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允炆為何不採用推恩令的辦法來削藩呢?

梔子花的微笑


總結起來,三點原因:一、形勢不同,二、急功近利,三、沒有逼數…

推恩令確實好,但也是要在特定的形勢下,再加上比較久的時間才能見效的,尤其是對本代藩王幾乎沒有影響…

首先是形勢不同,朱允炆面對的形勢和漢武帝所面對的形勢完全不同。

漢朝的藩王,那是真正的實封,封地的這一片就是國中之國,藩王自置小朝廷,自己收稅、自己組建軍隊,總之就是什麼都自己負責…所以這種藩王的力量來源,最根本的是封地大小,和封地上的人口…所以推恩令一出,王子們把原本的封地一分,力量是越來越弱的…

其中現任藩王的利益不受影響,而庶子和次子們則將原本唯一繼承人的份額瓜分了,利益受損的只是原來的第一繼承人,然而在正式繼承之前,繼承人其實力量也不強,自然沒法反抗…

但明朝的藩王是完全不同的,所謂:列爵而不臨民,意思是藩王對封地的控制力是完全不如漢朝的,封地並沒有太大的實際意義…明朝前期藩王的主要力量來源是自身的護衛衛所兵力,以及對戰區的軍隊指揮權(塞王)。所以推恩令的意義不大,根本就沒封地,分什麼呢?反而有可能因為進一步的逐級拆分,藩王的軍隊還越來越多了…

其次是急功近利。

漢武帝時期,各地藩王和中央的關係已經越來越遠,而且由於七國之亂被打爆了,力量是不足的。

同時,漢武帝推出推恩令,已經是前127年,距離其親政已經差不多八年(前135年竇太皇太后去世),距離其登基更是有14年。武帝本身的帝位已經非常穩固…而且他也還很年輕,可以慢慢磨…

但朱允炆呢?

登基一年,連續廢五王…

當然,此時的藩王全是他的親叔叔,更算是先帝之子(親緣關係越近,繼承權就越大,確實對皇帝本人的威脅就越大)。

而且不少王叔比他本人還小,即使朱棣(此時朱棣已經是真正的諸王之首)也不過三十多歲,正是年富力強的時候,天知道能不能熬得過?

最後,沒逼數就不說了,就是常見的順風浪逆風投…


不知道叫啥子3


漢朝與明朝兩個王朝看著不搭架,但這兩個王朝都發生過藩王造反的例子,像漢朝的七國之亂,明朝的靖難之役,都是由於削藩而造成的藩王叛亂。可漢朝時候因“推恩令”成功平定了藩王叛亂,那為什麼建文帝卻沒有采取前例來削藩?


建文帝沒有采取推恩令,不是他沒有腦子,是因為諸多因素造成的。他的爺爺朱元璋為了自己的孫子能夠成功即位,想方設法地替他削除各種障礙,像除掉功臣。可朱元璋萬萬沒有料到自己的兒子會奪位,所以對藩王的提防不高,導致九邊塞王的權勢過大,建文帝不能隨意採取推恩令,因為這會引起藩王的警惕。況且這種措施耗時太久,得要經過幾代藩王才能生效,所以建文帝要採取一種見效快的措施。再者就是建文帝操之過急,不能循序漸進,他為了削弱藩王,就逮住一個藩王使勁削,這就給其他藩王造成了聯盟的條件,因為他們需要自保,而這也給朱棣機會,讓朱棣藉著清君側的名義發兵。要是建文帝循序漸進,可能朱棣也不會逼得著急造反了。

作為一名年輕的皇帝,建文帝在政治還是過於年輕,沒有明白政治場的複雜,他不知道自己的叔叔們都是歷經沙場的人,對腥風血雨早已經是看待,在他們的眼裡沒有仁義二字,就算建文帝是自己的侄子,觸及到他們利益時,他們也會冒險造反。再者他的軍師也不能夠很好地運籌帷幄,導致了建文帝的決策失誤。


