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华丽的地方,在我疲倦的时候,我会想到它;我想要有个家,一个不需要多大的地方,在我受惊吓的时候,我才不会害怕……”——潘美辰《我想有个家》

人潮涌动,行色匆匆;车水马龙,高楼摩天…

大都市给人的感觉,就是这样:匆匆的人群,以及,随处可见却又无色无味的,压力。

电视剧《安家》热映,在理想化的光环下,一群从事地产中介的人,成为了客户“家”的造梦人和守护者。

尽管剧情槽点层出,却掩盖不了在都市的人情冷暖之下,人们对于“温暖”和“爱”的深切向往。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从情感叙述的角度,这部剧没有什么可吐槽的。

理想总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在现实社会中,每个人都会面临各种解不开的困局,很多时候只能咬牙硬扛,四周是冰冷的,还有各种威胁虎视眈眈。

而剧里却理想化地给人们“配备”了很多支持,有同事,有朋友,甚至还有陌生人,还有无所不能的一个店长……真的,既不职场,也不现实,可就是让人觉得温暖,希望中的世界不就是这样?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欲安其心,先安其身

在马斯洛的需求理论上,安全需求作为人的第二大基本需求。一所让人可以卸下防备、做回自我并充分休息的房子,给人一种最基本的心理安全。

就好像远古的人需要住在石头筑成的山洞里,因为它牢固、踏实、足以避风雨,现在的人同样需要这样一个空间。

这就是为何,人们在谈及婚嫁时,最基本的要求,便是能有一套结婚用的房子。人们明白,即便是情比金坚、非君不嫁,也照样敌不过现实的残酷和岁月的无情。没有房子,再美好的爱情都没有容身之处。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所有关于未来的美好期待、对于爱情的甜蜜诺言,都必须建立在可以预期的基础上。人们完全可以靠誓言哄来一段所谓爱情,却难以靠语言击败无情的账单。

生活不是泡沫,似有实无;压力不是云朵,说散就散。幸福可不是做做样子就可以,得真心实意去干

欲安其心,先安其身。人的幸福当中,不可能少了房子这个必需品。不管它是租来的,还是买来的,家都需要房子这个有形的承载,最好是女主人的中意和所爱。

一个富有责任感的人,在对人说爱之前,都会先权衡自己的能力和发展,明白自己当下的处境,以及可以预期的部分未来,才能坦然许下爱的承诺。

TA会明白,相爱只需要彼此吸引,而爱并非只是承诺,还意味着责任和担当。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家”是可以放“心”的地方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可以拎着包,带着疲倦的身心奔赴的那个温暖处所,不只是一个房子,而是一个人的家。

每年过年,人们大包小包,大迁徙一样,买着高价票,转几次车挤着都要回去的那个地方,也不只是一处老宅,而是充满回忆和温暖的家。

“家”是可以放“心”的地方,有了家,我们的心才有了寄放之所。即使四处漂泊,也能有所皈依。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房子只是一处冷冰冰的建筑物,只有成为了“家”才能变成一个人的精神居所。遮风避雨之所,给人形式上的安全感;稳定而安全的情感,才能给人心灵上的安全感。当然,二者缺一不可。

都市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或大或小的居所。就好像《安家》里的人,徐文昌有两套房子,价值千万,而朱闪闪却住在小小的壁橱一样的空间里,房似锦住进凶宅,还有王子健、985、楼山关,为了理想漂泊异乡,挤在宿舍的上下铺……

可居所毕竟不是家,在情感的缺失上,人人平等,概莫能外。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房似锦缘何不敢与老家决裂,因为她需要那份情感,爷爷和弟弟让她的过去不至一片空白。当她在安家天下收获情感支撑后,便有了挥别过去的勇气和力量。

徐文昌不敢面对逝去的母亲和出轨的父亲,刻意避开与父亲有关的一切,就因为他无法面对现实。当他的朋友们主动劝解,加上房似锦的从中说和,他才能够解除心结,放下怨念。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家庭好比土壤,人是那颗种子。没有一颗种子可以离开土壤还茁壮成长。

亲情,无论冷暖,在人的情感上都至关重要。日子长了,人们都会知道,在家人面前,没有绝对的是非、黑白以及好坏可分,只有分寸的拿捏,以及深浅的把握。

就像房似锦,即便一怒之下要和老家断绝关系,依然会给弟弟安排工作;徐文昌那么拒绝父亲,在看到熟悉的背影时,依然泪湿眼眶。

房子可以说卖就卖,家却不能说散就散。因为有人在,就有情感在;有情感在,就有爱;有爱,就没那么容易离得开。

因为,“家”是可以放“心”的地方,不容得我们想怎样就怎样。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买不来的东西,才是真奢侈

《安家》这部剧其实很现实,贫苦的人买房,用尽毕生积蓄,却“为他人作嫁衣裳”,如卖包子的耿叔;有钱的人买房,挥金似土,阚文涛的两千万别墅,说给就给;房子还可以明码实价,有买有卖,可以花钱买来的东西,还算不上顶顶奢侈。

真正奢侈的东西,在金钱无能的地方。比如潘贵雨的关心,翟云霄的真诚,以及阚文涛的真心。

  • 也许潘贵雨全神贯注都在自己的儿子身上,是出于母亲的本能;
  • 翟云霄为自己谋了一局又一局,任何关系都可资利用,却看不到点滴真诚;
  • 阚文涛想讨老婆欢心,却从来不用真心,各种手段用尽,拼的只是演技。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常言道,万法皆空,因果不虚。每个人做自己的事,却都逃不出人世间的轮回。

当人们把亲情作为一种枷锁套在家人身上,总有一天会被弃如敝履;当人们把别人当作人生的跳板各种钻营时,总有一天会一无所有;当人们把人生当作剧场,把真情当作表演时,总会在落幕之后,黯然神伤。

当然,这样的人们,他们的心同样无处安放。他们也许会有豪华的房子、漂亮的车子、体面的事业以及听起来美满的家庭,可“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他们的真实,只有在夜深人静时,那个独处的自己最了解。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因为,一切外在的形式化的拥有,都只是安放人的那具躯体,仅能容身而已。只有健康的情感支持,才足以安放人那颗容易焦虑的心,而这份情感支持,则是家的大部分意义。

再好的房子,都有人买得起;可再小的“家”,钱都买不来。

“家”是必需品中最大牌的奢侈品。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现代社会,都市化进程加速前进,每个人都在为生活而奔波。节奏越来越快,快到人们很难静下来看一篇文章、听一首小曲、欣赏沿途的景致,最最平常的一些生活细节,竟也成为了仪式感的一部分,必须等到节日或者纪念日才能享用。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似乎变得疏离了。可人是血肉之躯,有爱恨情仇、喜怒哀乐。越是疏离,越挡不住人们对“情感”的渴求。

人心向暖,只有温暖的一切,才能凝聚人心;人渴望爱,只有爱能融化冷漠,带来暖意。

《安家》卖的是房子,讲的却是和“家”有关的一切,也好,房子让人有了居所,家让人有了安顿,两全其美,何乐不为?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作者简介:素秋慈,个人自媒体,拒绝冗繁、享受简单,愿以文字广结善缘,助力你的成长。

房子足以安“身”,家才足以安“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