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嘉诚这么有钱,为什么不去开自己的银行?

贷款教授


李嘉诚为什么不去开银行?因为银行并非是你想象的那么赚钱!!!

银行属于“高杆杠”的金融企业,其经营业绩极度容易受到经济增长形势的影响,即经济增速持续下滑时,银行呆坏账率持续攀升。而经济增长率持续上行时,银行利润持续加快上行。也就是说,银行是顺周期的高杆杠行业。

李嘉诚长于投资土地和房地产。但是,开银行,完全不符合李嘉诚的思维。即“合理的资产负债率”。以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实业,和记黄埔等知名旗舰企业来看,长期“资产负债率”维持在30%左右,而持有现金比例非常高。之所以这样,一来是李嘉诚面对目前经济形势,高度“防备风险”的战略,其次,李嘉诚在选择退出而转向英国。第三,李嘉诚喜欢在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中逆市行动。

这些特征,都和银行“顺周期”的特征不符或者恰恰相反。而从08年美国次贷危机来看,倒闭的中小银行在几千家。其中,雷曼倒闭,美银富通等需要国家救助才得以生存,可见,银行并非是你想象的那么赚钱。

而我国银行利润总额高,是因为特殊的国情决定的,即大量的国企占用了信贷资源,而国企相对来说,经营保守,规模巨大,对银行来说,相对呆坏账风险比国外的银行小很多。


屠龙刀fei0598


题主搞错了,纵观世界,有钱人很少开银行,开银行的很少特有钱。世界财富排行榜前100名,有多少开银行的?你看看下图:


所以李嘉诚不傻,商人既要唯利是图,又要审时度势。李嘉诚不是不染指金融业,而是有比金融业更挣钱的行业。

一是金融业竞争激烈。银行等金融业曾经是市场经济初期最挣钱的行业,发展到二十一世纪,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许多银行倒闭破产,特别是经济危机时刻。新科技挑战下,金融业的利润增长更加明显,但是平圴利润年不断下降,而风险却不断加大。在中国这个金饭碗早已变成了铁饭碗甚至泥饭碗。马云、马化腾开银行不是指望挣大钱,主要目的是为稳定的流量和大数据。



二是不同阶段有不同领先的行业。李嘉诚对宏观经济的发展判断超过许多经济学家。他善于抓住不同发展阶段最挣钱的机会和行业。如香港经济起飞阶段,大陆开放以来不同发展阶段,对地产、商业、电讯等把握有度。当互联网时代来临后,经济进入中低速发展阶段,他迅速离开转战世界通讯、能源市场。什么时候挣什么钱,了如指掌!如5G时代他又提前准备了。


三是钱生钱关键在资本运作。不少人误解有钱了去开银行,钱生钱。事实是银行的钱都不是银行家的,银行家玩的是借钱生钱游戏,而不是自己的钱用来借贷。李嘉诚旗下的公司善于运用资本市场钱生钱,迅速发展壮大李家资产。从这个角度讲,李嘉诚是一个聪明又精明的企业家,值得许多中国企业家学习。九十多岁的李嘉诚退而不休,继续着传奇人生,创造更多的财富回报社会。


始宁郡主


最近,有网友提问,像国内马云、马化腾等有钱的大佬们都在涉足银行业,为什么像李嘉诚这么有钱,却不愿意去开自己的银行?对此,金融专家指出,纵观世界,有钱人很少开银行,开银行的很少特别有钱赚,世界财富排行榜前100名,基本上没有几个是银行家出身的。

而我们认为,李嘉诚不愿意开银行有以下几点考虑:首先,李嘉诚在商界打拼几十年,长袖善舞,其公关能力非常强,这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做优秀的商人与做银行家是完全不同的,做商人专业性要求并不是很高,但是做金融行业的高管都要有相关领域的硕士和博士,李嘉诚及其两个儿子并不是学金融专业出身,自然就不会去涉及银行业。

更何况,香港银行业竞争激烈,李嘉诚办银行与国内外最有竞争力的银行竞争,毫无胜算可言。既然如此,李嘉诚就没有必要冒这个风险。可能有人会建议,李嘉诚有钱可以聘请银行方面的专业人士打理,但是这样开银行就没有意义了。内部有专业人来决策,外部有银保监会来监管,李嘉诚充其量只能是银行的大股东。那还不如把钱直接投资现有的银行,根本没有必要去开自己的银行。

