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从名爵6一窥上汽产品现况


以小见大,从名爵6一窥上汽产品现况

有句话我一定要写在开头——上汽集团其实最大的问题在于营销造势和产品力匹配不上。而这个问题是我们所有自主品牌的通病。

以小见大,从名爵6一窥上汽产品现况

之前在夏天7月份自己做过测试。涡轮发动机其实往往在冬天会测出最佳的加速数据,因为涡轮本身带来的热量就相当高,有些搭载涡轮发动机但中冷散热系统效果不佳的产品,就会在温度较高的时候出现性能热衰减。即便是冷却系统效果好,涡轮发动机也会因为自身的特性多少在气温较高的时候性能产生些许衰减。

名爵手动高铁版可以做到0-100加速最好成绩7.6S,最好成绩出现在第三次,第六次到第十次开始整体成绩呈现下降趋势但下降范围并不大,可以说没有明显的热衰减倾向。100-0制动最好成绩37.1米,第四次时出现最好成绩,十次成绩整体波动范围在1.6米之内,属于比较稳定的刹车制动效果。

搭载7速双离合的版本在同一天同一个场地测试,0-100加速最好成绩7.82S,最好成绩出现在第二次,十次成绩整体没有出现严重的滑落,可以说没有明显热衰减倾向。100-0制动最好成绩38.9米,第三次和第五次都出现最好成绩,十次成绩整体波动范围在1.8米之内,属于比较稳定的刹车制动效果。

两个版本的成绩在当时的场地和气候条件、且在同级别产品来说都是相当优秀的表现。如果实在秋天或者冬天测试,极大概率只会比这些成绩好。但想达成这样的成绩对不同驾驶员来说却并不算容易。

首先要做出手动挡的极限加速成绩,必然要用到“踹离合”的方法来换挡,手动高铁版的名爵6离合器踏板形成相对较长且离合结合点相对形成来说偏低,这造成了在起步阶段如果过早松开离合器踏板会有较大的转速损失,影响加速成绩。同时换挡杆的档位吸入略显生涩;这对普通用户想测极限成绩来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双离合版本需要切换到S档可以跑出最佳成绩,不过S档下整个动力总成的出力特性和换挡感特别狂躁,尤其是在1-2、2-3的冲击感在双离合变速箱里属于相当强的那一类。

搭载在名爵6上的这台发动机,很多人也知道是源自于泛亚通用和上汽集团的合作,以现在这个时间节点(2020.3.23)时间来看,这台发动机在1.5T机头类型中依旧属于上游集团水平。我自己除了测试,平时也有较长时间接触过;以1.5T类型来看,属于少有的中后段依旧有不错动力储备输出特性的发动机。即便是在测试过程中,0-100加速中段偏后依旧会有一个较为明显的爆发点。仅以发动机而论,这台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和动力输出兼顾的相当不错;在同级别中算得上是翘楚级别。

以小见大,从名爵6一窥上汽产品现况

问题就在这里:不止在名爵6上,而是在上汽全线产品搭载这款1.5T发动机且搭配了手动变速箱和7速干式双离合的动力总成,最后输出到实车上都有明显的匹配输出瑕疵。手动档的瑕疵前面说过了,下面说这款7速干式双离合的话。。。

上汽也好还是泛亚通用也好,在这款双离合的起步阶段保护程序控制过于严重了,即便是在测试加速的情况下,刚起步阶段变速箱总是表现的急于尽快升档摆脱1档状态;甚至偶尔会出现换挡不算很严重的换挡迟疑。非测试较为激烈的状况下如果通过油门力度来表达司机的降档请求,即便是S档下TCU的程序反应也不会能经常反馈的非常及时,多少总会有点延迟。似乎这套1.5T+7DCT的换挡逻辑总想去给你照顾到换挡舒适度,但即便是这样一种逻辑下还是有我刚才说的换挡冲击感。

而在日常驾驶D档驾驶模式下,TCU总是非常积极的1-2,如果速度起不来的路况下则会尽可能的在2档进行拖档。我能明白厂家在标定这款变速箱时候的想法,就是尽可能的1、希望做到比较平顺。2、尽可能低速跟车状态下变速箱避免1-2-1的反复横跳,不让离合器承受过多压力减少咬合动作。3、依照上面的逻辑,减少日常驾驶1档的使用时间。

这是种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是厂家标定TCU逻辑和跑赛道非常像,在赛道上你除了起步之外就几乎不会再用到一档了。但是你放在日用上就非常不好了,这样过度的保护往往造成了日用起步无力、很多时候驾驶员想要车出力的时候他积极升档造成的拖档状态让车使不出力来。另外在D档状态下,2-3还是很积极的去升档,依旧会在偏拥堵的状态下增加离合器反复咬合的动作,10个用户里有8个可能不知道,这种时候切换到S档会解决2-3的反复咬合情况,因为厂家没在用户说明手册里说;你买车的时候销售也不会跟你讲,因为他们可能都不知道。

厂家的想法初衷算是好的,虽然本身搭载这款双离合这个举动就不好,但这样标定TCU的初衷是尽可能避免过度消耗离合器模块的寿命。但这样带来的体验是很糟糕的,你一天碰见三次堵车,第二次你就开始怀疑这个TCU是没脑子的程序了。

