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咳嗽懷疑新冠肺炎,其實是肺結核 專家:疫情結束後,這些健康習慣不能丟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不僅讓全民“自願宅家”,也讓大家對發熱、咳嗽等症狀變得“敏感多疑”。隨著各地病例清零的捷報頻傳,疫情防控曙光初現,有專家預計,不久將可以摘掉口罩。

“肺結核和新冠肺炎的傳播方式與早期症狀有‘異曲同工’之處,二者皆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早期也有發熱和咳嗽等症狀。” 3月23日,全國第2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來臨之際,湖南省結核病防治所主任醫師徐祖輝提醒,疫情結束後,我們要更加重視肺結核的預防,疫情期間養成的戴口罩、常通風、勤洗手、強體魄等健康習慣仍不能丟。

今年的3月24日是全國第25個“世界防治結核病日”,活動主題為“攜手抗疫防癆,守護健康呼吸”,旨在號召和動員全社會行動起來,深入開展防病宣傳和健康教育,消除新冠肺炎疫情、遏制結核病流行,切實保護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發熱、咳嗽懷疑新冠肺炎,其實是肺結核 專家:疫情結束後,這些健康習慣不能丟

作為一種擁有“悠久歷史”的呼吸道傳染病,結核病因流動人口、耐藥等問題,至今仍處在嚴重危害人類健康的榜單上。我國肺結核每年發病人數在全球各國排在第二位,形勢嚴峻。而作為全國結核病的高發省份之一,湖南省2019年共登記肺結核患者5.4萬餘例,肺結核報告發病率82.07/10萬,肺結核報告發病人數及發病率均居全國前列。種種數據無一不在表明,預防和控制結核病已刻不容緩。

49歲的張某(化名)來自婁底,3月9日,因發熱、咳嗽、胸痛等症狀入住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一科,確診為肺結核之後,他心裡的石頭才落了地。原來,入院前幾天,張某突然出現發燒、咳嗽,最高時體溫達到39度,且反反覆覆。正值疫情期間,張某依症狀“對號入座”,懷疑自己可能感染了新冠肺炎。“雖然家附近沒有新冠病例,我也沒有出門,但這症狀和新冠肺炎差不多,我心裡當時真的害怕極了。”張某坦言。忐忑不安的張某來到縣醫院進行咽拭子和CT檢查,檢查結果排除了新冠肺炎,而懷疑是肺結核。在醫生的建議下,張某轉入湖南省胸科醫院就診。經過檢查,張某被確診為肺結核。“不是新冠肺炎,患者總算放下了思想包袱。目前,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治療下,張某病情穩定,情況逐漸好轉。”湖南省胸科醫院內一科主任王起介紹。

面對與新冠肺炎高度相似的結核病,疫情之下,普通民眾應該如何區分?有類似症狀該如何處理?日常生活中有哪些需要注意?3月23日,徐祖輝在接受採訪時,對這些問題一一進行了解答。

發熱、咳嗽懷疑新冠肺炎,其實是肺結核 專家:疫情結束後,這些健康習慣不能丟

新冠肺炎和肺結核病之間確實存在很多共同點,患者容易混淆。它們皆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病原體都主要侵犯肺部。此外,兩者主要症狀都以發燒、咳嗽、乏力為主,部分患者早期發病隱匿,都沒有症狀。

但新冠肺炎與肺結核之間也有存在很多不同點,肺結核為結核菌感染,新冠肺炎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結核起病較慢,新冠肺炎發病較急;肺結核患者的傳染病接觸史往往不明確,新冠肺炎患者發病前一般有明確的接觸史。專家提醒,當患者出現發燒、咳嗽時不能自己區分到底是肺結核病還是新冠肺炎,都應該及時到定點醫院去檢查。

“因新冠肺炎與肺結核的相似性,這兩種病在日常預防措施上也基本一致。” 徐祖輝提醒,在生活中,大家最好能繼續保持疫情期間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進入人員密集的場所和閉塞的空間時,要做好個人防護,可以佩戴口罩,並及時消毒洗手;當身體不適,尤其出現現咳嗽、發熱、乏力、胸悶、呼吸困難等症狀時,要及時就醫;養成良好習慣,勤開窗、常通風,保持空氣流通。在咳嗽、打噴嚏時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最後是要堅持健康生活,保持良好心態、注重均衡營養,堅持適當運動,提升抵抗能力。”

發熱、咳嗽懷疑新冠肺炎,其實是肺結核 專家:疫情結束後,這些健康習慣不能丟

另外,專家提醒,若出現咳嗽、咳痰超過兩週,咯血或痰中帶有血絲,應考慮患肺結核的可能,要儘快去結核病定點醫院進行就診。糖尿病患者、65歲以上老人及其他免疫力低下者是結核病的好發人群,應每年進行一次結核病篩查。如已經患上肺結核,應自覺控制自身活動範圍,不去人群集中的地方,外出戴好口罩,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在家裡,患者也要減少與家人的近距離接觸,有條件的應儘量安排自己獨立的生活房間,必要時佩戴口罩。此外,患者要積極配合治療,服從鄉村結核病防治醫生管理,保持良好的心態,注意休息和營養,提高機體免疫力,促進身體儘快恢復。

圖片來源今日頭條圖片素材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