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論文接受後更改作者

投必得學術由國內外著名高校、研究所博士後組成,專注於學術科研技能服務與科研生活資訊分享,正如我們的名字TopEdit一樣,我們希望為您提供最頂級的服務,為您的科研生涯助一臂之力。

SCI論文接受後更改作者


現在的研究生真是不容易,SCI論文已經成為了畢業的硬性條件,我已經博士畢業2年了,回想起剛開始寫SCI論文時的迷茫,到如今發表論文已經成為了我工作的一部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01

研究生階段

我記得在讀研究生的時候,學生手冊裡清楚地寫著:導師和學生署名SCI論文前二作者,通訊單位是學校。我的第一篇SCI論文的第一作者就署名導師,通訊作者也是導師,通訊單位也是高校。現在有的高校要求第一單位是高校,通訊單位反而變得不那麼重要了!現在回想起來,我覺得研究生階段的SCI還是很純粹的,沒有那麼多的利益。


02

工作階段

研究生畢業以後,我依然從事科研工作,發表SCI論文是硬性指標之一。由於發表過幾篇論文,所以我也偶爾被邀請做審稿人,這對我來說是很有價值的經歷!我現在發表的論文都是掛靠工作單位,偶爾根據領導安排,掛靠其他單位和其他作者。這些都是研究生時候沒有的事情,社會真複雜!

03

我有個習慣(可能是個壞習慣,並不推薦小夥伴們向我學),投稿的時候,提交稿件只寫自己的名字,這樣可以避免在投稿系統填寫其他人的郵箱,他們就不會收到投稿相關的郵件。我等到論文接受的時候,再在proof階段添加其他作者的名字。


正常情況下,我這個做法目前沒發現有任何問題。然而2019年,我卻遇到了兩次不正常的情況——proof以後再更改作者,這個真的太難了(不想有下一次了)。


第一次事情是這樣的,2019年上半年,我有一篇文章被接受了,收到了proof郵件,按照領導的要求我添加了其他合作單位和合作作者,並且提交了。剛過2小時,領導問我論文的事情,讓我修改作者順序(臥槽,我剛剛提交啊)。proof系統已經不能登錄修改了。我沒有proof後更改過作者的經驗,只能到網上去查查相關信息。網上傳言,因為涉及到學術倫理道德,有人說改作者很容易被拒稿,期刊對此類情況持謹慎態度。


對此,我也很忐忑.只能給編輯發郵件,請求修改作者。貌似編輯很好說話,很快給了我回信。以下是編輯給我的回覆:


SCI論文接受後更改作者


我感覺編輯態度還是很好的,回覆很快。我按照編輯要求寫了一份Changes to authorship,然後發給他。我覺得沒問題了,很放心地等待了一個星期,網上公示了我的論文,是沒有更正作者的版本。之後,我不放心地發了郵件詢問更改作者的事情,一來一回好幾封郵件,我和編輯通信了一週,然而我卻收到了這份回信。


SCI論文接受後更改作者


我突然發現,編輯和我的思維不在一個頻道,主要是我最新的更改作者訴求是在剛剛proof完成當天發給他的,他誤以為我的更改作者訴求是proof階段的更改作者,根本沒有看我最新的訴求(我是這麼想的)。於是我把過去和他通信的郵件截圖,把這個事件的來龍去脈重新梳理了一遍,寫了一封新的郵件發給他。功夫不負有心人,編輯是個好人,他很快給我了回覆,並且承諾一週內幫我更改作者。以下是編輯給我的回覆:


SCI論文接受後更改作者


我花費了1個月從構思、實驗到撰寫這篇SCI論文,用了2個月投稿到接受,卻又花費了1個月更改作者。我真的很累啊,更改作者真是太難了。經歷過這一次更改作者以後,我總結經驗,告訴自己:(1)以後論文作者和單位一定要讓領導檢查一遍後,再proof,避免再次發生這種事情;(2)用英語和編輯溝通一定要梳理清楚自己的語言,不然真是會搞出誤會。


第二次的更改作者經歷是在2019下半年,我的另一篇SCI經歷5個月的審稿,也被接受了。這是一件很令人高興的事情,在添加作者方面我也吸取了上半年的教訓避免了上次的失誤。但是萬萬沒想到,這次居然是另一個原因,我又要proof後更改作者了。這次的原因讓我很困惑、很鬱悶。而且這次的期刊跟上次也不一樣,跟編輯溝通一個月了,很不順利,現在都還沒有收到編輯的“確定”回信。關於第二次更改作者的後續進展小編以後會跟大家再次分享!


最後附上我寫的Changesto authorship form,僅供大家參考!我是在愛斯維爾上投稿的,但是沒有找到Changes to authorship的模板,所以自己寫了一個Changes to authorship,主要是用來在Proof以後添加新作者以及修改作者順序的,需要闡明更改作者的理由和各個作者的貢獻。我的Changes to authorship可能不標準,但是起到我預期的作用了!(純屬個人經歷和感悟,請慎重參考!)


Changes to authorship


Reference: M78(稿件編號)

Article Entitled: Why does Bermuda use the specsomliray?

Author: 奇妙探險家a,b*

a 第一單位;

b第二單位;

*Corresponding author. 通訊單位, 通訊郵箱 (通訊作者名字).

闡述添加作者或更改作者順序的理由:Because of …, we need to change the current manuscript’s author order and addresses, as listed above.

介紹各個作者對論文的貢獻: Among the authors in the list, XX is as the cooperation teacher of…; XX plays a guiding role in…; XX mainly takes charge of writing and researching…

After consultations, all the authors agreed with the addition of authors in this paper, and all the authors agreed with the rearrangement of the names. In the final version of the article, XX is tagged as Co-corresponding authors.

Beloware the signatures of all authors.

Signed:所有作者簽名(我們都用的英文簽名)

Date:2019.12.2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