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说谎先别动怒,针对不同说谎策略,父母的“分类引导”很关键

老人对孙辈总是格外疼爱,姑妈跟我聊天说看到6岁的小孙女躲在房间角落里偷偷吃巧克力,因为媳妇管得严,禁止孙女随便吃零食,所以姑妈看到了也没有阻止宝贝孙女。哪知孙女吃完还刷了牙,在她妈妈问起少了的巧克力时,面不改色地否认自己偷吃,还张嘴给妈妈看,自己嘴里很干净什么都没有吃过,巧克力少了可能是奶奶吃了。

姑妈张嘴结舌地看着孙女,平时就觉得孙女能言善辩的,心里倍儿欢喜,现在却觉得孙女好像机灵过了头了。真是纠结,告诉她妈妈吧,肯定会给孙女招来一顿打,家里又要被闹得鸡飞狗跳的;不告诉吧,又担心得很,怕孩子长歪,真是左右为难揪心得很!

相信很多家长都会遇到这样的难题,纠结于到底该怎样对待孩子撒谎的行为,甚至很多父母会认为孩子撒谎是不道德的行为,高估了问题的严重性从而采用了过度惩罚,可能会适得其反,埋下家庭教育失败的隐患。

孩子说谎先别动怒,针对不同说谎策略,父母的“分类引导”很关键

其实孩子的撒谎行为不是洪水猛兽,做父母的不用惊慌失措。撒谎只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正常的现象,在不同的年龄段孩子的谎言会处于相应的层次有着相应的说谎策略,我们所采取的应对方式要有所针对,应针对不同的说谎策略来进行分类引导,消除谎言。

层次一:无意识说谎

作为幼师的妹妹会经常跟我分享一些工作上的趣事,说班上一个小朋友经常弄得她哭笑不得。那小朋友吃饭慢吞吞,食量也小,所以总是得不到饭后的奖励-小红花。最近为了得到小红花,这个小朋友就在大部分小朋友已经吃完饭了的时候,在众目睽睽之下把碗里的饭倒在垃圾桶里,举着空碗大声说:“老师,我吃完了”,还仰着笑脸等待老师的小红花。老师问:“是你自己吃完的吗?”,小朋友高兴地说:“嗯嗯,我吃完了,看,碗里什么都没有”。

这个小朋友就是在无意识的说谎,没有任何策略,只一味否认事实,属于行为上的说谎,并不涉及心理水平的说谎,也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说谎。一般情况下,4岁以下的孩子容易发生"无意识说谎",尤其是在非常渴望达到某一目标,而仅凭自己的水平,胜利又遥遥无期的时候,孩子就要在自己的认知顶点上“耍赖”了,那是他唯一最接近胜利的办法了。

孩子说谎先别动怒,针对不同说谎策略,父母的“分类引导”很关键

针对这种无意识撒谎,我们要做的就是撤掉诱使他撒谎的目标,找到孩子的最近发展区遵循维果斯基的教育理论,让孩子“跳一跳,摘个桃”。这样既让孩子达成了小目标,又得到了鼓励。我们再一步一步地提高目标,经过多轮的“跳一跳”,孩子一样能得到最终的胜利,就不会导致孩子在努力无果后,无计可施的情况下进行“无意识说谎”了。

层次二:假装无辜

自从我有了二胎,我儿子的小心思开始多了起来,任何事情都要跟妹妹比着,妹妹有什么玩具他都喜欢抢到手里,所以我一买玩具 一般都买双份,避免争抢。亲戚送给我女儿一个洋娃娃,女儿爱不释手。一天两个小家伙在一起玩,不一会儿女儿就一个人在房间里大哭,原来娃娃衣服上的扣子都没了。我拿着少了衣服扣子的娃娃问在门口玩脚踏车的儿子,是不是他扯掉了娃娃的扣子,儿子惊讶地说:“我没有啊,我本来是想收拾玩具的,把地上的玩具收到玩具箱里,没想到娃娃扣子就掉了。妈妈你不是总是要我收拾玩具的吗?”