歷史百家爭鳴團隊成員:小木


歷史百家爭鳴


不是朱允炆不願意採用推恩令之法。而是朱允炆根本沒有能力去那麼做。實際條件也不允許朱允炆那麼去做。朱允炆所面對的情況和漢武帝所面對的局面完全沒有可比性。漢武帝之所以可以採取推恩令進行削藩,那是因為在漢武帝之前,有了文景二帝打下的堅實基礎。漢文帝時期,賈誼就曾經幫助漢文帝開始試驗控制諸侯藩王的辦法。但當時只不過是一次漢朝的試水之舉。所以雖然漢文帝的削藩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並沒有掀起太大的波瀾。等於漢文帝是在幫助後代帝王在削藩之路上的一次嘗試罷了。

漢景帝時期,大臣晁錯向漢景帝建議削藩,並且向漢景帝獻上了著名的《削藩策》。並且晁錯還表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其大意就是建議漢景帝以雷霆掃穴之舉平藩諸侯。但晁錯的強硬削藩雖然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漢景帝極大的打擊了諸侯王國的勢力。但也造成了七國之亂導致國家陷入了一陣動盪不安之中。正因為有了漢文帝和漢景帝兩代君王的削藩以及實驗,漢武帝時期漢武帝才會選擇以柔和的手段以推恩令來削藩。因為漢朝的諸侯王因為經歷了文帝和景帝的削藩。實力已經大減,所在漢武帝的絕戶計之下根本沒有反抗的餘地,只能認命接受。

而朱允炆就不同了。朱允炆削藩失敗的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削藩之舉太過於草率。也太不留餘地了。最後造成天下藩王皆反,硬生生把自己搞成了所有藩王的公敵。這樣也就罷了。要知道朱允炆剛剛繼位不久,說難聽點,屁股都沒坐穩的時候,朱允炆就貿然削藩。自然就會導致皇位不穩。而且不留餘地的削藩也會導致藩王人人自危。到最後受害的只能是朱允炆自己。

而且朱允炆是明朝第二任皇帝,在他之前沒有任何的削藩基礎。所以朱允炆也沒用條件去實行更加狠毒的推恩令。即使朱允炆可以實行推恩令。那麼朱允炆所能達到的效果也一定比不上漢武帝。因為推恩令的本質就是讓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諸侯國越分越小,權利自然也越來越小。漢武帝時期給諸侯王已經傳承了好多代了。家族人員數量龐大。這樣的話可以使推恩令的效果最大化。而朱允炆時期,各地藩王基本上都是開國功臣。推恩令短時間內根本起不到削弱的作用。所以在朱允炆時期實行推恩令作用基本等於無。這也是為什麼朱允炆根本沒有考慮推恩令的原因

感謝閱讀。喜歡的朋友請關注轉發評論支持一下。


方圓論壇


漢武帝當然可以推恩慢慢削藩。

那是因為他爹漢景帝在“七國之亂”已經把那些刺頭藩王都已經剁了,留下來的都是特慫或者特忠心的那種。

你以為朱允炆是漢武帝?他其實是漢景帝。當然,運氣不好沒有成功罷了。


平陽侯


看完我的回答大約需要3-4分鐘,希望您覺得值得,謝謝。

先說說什麼是推恩令

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這是一系列的政治舉措,簡單來說有幾點,諸侯王除以嫡長子繼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將自己封地分給子弟,由皇帝制定封號。

這就使得各個諸侯王國的勢力進一步被削弱,所謂“推恩”即是,以推廣皇帝恩澤的名義把土地再分封給諸侯的子弟,那麼看起來是皇帝厚待他們,實際上卻使每個封國的面積都化整為零,漸漸縮小,再也不足與中央朝廷抗衡。

朱允炆的時期沒有推恩令施行的土壤

推恩令手段上是委婉的,時間週期是比較長的,而削藩是強硬的,時間週期是迅速的,不給藩王任何機會。兩者目的是一樣的,但是過程大不相同。那麼朱允炆為什麼不使用已被歷史證明的“推恩令”?

推恩令推行在漢武帝執政的三年後,它的施行是需要條件的,漢景帝時期已經成功的解決了“七國之亂”,各地的藩王已經沒有了翻江倒海的實力,漢武帝時期的中央政府已經非常有實力能夠作為推恩令政策實施的強勁後盾。

這些條件,朱允炆時期都不具備,他實在是沒有施行推恩令的可能性。跨越時代來比較,朱允炆的綜合素質和漢武帝差不止一個檔次,兩人的中央政府實力也差不止一個檔次,朱允炆面對的藩王對手和漢武帝時期的藩王情況又是大大不同。

