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鼓勵方法要用對,家長應避開“雷區”

記得從前做家教的時候,聽到家長說過最多的一句話是“希望老師多鼓勵下我們家孩子。”到後來,自己成為家長的時候,聽到老師說的最多的是“要多鼓勵孩子。”

鼓勵的力量不僅僅在於讓孩子在順境中歡笑,鼓勵甚至可以讓孩子在逆境中挺住,獲得更多的成長。甚至有一句話說到“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由此可見,鼓勵的重要性可想而知。

但在不少家長的調侃和抱怨中聽到過這樣的話“我什麼方法都嘗試了,鼓勵,我每天都鼓勵啊,我家孩子還是這個樣子啊。”不難發現,其實很多家長鼓勵的方法是不恰當的,甚至不知道該如何鼓勵。

那家長應該如何鼓勵呢?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鼓勵方法要用對,家長應避開“雷區”


首先,要避免“雷區”,學會找到鼓勵的點:

一、找準孩子的閃光點,切實地鼓勵

鼓勵並不只是在言語裡不時穿插“寶貝,你真棒”“寶貝,你是我的驕傲”“寶貝,加油”之類的話,過多的表揚容易讓孩子盲目的自信,甚至發揮不了鼓勵的作用。

在生活中,家長要看到孩子比他人、比自身往常做得更好的地方,例如:孩子這次的作業字跡寫得更工整了,我們可以直接說“哇,你今天的字寫得真好看,真棒。”今天孩子幫忙掃地刷碗了,我們可以說“寶貝真是長大了懂事了,已經可以幫媽媽分擔家務了,還做得這麼棒,媽媽很欣慰。”用實際發生的事例去鼓勵和表揚。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鼓勵方法要用對,家長應避開“雷區”


二、對孩子的不足,要耐心引導,切勿當眾批評指責

人無完人,我們成年人在社會上、在家庭裡何嘗不是一直在學習和成長?很多時候,我們都難免會犯錯失誤,何況是孩子呢?他們對這個世界的三觀都沒有正確的塑造,錯誤其實能讓孩子成長的更快,關鍵看家長如何引導。

首先,對於孩子的不足和錯誤,不能過分糾結,要耐心引導,和孩子像朋友一樣去分析問題。培養孩子思考能力和改變自己,讓孩子明白,這些不足可以變得更好,這些失誤可以避免。

一定要控制住自身的情緒,不能在孩子的失誤面前,家長自己先控制不住,在大眾面前情緒爆發,對孩子指責批評,這會讓孩子“沒面子”,甚至讓孩子因此自卑。要相信自信的力量,要給到孩子足夠的生長空間。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鼓勵方法要用對,家長應避開“雷區”


三、多陪伴,帶著孩子去培養興趣愛好

一直相信愛的力量是無窮盡的,而鼓勵其實就是愛的一個體現。但如果家長忙於工作,疲於應對生活的瑣事,沒有足夠的時間陪伴孩子,又怎麼可能發現到孩子的閃光點?很多時候家長只是片面地從老人和老師那邊得到反饋,自己對孩子的瞭解根本不深入。

所以,平時工作之餘,預留家庭時間,做不到每天陪伴,至少保證每週帶著孩子去公園去郊外,看看花草或是鍛鍊身體。給彼此多接觸的機會,你會發現,我家孩子是這麼的可愛,原來我家孩子有這樣那樣的對世界可愛的認識……找到孩子的興趣愛好,加以支持和培養,讓孩子知道自己有特長,有愛好,從小就學會培養孩子熱愛生活,也是在增強孩子的自信。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鼓勵方法要用對,家長應避開“雷區”


做到以上三點之後,家長要學會具體的鼓勵孩子的方法:

1、言語鼓勵:

除了“加油”“真棒”“愛你”之類的話以外,還可以有下面這些選擇:

(1)我對你有信心。

(2)有你真好。

(3)你真有想法、真有創意!

(4)我相信你一定可以,再多加努力,我一直都在呢!

(5)爸爸媽媽尊重你的想法,你的想法很重要。

(6)你一直在進步,你長大。

(7)我們是朋友也是家人。

(8)你能做到,太為你感到驕傲了!

(9)謝謝你能幫我分擔,我的小大人。

(10)我們一起來想想看,怎麼把這件事情做好。

好孩子都是誇出來的,但鼓勵方法要用對,家長應避開“雷區”


2、行為鼓勵:在不同時候輔以行為或表情的鼓勵,效果更棒

(1)表情眼神的交流。

小時候其實一直跟父親疏於溝通,但每次從學校回到家中,看到他關切的眼神,是真的在無言之中能感受到他的愛。有時候表情眼神和肢體,給到的感受反而是更直接熱切的,別忘了給孩子你發自內心的笑容。

(2)肢體手勢。

大大的擁抱、熱烈的掌聲、用力的豎起你的大拇指,讓孩子更全面的感受到你用心用力的鼓勵。

3、物質鼓勵:直接的讓孩子明白,自己的付出和進步是會有收穫的

對大部分孩子來說,雖然聽得明白道理裡的每一個字,但他們沒有最切身的經歷,並不懂得道理其中的內涵。所以家長們比起源源不斷地給孩子講道理,倒不如定要求和計劃來的實際。

平時可以收集孩子的心願,制定目標牆,心願牆,可以跟孩子商量,達到對應的目標,就能兌換心願。對孩子而言,收穫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吃上自己愛吃的零食,可比在未來懂得了這個道理,意識到父母用心良苦來得更有意義。況且,從小在愛裡長大的孩子,在未來也一定能好好愛自己,愛生活。

鼓勵,不僅對於孩子成長重要,人的一生都需要不斷地被鼓勵。只是從孩子時期長大之後的我們,似乎過了被鼓勵的年紀,多了許多責任和擔當。其實沒有應該被鼓勵的年紀,我們跟著孩子一塊成長,也別忘了給自己打打氣,別忘了給自己身邊的愛人加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