再者,开银行风险大,赚钱不多,在李嘉诚眼里开银行如同鸡肋。每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倒闭破产的总有各大小银行的身影,而香港的银行业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平均利润每年都在不断下滑。在香港或内地开银行早已不是金饭碗,现在已经变成铁饭碗,将来还会成为泥饭碗。马云、马化腾开银行不是为了发大财,主要是为了能有稳定的现金流和掌握大数据。

再次,李嘉诚对宏观经济的敏锐程度要远超过真正的经济学家。他经商几十年,善于抓住不同的发展阶段,最后赚到了大钱。之前国内经济有了较大发展,李嘉诚就投资地产、商业、电讯等领域。现在全球经济放缓,国内经济转入中速发展阶段,李嘉诚又布局世界通讯、基建、能源市场,以赚得稳定的收益。如今5G时代的来临,李嘉诚家庭又要开始进军5G领域。其他行业比开银行更赚钱,他当然不会想到去投资开银行了。

最后,很多人误解了有钱人必须要去投资开银行,但实际上有钱人是要借钱生钱,而不是自己掏钱向外借贷。李嘉诚旗下的公司都善于运用资本市场的钱生钱,李氏家族旗下的产业,可以每年提供源源不断的现金流,李嘉诚既不缺少资金,也不需要把钱投给别人。即使李嘉诚需要资金,只要他一个电话给汇丰银行,就可 以有大笔资金到账。

李嘉诚有钱是一回事,是否投资开银行,又是另一回事,因为开银行专业性很强,又要受到各方监管,风险而且也很大,利润也不如预期那么高。这些对于李嘉诚家族来说,能赚钱低风险的地方有很多,根本没有必要去开银行。更何况,开银行是要借钱给别人,而真正的商人是借钱投资再生钱。所以,李嘉诚可以投资银行业,成为大股东,但再有钱也不可能去自己开银行。


不执著财经


1987年李嘉诚转向了石油行业,投资加拿大赫斯基能源公司,之后还不断投资增资该公司,截止2019年十八年时间,李嘉诚先生的长线大手笔投资让其亏损超过200亿美元。

在国外银行并非暴利行业

传统银行的业务都是靠利差,就是靠存贷款的利率差来盈利,在我国存贷款的利率差比较大,为传统银行留下了丰厚的利润空间。但是在发达国家存贷款的剪刀差不大,很多时候都难以覆盖风险,所以发达国家的银行都是以投资银行出现,在投资银行里,吸收存款后主要靠投资获益,放贷屈居次要位置。而投资银行的业务非常广泛和专业,要想在投资银行分一杯羹可并不容易。

传统银行的高增长主要得益于经济周期

我们过去感觉银行高增长高利润,一方面得益于存贷款利差大,另一方面得益于我国的经济长期处于上升周期,企业的数量、盈利能力和规模都不断增长。

而且传统银行成为这波上升周期的最大获益者。最强势的时候,上市银行利润占上市公司利润的一半以上。

银行的风险很高

银行是轻资产公司,银行的自身资产与其庞大的放债规模相比,微不足道。一旦经济下行压力很大时,不良贷款率就会上升,会轻易吞噬掉银行资产,造成银行的资不抵债。

1991年的日本发生经济危机的时候,房价一年暴跌60%,造成2000多家银行倒闭。

2019年上半年中农工建交六大银行上半年集体裁员约3.4万人,其实也反映了在经济压力变大后,银行现在面临较大压力。

总而言之

在允许民营银行开始参与自由竞争后,银行已经开始跌落王座,接受充分竞争,而且在经济下行之时,更要接受严酷的考验。当年清朝末年的巨贾,红顶商人胡雪岩,压倒他的主要原因不是做蚕丝的霸盘(做庄),而是他在上海的两家钱庄被席卷当时上海的钱庄倒闭潮拖垮。在巨大的风暴面前,红顶商人胡雪岩也不过时一只蚂蚁,充其量个头稍微大一些。

李嘉诚现在家族事业体量这么大,选择英国的公用事业当然是稳妥的做法,安全比利润更重要。何况英国的公用事业股票价格稳定,分红稳定,进可攻,退可守。发现了新的机会,也可以随时兑现,再扑向新项目。


天下会会天下


笔者认为,李嘉诚不去开自己的银行原因是几个方面的:

一是李嘉诚的长处是会公关,是个顶级的公关高手,当年李嘉诚能公关到最高层,能得到高层信任,从此发家,就说明了李嘉诚的公关能力确实非常强。这种公关能力非常强的人最适合做的生意就是房地产等相关的产业,所以,李嘉诚的发财主要是依靠房地产,如果做别的生意光凭公关能力是不行的,例如,高科技或者技术含量高的产业,专业性强的银行等。