朱允炆應該完成的是漢景帝削藩的工作,然後再去考慮下一步如何將權力收回中央,朱允炆和他的朝廷也意識到了這一點,不過他錯誤的估計了敵我雙方的實力對比,用人不當,戰略失宜,方法激進,一系列失誤之後,直墜歷史的深淵,那又是另一個問題了,有機會再談談。


原創碼字著實不易,你的關注就是對我最大的支持。

歡迎跟我一起讀詩書,學歷史。點個贊,就像是跟我擊個掌。


魚包同學


大明建國初期設置的諸多兒子王(最出名的就是九大攘夷塞王),朱元璋是有目的。他想的是讓兒子們鎮守全國各個戰區,既互相牽制,又遠離南京政治中心。一到有個地方武裝叛亂,大家還能齊心協力,共同剿殺,畢竟一奶同胞,血濃於水。肉爛在鍋裡。

可朱元璋一死,朱棣奔喪都沒看見爹最後一眼。朱棣是啥人?那是跟著他爹在義軍裡征戰,屍山血海裡滾過來的。當時他大哥太子朱標,二哥秦王朱樉,三哥晉王朱棡都死在爹前頭了。朱棣是九大攘夷王之首。常年守著燕雲之地,跟蒙古阿里不花沒事就幹一仗,這種生死看淡,不服就乾的脾氣性格可不是朱允炆這種小屁孩能駕馭的。不過說到底,誤了朱允炆的還是方齊黃這哥仨。他仨是古往今來書生誤國的最大反面教材。而推恩令這種縱橫家想出來的陽謀,這仨酸儒是絕瞧不上的。他們也不會讓朱允炆去應用。

更何況當時各鎮藩王最大的權力是軍事統兵權,單說朱棣手下自己的衛隊就有三個衛三萬多人的兵力。即便是推了恩,不削藩的話這三萬人可推不出去啊,還是在朱棣手中握著。所以最終朝廷還是選擇削藩並且收了朱棣調地方兵力的權力,可誰能想到朱棣開了掛一樣,800人靖難成功了。


永樂大帝Judy


朱允炆在繼承帝位之後,想要削弱各藩王的實力。不過他沒有采用推恩令,而是強行削藩。


對於這件事,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

今天咱們就來看看,為何朱允炆沒有通過推恩令的方式來削藩。

咱們先來看看歷史上的推恩令到底是什麼樣子。

其實簡單來說,就是把諸侯王分為若干國,之後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隨著層層分封,諸侯的實力會不斷降低,而中央的權力將會得到增加。

從上可以看出,推恩令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

因為相比於削藩,推恩令相對間接委婉,可以減少藩王的牴觸情緒,更有利於政策的推行。同時,皇帝名聲的損失也會降到最低。

總之,從抑制諸侯實力這方面來說,推恩令是要比削藩高明太多。


一、但大家不要忘了,這是漢朝的分封,隨著時間推移,到了明朝,分封形式已經和漢朝有很大的區別了。

換句話說,時代變了,分封性質也不一樣。

1、首先,漢朝的推恩令核心就是裂土分封,而明朝的諸侯只是擁有侯爵之位。

《清史稿》對當時明代藩王是這樣評價的,即“有明諸籓,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

因此,明代壓根就沒有掌控分封地區的土地和人民。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推恩令自然沒有辦法推行下去。除非朱允炆失了智,先把土地賜給諸侯,之後再實現推恩令。

但這種情況顯然不現實,也太麻煩,畢竟朱允炆的核心目的是直接削弱諸侯的實力,減少自身可能受到的威脅,而不是花式作死。


2、再者,在能夠裂土分侯的西漢時期,那些諸侯的實力異常強大。

強到什麼地步呢?我們看當時的七王之亂就可以看出來,當時的吳王權力大到甚至還可以煮鹽鑄幣。

除此之外,《漢書》中記載也可以看見一二。

即:“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

因此,在當時只要他們有機會聯合起來,是可以輕鬆顛覆統治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實行推恩令是必然的。


