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消毒,有害无益


过度消毒,有害无益

日前,在北京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刘晓峰提醒市民,过度消毒不仅不科学,而且有害无益。

疫情肆虐,无论是单位还是个人都对防控疫情高度重视,对于消毒十分关注。宅在家中的人们,除了关注疫情进展,就是关注消毒,“一言不合”就用小喷壶到处喷,或是把84消毒液咕咚咕咚往下水道里灌,感觉“闻到了消毒液的味道,心里才踏实。小区或单位防控的重要措施也是如此,有的对外面进来的车辆轮胎进行消毒,有的对着马路狂喷消毒剂,有的在小区门口铺设雾化防疫消毒通道,有的在电梯内用高浓度84消毒液清洗等。似乎只有这样的措施,才算得上消毒到位了。

然而,专家说,在家里安装紫外线灯等消毒设施对空气和物体表面消毒、或是乱喷消毒剂,还有对车轱辘、楼道空气、鞋底、快递外卖包装、空旷地面消毒,这些做法都属于过度消毒。而过度消毒会对皮肤、粘膜造成伤害。最要命的是,这些消毒液阻隔病毒的传播意义不大,这是因为,新冠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是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病毒只有进入人体之后,才能具有杀伤力,对小区、街道、广场等室外空间进行空气消毒并无意义,唯一的效果就是威胁人体健康,损伤人的眼、鼻、口腔、呼吸道粘膜。一句话,过度消毒不仅无法预防肺炎,反而有可能引起肺炎。

可以说,把盲目进行过度消毒视为战疫良方是错误的、不科学的,养成良好的个人防护习惯比消毒更重要。对于普通家庭,日常以清洁、卫生为主,但要坚持每天开窗通风,每次20-30分钟,外出回家后认真洗手就可达到防疫效果。而外出到人群密集场所戴口罩、勤洗手,与他人保持合适的距离,这些才是防控疫情的关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