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变,于谦为啥不立英宗儿子为帝?

明朝正统十四年(1449年),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留他的弟弟朱祁钰为监国。结果爆发土木堡之变,明英宗被俘。土木堡之变快赶上靖康之变了,皇帝都让人抓去了,当时好多大臣建议南迁,但当时主持兵部工作的于谦力排众议,拥立朱祁钰为帝,是为景泰帝。

其实当时明英宗的儿子朱见深已经2岁了,那么于谦同志为啥要立英宗的弟弟呢?今天小编就来详细说说这个问题。

土木堡之变,于谦为啥不立英宗儿子为帝?

明朝于谦


首先,朱祁钰当时已经是监国了,也就是说,朱祁镇离开后,朱祁钰实际上是朝政的当家人了。如果于谦把朱见深扶起来,那么,怎么安排朱祁钰呢? 让一个已经拥有权力的人主动放弃权力,况且把权力交给一个2岁的小孩儿,朱祁钰能甘心吗?如果真立朱见深为帝,一时间,大明朝内部恐怕将祸起萧墙。

其次,于谦怕瓦剌要挟大明。试想,如果朱见深继位,瓦剌以此要挟朱见深,那么不管怎么样,太后、皇帝及大臣都会因此而畏首畏尾,不敢让皇帝承担不孝的骂名。于谦另立皇帝本身就是出于稳定局面,不被瓦剌要挟,所以立英宗弟弟可以避免这些问题。

另外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于谦没想到朱祁钰活不过他哥哥,而且朱祁钰的儿子过早夭折。瓦剌抓走明英宗后,一看明英宗没有利用价值,就把他放回明朝。当时朱祁钰就有些犹豫是否接收,于谦当时劝谏,皇位已定,收留英宗也不会有问题。后来朱祁钰废英宗儿子朱见深太子之位,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结果人算不如天算,朱祁钰儿子被立为太子次年便夭折了,而他本人也在景泰八年突然病倒。大臣趁机发动夺门之变,明英宗复位。

不管怎么说,于谦当时拥立朱祁钰是出于大明江山社稷考虑,避免了大明朝重蹈北宋灭亡的覆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