但明朝時期的藩王,他們的實力已經普遍弱小。

當年朱元璋分封他們,與其說是賞賜,不如說是頒發駐守邊疆的任務。在戰鬥的時候,他們可以節制諸將。平時的時候,他們能統領的就只有王府的護衛。

在這種情況下,朱允炆可以輕鬆擊潰藩王。我們從諸侯滅亡的速度就能看出來,中央對於地方的碾壓。

在朱允炆開始削藩後,有的諸侯自我了斷,有的諸侯廢為平民。不是他們不想反抗,而是壓根就沒有能力反抗。

說到這裡,大家可能會拿朱棣這個例子反駁,因為朱棣起兵把朱允炆給推翻了。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朱棣那雄厚的勢力不是在起兵之初就有的。

在剛起義的時候,朱棣就連殺死當地的官員都需要用計謀,而不是直接派兵誅殺,就是因為他的實力太弱小了。

就連諸侯中最強大的朱棣都是如此,朱允炆確實沒有什麼好忌憚的。

所以,建文帝壓根沒有必要再用推恩令這種帶有討好性質的政策。


二、那或許有人就會問了,既然藩王並不強,不需要推恩令,那為何當時他會失敗呢?其實總的來說,這完全是建文帝的個人原因,性格的懦弱與從政經驗的不足導致了他後來決策的一系列失誤

對於朱允炆強行削藩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看不懂。

如果他是個千古明君,大家可以仔細思考他這番舉動背後的深意和各種厲害關係。

可是大家不要忘了,朱允炆雖說可能並不是朱棣評價的的那樣是一個花天酒地,恣意妄為的昏君。

但他還是太過於年輕了,一個沒資歷的君王,往往是人云亦云,他會在不合適的時間頒佈不合適的政策,這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


1、在當時,建文帝身邊的奸臣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性格懦弱導致)

朱允炆在登基之後,非常器重黃子澄和齊泰,把各種事務都交給他們兩個處理。

他們兩個非常會蠱惑人,朱允炆深受其害。

原本的時候朱允炆只是有削藩的想法,可是在黃子澄和齊泰的運作之下,想法最終變成了現實。

正常人理解的削藩,應該就是削弱藩王的實力,而這兩位做的,則是要把他們逼上絕路。這個荒唐政令從中央下達的那刻,就意味著朱允炆差不多在垮的邊緣了。

值得一提的是,強行削藩只是諸多舉措之一,他們還對很多祖制進行了變更。

這在《明史》中有記載,即:“朝廷政事一委黃子澄、齊泰,二人擅權怙勢,同為矇蔽,政事悉自己出,變更太祖成法,而注意削諸王矣。”

而正是這些動搖了朱允炆的統治基礎,為後來朱允炆倒臺埋下伏筆。



2、再者,朱允炆削藩的順序有很大的問題(從政經驗不足導致)。

正常的順序應該是先難後易。先把最難啃的骨頭搞定,剩下那些諸侯就會產生忌憚,主動放棄抵抗。反之,則會給最強的對手帶來喘息時間以備戰,增加之後的對付難度。

而朱允炆非常秀,他的順序就是這個相反的先易後難。在朱允炆針對其他諸侯的那段時間裡面,朱棣一直在備戰。這個喘息時間不是他自己爭取的,而是朱允炆給的。

順序錯了不要緊,朱允炆付出的代價不過是在征討朱棣的時候調動更多的兵馬。

可尷尬的是,朱允炆把屠刀舉了起來,之後覺得於心不忍,就這樣給放下了。

朱允炆的境況完全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那就是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朱允炆已經徹底把朱棣逼到對立面了,這時候他才反悔,已經太晚了。

不過從某種角度上來說,朱允炆也值得人敬佩,天胡開局都能輸,也是一種本事。



三、說到最後

最後,值得一提的就是朱元璋給朱棣送上的神助攻了。

當初,朱棣之所以能夠順利南下,沒有受到任何的阻攔,不光是因為朱允炆得罪了太多的人,還因為朱棣師出有名。

朱元璋曾經規定過,如果皇帝受人矇蔽,那麼諸侯可以入京勤王。

即:“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領鎮兵討平之。”

朱元璋本是好心,擔心奸臣亂政,可是他沒有制定具體的細則,這讓朱棣鑽了空子。

很多人感覺這是皇帝的家務事,不方便插手,就是選擇按兵不動。

正因如此,朱棣才一路綠燈,直通都城。


夏目歷史君


據明朝的史書《奉天靖難錄》記載,這個朱允炆實在是不成器,作惡多端,甚至強暴豬羊。

《奉天靖難錄》是明朝人寫的,而且就是那個時代的親歷者,資料應該是可信的。



據書中記載,朱允炆的父親太子朱標,就不是個好東西,總是幹壞事,處處違逆朱元璋,朱元璋責備了他,他居然懷怨挾憤,就搞魘鎮,詛咒朱元璋,他還私下招募了三千敢死士,養在東宮中,欲圖謀不軌。

