机械波只解决了速度,波长,频率,与振幅。而且限定(实为假设),具有简谐振动的各质点集合,位于同一平面内,平衡点位于同一条直线上。这样可以生成波动。不这样也可生成波动。是用充分条件代替充要条件来定义了机械波。当媒质曲线是一条绕度非0的曲线时。原有学说就失效了。这时在不同方向上的波形曲线投影,波长就不相同了,且不再是常数。

音乐里面,同一频率之发音,音色,音质,物理学说就无法进行数学表示。不数字化,电脑就处理不了。

我认为,借用五线谱,也许可以把脉相陈述得更准确。再来数字化。再AI化。


西北大学数53毕业


其实你说的是个伪命题,你对中医的了解有点偏面,如你对中医有更深的了解,你这个想法是不能成立的。中医看病是一个体系、也是长时间看病经验积累的过程,望、闻、问、切、医者的水平皆重在临床经验,中医看病分阴、阳,而不能类似西医的数据化,标准化来体现,正因为这样的原因中医一直得不到推广,和世界多数人的认可。其实中医的理念是高于西医的理念,但是科技的发展太慢,现在科学技术还不能体现我们中医的优越性,中医逐渐的没落,可惜,心痛啦!


a88abcd


心电图,心率,呼吸检测等,类似吧


懒惰的程序员


理论上讲是可以的,不过要有大数据的支持,还要有经验丰富的专业中医人参与,而且产品也只能是一个辅助工具。因为中医对脉象的感悟性经验要求很高,有三部九候,浮、中、沉取,有顺逆之分,有时象差别等。有些形象不是公式化的机械性感觉到的,比如“浮大中空的芤脉”,“按如捻葱的濡脉”等。又有一脉多病之分,如“滑脉”可为湿、为气,且妇科孕脉也现“滑”象。总之,现实中机械与人的感悟有别,实用性不一定很好,好像是在多年前市场上曾出现过类似的产品,但后来就没有了,可能也就是效果不好吧。

至于研发问题,好的电子产品厂家是可以的。


进取16127558944


这个事情我也想过,但是要落实到技术层面上,估计还需要时间,主要是知名老中医会不会毫无保留的予以配合,还有就是技术与专业两方面衔接的问题。

但无论怎样,这是个可行的趋势,技术进步了,中医也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把中医发扬光大。


谁动了我的大山


中医也可以使用现代科技。七十年代就有针灸穴位探测仪,一手握电极,医生拿探针一划,就报警,穴位只有针尖大小。比眼睛看准确。中医完全可以借助高科技物理设备。提高诊断病灶准确率。老祖宗的东西不能丢。借助高科技,更能发挥中医药作用。

不管西医,中医,借助高科技物理设备。就是提高治病率。继承,发展,创新,才有广阔天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