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交通」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抢抓施工“黄金期”

四川省交通宣传中心提供

近日,在位于什邡市境内的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德阳至都江堰段人民渠特大桥桥面上,适度分散的工人们正忙着湿接缝钢网焊接,而另一旁,一块长约30米、重达100吨的预制梁也正缓缓运上桥面,现场一派施工繁忙景象。

目前,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德阳至都江堰段、德阳至简阳段,一手抓防疫,一手抓复工,全面梳理重难点工程节点,在确保全体参建员工健康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推动各个标段安全有序复工,如今已实现全面复工复产。

「四川交通」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抢抓施工“黄金期”

建设中的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罗国杨 摄

细节入手 有序复工

复工前,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总承包指挥部自上而下,各个单位均成立了疫情防控机构,设立了疫情防控预案,储备了满足施工条件的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防疫物资。在驻地设置防控区、隔离区、防疫知识宣传栏。指挥部深入一线监督各施工单位对返蓉人员进行隔离观察,建立流动人员信息台账,组织全员进行健康检查并建立健康档案。在确保全员身体健康的前提下,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增加疫情防控知识,监督培训人员考试合格后发放上岗工作证。

现场管理中,凡进入工地人员一律检测体温并实名登记,施工车辆均进行了防疫消毒。道路交叉口、主要工点等位置设置了路障或围挡,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施工场地,避免交叉感染。

2月19日,蒲都段正式实现复工复产,其中土建7标大邑金星互通、土建11标都江堰特大桥、路面3标碎石场为3个首批复工点。2月20日,全线主要管理人员已全部到岗,首批377名建设者完成集结,全线6个施工标段的6个关键工点安全有序实现复工复产,40多台机械设备已运送到全线各个工点。2月25日,全线17个施工标段全部实现复工生产,各个关键施工点也已进入全面施工状态,蒲都段实现全面复工复产。截至3月7日,全线已到岗施工管理人员658人,累计进场复工人数1913人。

蒲都段项目自2017年开工以来,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46亿元,完成桥梁单幅68799延米、路基土石方3609万立方米、路面777万平方米。

科学组织 合理调度

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蒲江至都江堰段快马加鞭建设的同时,德阳至都江堰段、德阳至简阳段,也统筹防控、建设“两手抓”,不误施工“黄金期”,科学组织,合理调度,有序推进项目建设复工。

各项目部建立疫情防控指挥部,针对地方政府要求,制定防疫复工计划及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明确了疫情防控专员,落实了相关责任人及明确相关职责。配备体温检测仪、口罩、消毒用品等医用防护用品,严格按照卫生防疫要求落实体温监测、清洁消毒等防护措施。

严格控制筛查返岗人员,返工前收集员工近期健康状况、疫情发生地居住史和员工动向(健康筛查登记表)。疫区员工,要求其留在原居住地,防止疫情扩散蔓延;非疫区员工,按照属地政府和防疫指挥部要求筛选登记,确保无疫情隐患方可返岗复工。同时积极响应四川省“春风行动”,协调组织施工人员包车、包机等点对点方式返岗复工。实行留守人员、返回人员每天人数、健康情况日报、疑似病例零报告制度。截至目前,德都项目公司已返岗34人,施工单位已返岗136人;德简项目公司已返岗32人,施工单位已返岗694人,项目均已全线复工。

同时,各项目部实施现场封闭管理,对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人员进行检查并登记,在施工现场组织人员积极开展安全生产、疫情防控、技术交底等教育、培训,重点加强对返岗、留守人员的健康监测,设置专人进行门岗检查、登记,施工现场设置隔离房间,务工人员采用“两点一线”生活方式,除生活区、工作往返路线,现场作业点外,不得到其他地点随意走动,并进行分散居住,分餐而食。

根据德都段、德简段建成通车目标任务,先期复工工段首先选择人员聚集性少、机械操作性高、可控性强的控制性节点项目。目前,各施工单位在抓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抢抓施工“黄金季节”,安排复工桥梁下部结构、上部架设、桥面系,拌和站、钢筋场等优先复工。其中,全长1.03公里的人民渠特大桥,是德都高速的控制性工程,春节前,已完成所有下部结构建设,复工后正进行桥梁架设,目前300块预制梁已经吊装完成60块,施工作业有序开展中。

「四川交通」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抢抓施工“黄金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