【初,懿文太子所為多失道,忤太祖意,太祖嘗督過之,退輒有怨言。常於宮中行呪詛,忽有聲震響,燈燭盡滅,略無所懼。又擅募勇士三千餘,東宮執兵衛。】

朱元璋和馬皇后看到太子這麼行事,全無半點君王氣象,兩位老人就商議,想把帝位傳給英明神武的朱棣。但太子朱標聽到了這個消息,恨得咬牙切齒,就日夜嚴密監視朱元璋。

【太祖聞之,語孝慈高皇后曰:“朕與爾同起艱難,以成帝業,今長子所為如此,將為社稷憂,奈何?”皇后曰:“天下事重,妾不敢與知,惟陛下審之。”太祖曰:“諸子無如燕王最仁孝,且有文武才,能撫國家,吾所屬意。皇后慎勿言,恐洩而禍之也。”有潛以告太子者,太子乃日夜伺察太祖。】


太子朱標還和將軍藍玉互相勾結,商議對策,他們煽風點火,汙衊朱棣。

【由是太子漸至猜疑於上矣。乃日夜構隙,求所以傾上。】

晉王也是個壞蛋,圖謀帝位,私造龍椅,乘與。他性情殘暴不仁,臭名遠揚,還濫殺無辜,養著吃人的惡狗,被朱元璋責備。而太子朱棣卻和他臭味相投。

【時晉王聞太子失太祖意,私有儲位之望,間語人曰:“異日大位,次當及我。”遂僭乘輿法物,藏於五臺山。及事漸露,乃遣人縱,並所藏室焚之。自此性益猜忌,荒淫無度,醜聲日聞於外。又好弄兵,擅殺人。一日無事,以軍馬圍村落,屠無罪二百餘家,其慘酷尤甚。常飼惡犬,以齧人為樂,犬不齧人,即殺其犬。小兒為犬所齧,死者甚眾。】

太子與晉王互相勾連,汙衊和誹謗朱棣。將朱棣的戰功勞據為已有。

太子多行不義必自斃,千夫所指,無病而死,暴斃而死。於是,朱元璋就想把皇位傳給朱棣。

【四月丙子,太子薨。太祖愈屬意於上矣。】

但奸佞之臣卻勸說朱元璋把帝位傳給朱允炆。

【學士劉三吾曰:“立燕王,置秦、晉二王於何地?且皇孫年已長,可立以繼承。”太祖遂默然。】  

朱元璋重病,知道自己不久於人世,他臨死前想傳位給朱棣,但被封閉在宮中,無奈嚥氣。


   

【至是病革,問左右曰:“第四子來未?”無敢應者,凡三問,言不及他,逾時遂崩。】

而朱允炆則篡改了太祖的遺詔。還讓邪巫做法,指著朱元璋的棺槨大罵,哈哈狂笑,毫無半點悲傷。

【允炆矯遺詔嗣位,忘哀作樂,用巫覡以桃茢祓除宮禁,以硫磺水徧灑殿壁,燒諸穢物以闢鬼神。梓宮發引,與弟允熥各仗劍立宮門,指斥梓宮曰:“今復能言否?復能督責我否?”言訖皆笑,略無戚容。】

為了帝位穩固,朱允炆聽取了奸臣饞言,開始削蕃,太祖的子孫們一個個都被清理和處罰,受盡種種苦難,生不如死。

【拘至京師,削爵為庶人,遷入雲南,困辱至極,妻子異處,穴牆以通飲食。未幾,遂罪代王。已而罪湘王,逼其闔官焚死。又籍齊王,困於京師。又誣岷王,降為庶人,流於漳州。】



朱允文這傢伙幹盡了壞事,居然還把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遺像都燒掉了。還大興土木,蓋鹿臺,導致民間怨聲載道。