在这里,我儿子就是在假装无辜,还试图转移我的注意力来蒙混过关。孩子对于意图的理解有一个缓慢的发展过程,3岁的孩子只能初步认识行为和意图之间的关系,而4岁的孩子已经开始辨别哪些是故意行为了,并且知道事先计划好的行为会更容易成功让人相信。

孩子说谎先别动怒,针对不同说谎策略,父母的“分类引导”很关键

3-5岁的孩子,虽然说谎水平仍比较低,但是已经能够采取"假装无辜"的策略去圆谎,这样的谎行为属于真正意义上的说谎。处于这个说谎层次的孩子已经知道怎样通过行为去观察到别人的意图,懂得伪装自己,以掩盖真实的心理意图。

就像我儿子的意图就是破坏妹妹的玩具,但是为了避免被我责骂甚至惩罚,于是找了个"收拾玩具"的借口,掩饰自己的真实意图,还假装无辜。

这个时候我们就要弄清楚孩子说谎的意图了,鼓励孩子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我儿子说谎可能是因为妹妹有了好的玩具而他没有,妈妈更爱妹妹,所以他要破坏妹妹的玩具表达不满。这时候做父母的就要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我告诉他:“妈妈对你对妹妹的爱是一样的,你和妹妹都是妈妈的宝贝,你们两个要相亲相爱才对哦!”

孩子说谎先别动怒,针对不同说谎策略,父母的“分类引导”很关键

层次三:试图瞒天过海

我们宝妈圈里的宝妈会经常约在一起聚餐,有一次吃完饭我们在收拾饭碗的时候,发现桐桐坐的桌子上有很多花菜,桐桐妈妈对桐桐的教育比较严格,一直都不允许桐桐挑食,于是询问桐桐:"你的花菜怎么丢在桌子上了?"结果桐桐打了个饱嗝还摸摸肚子说:"不是我丢的,是坐我边上的洋洋扔的,他说花菜的味道很怪,我的饭菜都吃完了,我今天吃得很饱。"后来我们询问了洋洋妈妈,洋洋妈妈证明洋洋不挑食,喜欢吃花菜。

桐桐不仅说谎,还试图通过影响他人的看法从而改变他人的行为。桐桐知道妈妈看到自己的挑食行为一定会对自己加以询问甚至责骂,为了让妈妈相信并不是自己挑食,桐桐不仅是口头上的否认,而且还打饱嗝暗示妈妈自己吃了很多已经很饱了,再编造虚假信息试图瞒天过海。她已经能够察觉别人看问题的角度,并试图推断他们的行为,从而决定自己的"说谎策略"。

其实桐桐很善解人意很有同理心,她知道妈妈对她的要求,对自己的行为有着清晰的认知,用谎言去尝试逃避。因为她知道如果自己说出不想吃,会得到妈妈的惩罚,为了“保护自己”,她就开始编造谎言了。

孩子说谎先别动怒,针对不同说谎策略,父母的“分类引导”很关键

桐桐的谎言揭示了很多家庭的教育问题。没有孩子天生就是“谎话精”,归根结底,错误的根源在家长的教育方式上。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喜好只是一味地控制,打着一切为了孩子的旗号规定孩子按照指定的方式成长,一味地施加高压政策,亲子关系没有弹性,致使孩子的真实想法更多地存在于谎言中而不是直接跟父母沟通。

孩子说谎先别动怒,针对不同说谎策略,父母的“分类引导”很关键

所以我们遇到了说谎的孩子,不要急着去打骂他,先把他抱在怀里好好安慰一番,再针对不同说谎策略进行分类引导。

如果孩子是无意识撒谎,就不要事事给孩子定高标准,不要拔苗助长,鼓励孩子“跳一跳,摘个桃”就好了。

如果孩子是假装无辜,我们一眼能看穿孩子的真实意图,这时候我们要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知道周围的一切都是友好的。

如果孩子试图瞒天过海,那我们就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是不是太严苛了,亲子关系是不是已经开始僵化没有弹性了,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了呢?这时候就要多点时间去重新认识一下孩子的内心世界,或者多一些高质量的陪伴了。

最后,无论孩子处于说谎的哪一个层次,我们都要充分尊重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对孩子正确行为赞同,错误行为劝解,孩子会成为愿意倾诉的类型,谎言也不复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