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未隨海外“大水漫灌”將繼續推進LPR改革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下行

新華財經北京3月23日電 上週,央行實施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隨後MLF操作以及3月LPR均未如市場預期調降,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市場對後續利率下調預期增強。

貨幣政策遠未轉向,無風險利率仍有下行空間,新時代證券銀行業分析師鄭嘉偉認為,本次市場降息預期落空來自多方面原因:一是央行實施了定向降準,銀行間流動性較為寬鬆。二是貨幣政策並非是特效藥,化解流動性危機才是關鍵。面對疫情的衝擊,海外央行進入降息潮,我國央行更多采取的是保持流動性寬鬆的政策,跟隨海外市場“大水漫灌”意義不大。三是短期人民幣被動貶值壓力成為貨幣政策寬鬆的掣肘。四是短期來看,貨幣政策存在一定時滯,但是實際貸款利率已經出現顯著下行。2月一般貸款利率為5.49%,較2019年12月下降25BP,降幅明顯超過同期1年期LPR的降幅,而且2月LPR下降幅度較大,效果也將在3月顯現。目前來看,銀行發放優惠貸款的進度保持在每天100億元以上,發放速度比較快,3月份貸款利率有較大概率會繼續下降。五是長期來看面對疫情,中美兩國貨幣政策需要解決的問題不同。疫情之後,對國內經濟衝擊較大,供給端的復產、復工成為短期經濟從疫情衝擊走出來的關鍵,因此,“大水漫灌”意義不大,不利於實體經濟復甦,反而導致資金流向房地產等領域,催生資產價格泡沫,因此國內經濟復甦更多期待結構性貨幣政策發力,海外市場處於疫情的爆發期,資本市場陷入恐慌情緒,美股一個月之內出現四次熔斷,需要加大流動性輸入,避免資本市場負反饋效應演化為金融危機,因此需要加大政策力度,避免恐慌情緒。

展望下一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走向,22日,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在國新辦新聞發佈會上表示,主要是把握以下方面:一是分階段把握貨幣政策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始終保持流動性的合理充裕。二是充分發揮好結構性貨幣政策的獨特作用。三是要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作用。四是要加大對中小銀行補充資本,發行金融債券的支持。五是要繼續推進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改革,以此引導貸款實際利率不斷下行。

關於後續利率預期,廣發證券分析稱,在繼續引導LPR和終端利率下行的政策意圖下,央行後續會繼續下調MLF利率甚至存款基準利率緩解銀行負債端成本壓力,貨幣政策仍在寬鬆趨勢中。從市場反應來看,LPR報價結果出來後,債券市場收益率有所下行,可能也反應了市場對後續貨幣政策寬鬆和利率下調預期增強。

鄭嘉偉持有類似觀點,下一步央行貨幣政策儲備工具依然較多:全面降準釋放流動性;下調MLF 或OMO 操作利率;完善配套措施,降低商業銀行存款基準利率,存款基準利率的調整對銀行負債成本的影響更為明顯,其中股份行和城商行將更加受益。

商業銀行在貨幣政策傳導中起著重要作用,在分析商業銀行資產負債結構、成本變化的基礎上,關於市場熱議的存款基準利率的調整,國金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邊泉水持有不同觀點,他認為下調存款基準利率的概率較低。主要是考慮到存款利率市場化的進程,存款利率對銀行息差的負面影響相對有限,以及居民存款實際利率已經較低。

那麼如果不調存款基準利率,後續政策如何做?邊泉水認為將主要集中在以下四個方面:一是進一步降低政策利率,預計後續逆回購、MLF利率將再度下調;二是降準降低商業銀行機會成本,改善信用擴張條件,預計今年再降準2次;三是商業銀行讓利通過加點下調LPR;四是貨幣政策的重點是量的擴張,量增後,商業銀行盈利也會上升。預計今年信貸與社融新增量仍將相當可觀。

聲明:新華財經為新華社承建的國家金融信息平臺。任何情況下,本平臺所發佈的信息均不構成投資建議。

抗擊疫情 金融業在行動

本文源自中國金融信息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