【允炆日益驕縱,焚太祖高皇帝、孝慈高皇后御容,拆毀後宮,掘地五尺,大興土木,怨嗟盈路,淫佚放恣,靡所不為。】

朱允炆他好酒貪色,大選美女,奢糜無度,甚至獸性大發,連老嫗、母豬和母羊都不肯放過。

【遣宦者四出,選擇女子,充滿後宮,通夕飲食,劇戲歌舞,嬖倖者任其所需,謂羊不肥美,輒殺數羊以厭一婦之慾。又作奇技淫巧,媚悅婦人,窮奢極侈,暴殄天物,甚至褻衣皆飾以珠玉錦繡。各王府宮人有色者,皆選留與通,常服淫藥,藥燥性發,血氣狂亂,御數老婦不足,更縛牝羊母豬與交。荒眈酒色,晝夜無度。】



他還讓公主當尼姑,寵信閹宦,毆打忠臣,各種荒唐事,罄竹難書。

【出公主與尼為徒,敬禮桑門,狎侮宗廟。嘗置一女子於盒以為戲,謂為時物,舁入奉先殿薦新,盒開聚觀,大笑而散。倚信閹豎,與決大事,凡進退大臣,參掌兵馬,皆得專之。陵辱衣冠,毒虐良善,御史皆被棰撻。紀綱壞亂,構成大禍。】



朱允炆的種種惡劣行徑不堪入目。以至於上天都看不下去,異象叢生,災害頻發。

【狐狸滿室,變怪萬狀,徧置鷹犬,亦不能止。他如日赤無光,星辰無度,彗掃軍門,熒惑守心犯鬥,飛煌蔽天,山崩地震,水旱疫癘,連年不息,錦衣衞火,武庫自焚,文華殿毀,承天門災,雖變異多端,而酗樂自如。】

朱允炆還和姦臣們商議迫害英明神武的燕王朱棣。 

【齊泰、黃子澄曰:“但加之罪,何患無辭?今其書詞多營救周王,指以通情,夫復何辭?”】

【黃子澄曰:“為大事豈能顧小疵,況太祖常主立燕王,欲傳以天下,兩宮深致嫌隙。及至陛下,幾失大位,非二三臣寮力爭,則固已為所有,陛下安得至此?今事機如此,矧值其病,不因此時圖之,他日難也。”允炆曰:“燕王勇智絕人,且善用兵,雖病恐猝難圖也,宜更審之。”齊泰曰:“今胡寇來放火,以防邊為名,發軍往戍開平,護衞精銳,悉調出塞,去其羽翼,無能為矣。 不乘此時,恐後有噬臍之悔。” 允炆頷之,乃以謝貴為北平都指揮,張昺為布政使,訹誘王府官屬,覘察動靜。】

朱允炆集團佈下天羅地網,設下陷阱,準備將朱棣全家一網打盡,滿門抄斬,雞犬不留。 

【齊泰等乃密謀令人上變告,適上遣人來奏事,齊泰喜曰:“事機就矣。”遂執之,鍛鍊成獄。即發符逮王府官屬,且令謝貴先發, 密約長史葛誠為內應,宋忠等為外應,令王府人無大小獲之必盡殺。】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實在是忍無可忍,才決定替天行道,揭杆而起,推翻了朱允炆的殘暴統治。


饞嘴肥貓鏟史官


首先西漢武帝朝的“推恩令”根本不適合在明朝推行。

我們先來看看主父偃“推恩令”的內容:“古者諸侯不過百里,強弱之形易制。今諸侯或連城數十,地方千里,緩則驕奢易為淫亂,急則阻其強而合從以逆京師。今以法割削之,則逆節萌起,前日晁錯是也。今諸侯子弟或十數,而適嗣代立,餘雖骨肉,無尺寸之地封,則仁孝之道不宣。願陛下令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願,上以德施,實分其國,不削而稍弱矣”,“推恩令”的核心思想就是“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它具體的實施方法就是將諸侯王的封國各分為若干國,讓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直至地盡為止,同時若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就先虛建國號,日後待其子孫生後再行分封。



如此,實施“推恩令”的前提就是要有封地。但顯然明朝的藩王不滿足這個條件。雖然明朝同西漢一樣行“分封制”,但漢初行的是裂土封王,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中是有著絕對的權力的,可任免官吏,可自由徵稅,可自由徵兵,總之在封地中他就是唯一的王,封地一切事務都由他說了算。而明朝雖也實行分封制,但卻是“分封而不錫土,列爵而不臨民,食祿而不治事”,即分封爵位卻不賞賜土地,給予爵位卻不管理百姓,享受俸祿卻不處理事務,也就是明朝的藩王是沒有封地的,而且沒有治理權,更沒有徵稅權。

想想看,明朝的藩王連封地都沒有,你讓朱允炆去拿什麼去推行“推恩令”呢?難道是先給藩王封地,之後再去推行嗎?這怎麼可能呢?