二是银行的专业非常强,在香港的银行业竞争非常激烈,香港的银行业都是来自全世界最有竞争力的银行,李嘉诚办银行与国际上最的竞争力的银行竞争,根本没有任何机会。

三是李嘉诚只有小学毕业,根本就不懂金融,也不知道金融是如何运作的,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是学历最高的,金融行业高管基本都是硕士或者博士,没有读过书的人是不可能搞明白金融是怎么一回事的,李嘉诚如果去开银行很显然是力不从心。当然,有人可能会说,李嘉诚有钱可以请专业的金融行业的从业人员去帮李嘉诚打理银行业务,这种说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李嘉诚在香港办银行肯定是会请银行方面专业的从业人员打理,问题是民营企业办银行,总会认为自己是老板,自己总希望明白银行的经营,也不希望自己投资的银行完全是别人说了算,这一点上亚洲的民营企业家与欧美的企业家区别非常大。在欧美企业家与银行家是有区别的,企业家可以成为银行的股东,但是成不了银行家。而银行的业务并不是股东说了算,有专门的银行监管机构,例如:我国的银监会,现在改革成了银保监会,银行的所有业务都需要银保监会审批和监管的,股东根本没有权力去管银行怎么经营,这就是银行的业务与传统企业最大的区别。所以,传统的企业家是经营不了银行的,只能投资银行当银行的股东。

所以,李嘉诚要办银行,只能是当银行的股东,那怕是大股东,也只是股东,李嘉诚经营不了银行,也没有银行的从业资格,更没有能力管理银行。李嘉诚只有选择不办银行。

您的企业遇到任何难题都可以加盟皓脉投融资联盟圈咨询。笔者在头条专栏《未来的暴利产业与模式》及《最赚钱的方法和行业》已推出。

如果您认同我的观点,请加我的关注并点赞。如果您的企业遇到,资金,市场,品牌,利润低,投资,产业升级,资本运作等难题,欢迎从我的首页导航条中点击加入我的“圈子”提出咨询,谢谢您们的


金融学家宏皓教授


商业银行本质上也是企业。

李嘉诚不开银行可能有几个原因:

1、香港作为世界3大金融中心之一,金融业高度发达,竞争非常激烈,开银行利润未必高。

2、李嘉诚家族已经控股了富卫保险香港,与银行同属金融企业,且保险公司比银行还要赚钱,同质化经营没必要。

3、李嘉诚是精明商人,深谙术业有专攻之道,在自己优势领域做到极致,但是跨行做银行不见得做好,没必要冒风险,不如集中精力和财力提升自己优势。



愤斗de青年


题主你没搞错吧,为什么有钱人就要去开银行?完全没有道理啊,难道就因为李嘉诚是金融行业的?但是他在金融行业的占比也是很低的好吧~

作为香港的首富,李嘉诚的影响力简直是让人渴望不可及。他在行业内的成功可以说是很高配的典型案例。但是让他去踏足银行界?别说李嘉诚没有想过,估计银行都没考虑过这个问题。题主之所以这样问,可能是感觉银行赚钱的途径很多,也是暴利行业,但是真的如此吗?

纵观全球的首富排行榜,题主你能找到几个是开银行的?恕我直言,能排到前几十的基本上没有。所以,银行行业并没有你想的那么赚钱。李嘉诚不会去做没有价值的事。从另一个角度来看,香港的行情也不允许他这么做。

香港在国际上可是三大金融中心之一,是金融中心也就证明他在金融行业的地位很高。银行在香港其实真的是一个富有的行业,但是竞争也很大啊。本来市场就很小,在挤进去干什么呢?简直就是找罪受。

李嘉诚旗下的产业已经有在金融行业的了,比如说他的富卫保险。保险行业其实跟银行行业差不多,而且保险行业的盈利可比银行多太多了。这样的话他完全没有理由进入银行行业啊,更别说自己开银行了,更不现实。

综上,市场不允许,自己没必要,银行业不符合他的发展规划,找不到理由自己开银行啊~


EMBA人物


有钱人为什么一定要开银行呢?

