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作为一线教师,我经常会留心听父母与孩子的沟通语言,常常听到父母们这样数落自己的孩子:“这么辛苦带孩子,牺牲自己的娱乐时间,有时连工作都放弃了,孩子不理解自己的苦心,学习成绩不但上不去,怎么还不懂感恩呢?”这种批评句式的特点是“刀子嘴豆腐心”,上纲上线贴标签,笼统评价不细化。

如何避免这种批评对孩子心灵造成伤害呢?

我从以下三个场景对话来进行说明。

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场景一

贴标签,翻旧账

某日,初三的孩子因为睡过头了,忘记给受伤的妈妈提供及时的帮助,于是受到家长的责骂:你怎么这么冷血,你怎么这么不体贴人,以后我老了根本就不指望你来养我,我真是养了一只白眼狼!

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其实,孩子也许只是慢了一点,木讷了一点,青春期的他只是想尝试着“背叛”一下爱控制的你,想尝试着做自己,或尝试着像大人那样独立地思考和决定。

建议

就事论事,不翻旧账,不贴标签。

沟通句式

孩子,刚才你那样做爸爸妈妈心里有些不舒服,也许你有你的理由。我们可以交流一下,建议下次遇到这种情况,你能够及时帮助我们,好吗?

场景二

上纲上线“拉仇恨”

一日,孩子看到好吃的菜,一时没忍住,两口就吃光了。妈妈也很爱吃,看到孩子吃光了,有点不开心,于是斥责孩子:你怎么这么自私,这么不懂感恩,一点都不替别人着想,以后你怎么和同事相处?怎么和朋友相处?

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这样的批评会让孩子的愧疚心态走向极端愧疚或者变成仇恨。家长不必过于上纲上线,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目前的问题不代表着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趋势,更不能定性为某种不良品质。也许他可能真的很饿,很馋,而我们平时又总是默认一种习惯——让孩子先吃,发现孩子爱吃的时候就说自己不爱吃。没有教过分享,他怎么会懂得主动积极分享呢?

建议

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认真倾听,让孩子自己还原场景,再次做出选择。父母也要反思平时教育中忽视的问题。

沟通句式

孩子,这么快菜就没了?爸爸妈妈还没尝呢,看来下次我要多做一点。另外呢,无论吃东西,建议你先问问父母吃了没有,这是一种基本礼貌和尊重,好吗?

场景三

把成绩变成心情“晴雨表”

期中考试结束了,孩子的成绩一落千丈,于是家长的数落如期而至:考得这么差,平时肯定不认真听课,白费了你这个聪明脑瓜子,不努力、不仔细,你要气死我了。哎,我天天给你变着花样吃好吃的,你就考这么点来回报我?

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每次考完试公布成绩,几家欢喜几家愁。家长的主观判断在见到分数时就已经形成,常常能列出一大堆孩子的罪状:不认真听讲、不努力、不问问题、不思考等等。

其实,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大脑获取信息、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的过程,孩子的成绩好不好,可能有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学习的能力;其次是学习的方法、策略、效率等,当然还要考虑学习环境、学习资源等客观因素。最后,我想说,也许考试前孩子正好和他的同学发生了争执,心里很难受;也许,他昨晚复习太晚,睡眠不足,导致考试时注意力不集中……

孩子考差了,他的内心里比你难受多了,但是他需要掩饰,因为他不能让爸妈看出自己的脆弱,也许正是这一点招来了父母愈加升级的愤怒。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和孩子站在一起,给予信任和关心;此时此刻,我们更需要和孩子一起感同身受,理解他的悲伤难过。

建议

接纳现状,不指责不抱怨,客观看待成绩,和孩子一起找出3个成功点和3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成功点要具体详实,例如某个题型的解题思路清晰了、某个知识点融会贯通了。找出来的问题所在就是我们今后需要努力的方向,解决的方案也需要孩子自己来提供,家长进行辅助或给予建议。

沟通句式

恭喜你又完成了一次挑战,人生丰富了很多嘛!请谈谈感想,这次考试感觉如何,你收获了什么,得到什么教训?爸爸妈妈洗耳恭听!

来源| “深学”APP

感谢浏览

深圳少年派

在这里,我们

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一起成长

最让孩子扎心的三种批评语,你说过吗?

合作电话:0755-8352179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