當然,當年朱允炆欲行削藩之時,的確有人跟他提過希望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大臣高巍曾言“今盍師其意,勿行晁錯削奪之謀,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就是不要效仿晁錯的武力削藩,而應該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即在不引起國家內亂,又不引起藩王大規模反抗的原則上行削藩之事。

明初洪武年間,朱元璋為了鞏固新生的大明王朝,他在借鑑歷代分封的基礎上創造性的建立起了一套不同以往任何朝代的“藩封制度”。自1370年開始,朱元璋就先後將自己的24個兒子和1個從孫分封於邊疆及內地的要地,給予他們兵權,讓他們替明朝開疆擴土,同時拱衛朱姓天下。



在當時,每位藩王都擁有著數量不等的親衛護衛軍,少則千餘人,多則上萬人,且還擁有“\t提兵專制”之權,即可直接調動地方上的軍隊,如慶王朱栴就有左、右、中三護衛,並管理慶陽、寧夏、延安、綏德諸衛事務,馬步軍士都由慶王負責訓練,並隨時聽候調遣。

可以說明初的藩王雖沒有漢初諸侯王那樣的權力,但就是憑藉著其手握的“\t提兵專制”之權,再加上他天潢貴胄的身份,他足以操控地方的軍政事務。因此,明初的藩王還是對中央有著較大的威脅的。也就是如此,高巍提出的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其用意就是想要削弱藩王手握的兵權,就算此時不能將其兵權全部剝奪,也要剝奪他一部分的權力。

此外,在高巍提出要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時,戶部右侍郎卓敬還額外補充了一點,他建議“在北諸王,子弟分封於南;在南,子弟分封於北。如此則籓王之權,不削而自削矣”,就是在削弱藩王手中權力的同時,還要進行“異地分封”,即原來在北方的藩王子嗣,在冊封時要將其改封在南方;原來在南方的藩王子嗣,在冊封時要將其改封在北方。



卓敬提出的這個計策用意很簡單,那就是削弱藩王對地方的影響力,從而瓦解藩王對於地方的干擾與控制。試想,以藩王的勢力和影響力,如果讓他和他的子嗣長期待在某個地方,他勢必會逐漸掌控住此地,這樣就等於成了他們的封地。如此,如果是隻讓藩王在一個地方待一代,讓他們勢必不能對此地造成多大的影響力,畢竟下代藩王的藩地可是要換到別的地方去的。

可以說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不可謂不毒,完全是“不戰而屈人之兵”的做法。如果當時朱允炆能夠接受這個計策,即緩慢的行削藩之策,不動用武力,而是用皇權來逼迫地方藩王就範,讓他們沒有動武的理由,同時再推行“異地分封”,讓藩王失去對於地方的掌控力。如此,只要能夠實施下去,不出一代,明朝的藩王將永遠沒有可能再對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脅,因為藩王已無根基可言。



此外,卓敬在提出“異地分封”之策時,還特別提醒朱允炆,他說道:“燕王智慮絕倫,雄才大略,酷類高帝。北平形勝地,士馬精強,金、元年由興。今宜徙封南昌,萬一有變,亦易控制”,意思就是燕王朱棣這人頗有智慧,雄才大略,很像朱元璋,同時他的藩地北平又是顯要之處,且兵強馬壯,自金、元開始就為兵家重地。如此,朱允炆如果一定要削藩就一定要先削燕王朱棣,要先把他改封到南昌,這樣一旦有變,朝廷就有絕對的把握能夠控制住朱棣。

顯然卓敬早就看出了對朱允炆削藩威脅最大的是哪個藩王,就是朱棣。如此,他早早就建議到朱允炆要削藩就要先削朱棣,只有這樣,其他藩王才不敢再對朱允炆的削藩有任何的不滿。當時如果朱允炆哪怕是不採納卓敬的“異動分封”,而僅僅只是採納卓敬的先削朱棣的策略,朱允炆削藩也不會失敗,更別說失去帝位。試想,如果將燕王朱棣改封南昌,朱棣對於地方的掌控力將蕩然無存,同時南昌又處於南方,朱允炆只需調配周邊的兵馬就可牢牢困死他,如此,朱棣就只能成為籠中的小鳥,任由朝廷隨意宰割。