首先,有钱人会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或者感兴趣的事,教育、健康、美容、地产、贸易等等有这么多行业,为什么一定要去做银行呢?与其盲目横向发展,不如集中精力在优势领域做大做强。

其次,对于很多有钱人来说,金融只是一个工具。当然金融市场确实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提供资金融通的工具。企业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工具,而不是亲手制造这个工具。像李嘉诚这样的企业家,不知道会有多少银行排队等着为他VIP服务,这才是最方便最节约成本的做法。事实上,汇丰银行就是他事业上的得力工具。

最后,李嘉诚实际上也不是完全没有染指金融业,2014年和2016年对德国柏林保险代理公司Friendsurance进行了两轮投资。但并不是说李嘉诚是看好金融行业而投资,而是Friendsurance有一套创新的商业运行机制,类似于“P2P”的互助保险,通俗的理解就是互联网+保险的模式,才得到了李先生的青睐。

回顾李嘉诚的发家史,每一次进军一个新领域,都是在行业的浪尖上,在旁人还在犹豫和徘徊之际,看准方向,义无反顾走下去。不得不说,他是个很有远见、很有魄力的商人,而这种人不会流连于昔日繁荣产业,更会对朝阳产业产生浓厚兴趣。


(家族财富密码:金镰刀)


家族财富密码


看了一些回答,似乎都在说李锐智,在自己擅长的行业已经能赚够钱了,没必要去搞银行业。这有些道理,但我觉得不全是。

银行业或许存在竞争,但哪个行业没有?有人说世界顶级富豪没有开银行的,这句也欠佐证。

我们现在知道的富豪无外乎是全球一些财富杂志评选的,而这些财富杂志也只能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收集公开的信息,那些没有公开的或者不想曝光的财富,这些杂志不能也不敢公布。

罗斯柴尔德家族的阴谋论我们就不说了,但实打实的美联储我们都知道;国家制度经济政策重点关注的是银行业,经济学的人应该知道利率对经济调控的作用吧。

可以这么说能开银行的,不但要大富,更要大贵。

这几天曝光的美国名校招生丑闻其实也反映了一些情况。难道美国名校就这些人是靠钱进去的?其实不然,被曝光的恰恰是那些没有真正实力的暴发户,而美国或世界有实力的人,他们的子女进去方式会更好看罢了。

这么举例或许有些隐晦,但古今中外的历史都告诉我们,银行业和权利阶层是脱不了关系的。李虽然没有自己开银行,但不排除他可能入股一些银行,但说到底他目前还没有进入那个层次,要不也不会英国一发话,他就乖乖把钱投到英国了。


到底用什么名字能通过


对于李嘉诚来说,确是没有资格自己开银行:

第一,隔行如隔山!

李嘉诚主营的是地产,所以对于银行行业来说,其实涉足不够深,没有资格去打理!

第二,银行都有国有资产。

李嘉诚是香港人,也是中国人,而在中国,大部分的银行都是国有资产参与的,所以说李嘉诚的资产性质无法涉足于银行这个行业。

第三,李嘉诚的地产生意都是问银行贷款。

说白了,李嘉诚的生意都是问银行借钱的,自己开银行,问自己借钱吗?不合理啊!所以,他不开银行,意味着可以从别的机构,别的人身上获得更多的资金。可是如果自己开银行的话,就好比爸爸问儿子借钱,有意思吗?

第四,李嘉诚做的是地产生意,不受银监会管理,但是如果参与了银行行业,无疑加大了自己投资的风险,甚至加重了自己的受监管的可能性。

第五,开银行需要一个良好的声誉和实力,是一个借鸡生蛋,空手套白狼的活。

但是对于李嘉诚来说,他给大家的印象是一个“狡猾”的商人,那么对于大家来说,谁愿意把自己的钱给一个狡猾的商人呢?

再加上李嘉诚又是参与了许多风险投资,所以对于储户来说,风险担忧的程度很高。所以不适合自己开银行。

结论:

一次马云去拜访李嘉诚,问了他一个问题:“为什么你什么都做,什么都投,却还能这么成功,而别人一搞多元化就会死掉?”

李嘉诚一语道出成功的奥秘:“你可以做很多事,但你必须保证其中一件事,即使天塌了也能赚钱。”

这也许就诠释了他为什么不涉足银行!因为他主营的是地产,有这个核心资产就够了,如果在涉足于银行,其实带来的是更多的麻烦,可能还赚不到钱,得不偿失。

就好比,马云的支付宝和蚂蚁金服虽然涉足的是金融领域,但是自己也不涉足券商炒股一样。

大家都懂一个潜规则:不要吃着碗里瞧着锅里的!


一家之言,欢迎批评指正。⭐点赞关注我⭐带你了解财经背后更多的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