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資本到企業, 做好公司治理中的問題分析

01什麼是公司

公司是股東依照公司法的規定,以出資方式設立,股東以其認繳的出資額或認購的股份為限對公司承擔責任,公司以其全部獨立法人財產對公司債務承擔責任的企業法人。

從資本到企業, 做好公司治理中的問題分析


02股權架構的五大問題

一、為什麼做股權架構設計?

股權架構安排是公司組織的頂層設計。股權設計核心是解決誰投資、誰來做、誰收益以及誰擔責的問題。股權設計需將創始人、合夥人、投資人、經理人及其他利益相關方綁定在一起,從而將股權價值作為企業發展的戰略座標,建立競爭優勢獲得指數級增長。

從資本到企業, 做好公司治理中的問題分析


二、股權設計遵循哪些原則?

1、一定要有一個核心創始人(大股東)。

核心創始人要擁有足夠控制公司的股權;如果這個人股份不多,那麼就需要藉助足夠多的控制工具:比如其他形式的有限合夥平臺搭建,或者是小股佔大的表決權。創業公司如果沒有核心創始人的話,這個公司走不遠。

2、預留一部分的股份。

給誰呢?給兩類人。一類是將來的核心員工;一類是將來引進的投資人。

3、股東之間的資源互補。

初創時,股東之間的優勢不要太過於相似。如果兩個股東之間的優勢過於相似的話,很有可能在公司發展中出現分歧,甚至另起爐灶以相同的商業模式互相競爭。

4、股東之間要信任合作。

這是初創企業非常重要的一點!初創企業前期沒有過多的資本,每個股東相互信任、各司其職,利用自己的優勢資源,對公司作出貢獻,才能推動企業飛速發展。

三、怎樣有效分配股權比例

如何有效分配股權比例,也有四個基本的原則。

即評估初創期資金的重要性、保證核心創始人有較大股權比例、依據合夥人優勢及實際貢獻、確保股權要有明顯梯次感。

四、如何實現核心創始人的控制權

從資本到企業, 做好公司治理中的問題分析


首先要明確控制權分為哪幾類?

第一種:絕對控制,佔股三分之二以上。

第二種:相對控制,有兩種方式,一種是佔股50%以上,另一種是有很多股東,我相對佔股最多。不過常規情況下第一種方式比較常見,所以很多創業公司創始人的佔股往往是51%。

第三種:一票否決權,比如佔股34%,雖然沒有51%,也沒有67%,但有些情況下必須2/3以上通過的話,我佔股34%,那其他人佔股66%就沒用。所以這是一種非常直接、簡單粗暴的方法,在表決上擁有絕對話語權。

接下來就是控制權具體可以怎樣來實現?

從資本到企業, 做好公司治理中的問題分析


第一種:代持,比如昨天還有一個項目來諮詢,有8個創始人,佔股差不多,最大懸殊也就3個點。這種情況下,比較直接的方法就是讓某個人,或者CEO代持。但我個人是非常不建議代持的,因為代持有幾個問題:給CEO代持或讓某個人代持,人什麼時候沒了都不知道;涉及道德風險。

第二種:表決權委託,比較常見於美國。表決權委託就是你讓我給你代持我不幹,但表決權可以給你,委託你來幫忙投票。

第三種:持股平臺。剛才說到代持不靠譜,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投票權委託有時候可以撤銷,並且是隨時可以撤銷,不是很方便。這個時候我們可能會做一個持股平臺來實現控制,就是把一些零散、小額的股權集中起來實現投票權,或者有些人佔股30%,可以放一部分進來到持股平臺裡。

五、如何設計股權的變動機制

第一:股權兌現機制,也叫股權成熟機制

第二:股權的動態調整

第三:離婚

第四:繼承

第五:犯罪


03財稅問題

企業的財務報表就象是汽車上的儀表一樣,能夠提供企業是否安全運行的基本信息。

“只有當你能用數字評價並表達你所講的內容,你才對它有所瞭解;如果你無法用數字表達你所知道的東西,那麼你實際上所知無多;如果你所知無多,就無法管理企業”。要想成為一名卓越的高層管理者,具備數字化財務管理能力,擁有“財務思維和素養”是必不可少的。

——通用電氣公司前CEO傑克韋爾奇

把企業的戰略目標、發展擴張目標用數字的形式表達出來只要三個數字:收入、利潤和現金

財務擴張策略:

1、利潤優先,犧牲現金流換取收入增長

2、現金優先,犧牲利潤換取收入增長

3、務實性,提高現金和利潤,控制收入增長


04人員問題

未來的構建需要無盡的想象力和踏實的執行,這兩種力量匯聚在一起就是創新,而創新的核心正是人才。

人才的重要性可以歸納以下幾個方面:

1.企業的持續發展

2.企業的穩定性

3.企業文化的認同

4.企業延伸性

企業治理的人員管理問題

1.招聘機制不盡合理,經營管理者對企業人員管理的總2.體規劃缺乏必要的認識

3.企業人員管理的觀念落後

4.企業對員工隊伍建設不重視

對策

一、創新企業人員管理思想,制定合理人員管理規劃

1.要破除單純的“資源觀”,增強人才資本化理念,企業要向“人才就是資本”的理念轉變。

2.企業要有文化激勵理念。

3.企業要制定長遠的企業人員管理規劃。

二、建立合理的企業人員管理體制

1.大力推進企業人才工作機制的創新。

2.建立企業員工的政績考核機制。

三、加強對企業人員的培訓

,推進企業人員素質的有效提升

1.企業要重視培養和儲備研發人才。

2.要建立企業管理人員的培訓機制。


總結與反思

從資本到企業, 做好公司治理中的問題分析


2018年,宏觀經濟從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增長轉型,冷卻

2019年,資本寒冬到來

2020年,黑天鵝之下的資本市場,大浪淘沙

面對生存的第一要義,公司治理模式合理與否是影響企業績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如何打勝仗,如何保證每一次戰役所需要的子彈供給不斷?

孤軍奮戰?借力共贏?

或許我們可以重新開始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