而一旦朱棣被控制,其他藩王必定不敢有任何的異動,如此朱允炆的削藩必定可成。

只是可惜,朱允炆最終還是沒能接受他們二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他採用的卻是黃子澄和齊泰所提出的最下策的武力削藩的策略,並還是黃子澄所提出的“先弱後強”這個最最下策的武力削藩,即“先幹掉弱小的周、齊、代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時機成熟再動燕王”。

只得說朱允炆真的是一個長在蜜罐裡的皇長孫,他真的是毫無治國經驗,按理說當時高巍和卓敬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為穩妥的,只要是一個稍微會治國的皇帝,他都知道該怎麼選。可是可笑的是,毫無治國經驗的朱允炆最終還是選了同樣毫無理政經驗的一介書生黃子澄所提出的最最下策的“先弱後強”之策。



那這裡或許很多人不明白,為何朱允炆一定要選擇這個在外人看起來就是最最下策的“先弱後強”之策呢?

個人認為主要有以下二點原因:

第一、黃子澄的緣故。黃子澄這人對朱允炆的影響實在是太大了,可以說朱允炆對其是言聽計從,黃子澄說什麼,他就聽什麼。而黃子澄這人向來就是一個書呆子,自視甚高,他一直都認為“藩王很弱,朝廷很強”,只要朝廷派兵前往地方,藩王就會一觸即潰,朝廷就能不戰而屈人之兵。

當年還是皇長孫的朱允炆就曾向黃子澄求教過削藩一事,黃子澄是這樣說的:“諸王僅有護兵,只能自守,倘若有變,可以以六師監之,誰能抵擋?漢朝七國不可謂不強,最後還是滅亡了。大小強弱之勢不同,而順逆之理更相異啊!”,意思就是藩王手中只有親衛,他們只能自守,即使他們造反,只要朝廷的大軍前往鎮壓,他們拿什麼來抵抗?漢朝七國之亂時,七國不是很強嗎?可是最後不還是被漢廷給滅了嗎? 所以地方藩王不足為慮,只需用武力逼迫他們削藩即可。



也正是如此,在之後朱允炆進行削藩之時,在黃子澄的影響下,及長期被黃子澄灌輸的“敵強我弱”的思想下,最終是讓朱允炆選擇了最下策的武力削藩。

第二、朱允炆太急。其實在我們看來,卓敬和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為穩妥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是這個計策見效的時間實在是太慢了,畢竟要削權,又要改封,之後還要等老藩王死去,新藩王登基,然後再削權,再改封,起碼要經過兩輪,這個計策的效果才能顯現出來,而這起碼得數年,甚至是數十年的時間。

如此,這對於剛登基,又急於“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朱允炆來說,這麼長的時間絕對是朱允炆所不能等待的,而後再加上他身邊最重要的謀士黃子澄、齊泰等人也都想快點做出一些能夠“名留青史”的政績,如此在朱允炆、黃子澄、齊泰等當時最上層的統治階級都不願意等那麼長的時間,都不願意冷水煮青蛙的情況下,在都自認為藩王都是好對付的,只要中央派大軍就能擊潰他們的時候,他們自然就拋棄了最為穩妥的“異地改封”的削藩之策。



如此正是基於以上兩點原因,最終朱允炆放棄了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最為穩妥的削藩之策,改而去使用最最下策的“先弱後強”的武力削藩,並最終也讓一個本不可能會失敗的削藩行為功虧一簣,朱允炆也黯然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帝位拱手讓於他人。


澳古說歷史


一個毛頭小子,剛剛上臺就卸磨殺驢,人家跟著你爺爺打天下的時候你還穿著開襠褲。人家剛剛封王,兒子都還沒享到福,你就急著削番。

當初老朱分封的目的是什麼?_?

你就敢對著幹。

你鬥得過,證明你有統一大明的能力,鬥不過證明你是痴人說夢話。就憑你是老朱指定的繼承人就可以號令天下,可惜朱棣也是龍子鳳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