即便是有换挡拨片的1.5T双离合版本,你用拨片换挡也好还是用换挡杆手动换挡也好,1-2、2-3变速箱反应都会有明显的迟疑,从3-4手动控制变速箱响应速度才跟上来。

这些槽点在别克也好还是荣威、名爵也好,只要是搭载了1.5T+7DCT的车型,都是这样糟心。而雪佛兰之前搭载过的1.4T+7DCT表现还要更糟。这样搭配动力总成的效果最起码在日用方面拖了非常大的后腿。荣威也好名爵也好,当初对于这款变速箱对外宣传很多无非是:换了航空级耐高温材料、外挂TCU电脑等等。但实际上搞来搞去,基本都是无用功。另外航空级耐高温材料,也不是光你一家在用啊。

所以你看目前已经大换代的荣威产品、雪佛兰产品、别克产品,基本已经放弃这款7速干式双离合了。当然为什么会打造这款7速干式双离合呢,又得说回上汽集团了,上汽一向在经营策略和营销上都非常用力,当初就是为了对标大众的所谓“1.4T+7DSG黄金动力组合”而有样学样的研发这款7DCT。好的不学,学不要脸的。啧啧。

以小见大,从名爵6一窥上汽产品现况

我想在说下一阶段之前,稍微白话几句。

曾经有这么个厂家,在研发匹配一款SUV车型时,向欧洲的保某捷花费了2000W的咨询费,希望能把这款SUV打造成驾驶操控感接近福特翼虎的水平。实际上最后的成品来说,操控水平最起码达到了同级别SUV产品里表现不错的水平。不过消费者们吐槽最多的恰恰是——这车悬挂好硬,好颠哦,不舒服。

曾经有这么个厂家,在邀请媒体去上海基地参加众测,当时白天气温有点高,厂家就算用厂家专用车手也测不出来官方宣称的加速成绩;没办法,厂家硬是苦口婆心把各路媒体挽留下,等夜幕降临气温下来,终于跑出了官方宣称成绩才结束活动。

某种方面来说,这个厂家还是有认真精神的,也曾比其他自主品牌早几年就想过重视车辆的驾驶性和机械素质。但他们面对的市场受众和外界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从此以后他们在宣传什么车内中控互联网、车载音响这些作为卖点的路上越走越远一去不复返。

说实话我是觉得有点惋惜的,最起码他们曾经想过敢为人先去尝试驾驶操控,虽然他们做的努力还不够;但当时做的努力被市场和客户无情的冷水泼上来,厂家的产品经理内心肯定也是失望的。

咱就不非挨个都打上厂家的名字了。

以小见大,从名爵6一窥上汽产品现况

左名爵6底盘,右荣威I6底盘。

首先我是认同上汽集团提出的荣威名爵差异化的,两个品牌在目前已经搭建成现有的品牌文化和目标人群上确实不同。我们也不能因为两者在车身、底盘上几乎完全一样就说这俩车就是换壳。毕竟同平台的产品在行走系统上调教会有差异,调教匹配方式不同。

但是我还是想说。。。这俩车开起来感觉在我看来确实没啥区别,可能真的就是外观不一样、内饰不一样。非要说不同,名爵6行驶时的路面回馈让人感觉整体底盘系统更硬一些。

下面对于行走系统及驾驶方面的评价部分是同时适用于两辆车的:

1、转向在中低速下回正正中心区域虚位比较明显,不够精准。

2、转向比偏大,需要打的方向盘圈数偏多。

3、车屁股跟车头有点脱节,车屁股在并线变道和过弯时反应比较愚钝,速度越快寻迹性越差。

4、对于稍大点的路面坑洼或者道路波动起伏,悬挂总给你拉住车身有点费力的感觉。余震偏多,后悬挂的余震比前悬挂多。

两辆车不同的地方在于:

1、名爵6的路感回馈比I6“硬的多”

2、名爵6侧倾控制的比I6好一些

3、名爵6的座椅比I6舒服些。

所以总结起来,最起码市售版的名爵6和I6都是很买菜的车,当然名爵6似乎因为出的晚,TCU上比I6来说是做过优化的,在加速成绩上比I6稍有领先。但除了崩直线在产品所属同价位区间里真的很快以外,结合我上面说的,以运动的角度去看,真的不能说是一辆运动型轿车/轿跑;你说它除了快一无是处都不为过,傻快。

但如果不标榜运动轿车/轿跑,在不脱离这个产品价格级别的情况下,名爵6除了7DCT变速器之外,别的做得还是比较不错的,还附带了一个比较强的加速性能。甚至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还比较好上手——因为名爵也好荣威也好,他们的内饰功能按键分布和大众系还挺接近的。你说名爵6是好家用车么?

只要不带上那个7DCT它确实是很不错的家用车。

我就不分析或者谈论名爵品牌的消费者受众了。时至今日要是觉得名爵还是英国品牌的消费,那可能就真的有点那啥了。

以小见大,从名爵6一窥上汽产品现况

其实以上汽这两年比较经典的案例RX5\\名爵6来说,上汽确实是曾经或者在开头阶段用心过,也想使劲。但1是市场反馈对厂家出力的不认可;2是产品确实有某些方面明显的缺陷;3是可能很多“懂车的人”依旧是带着有色眼镜在看自主品牌,我不是说胡扯,时至今日我还见过开捷达的觉得自己开的是正宗德国车,比“RX5、名爵6之流要高级、要好”。

我之前文章说过:咱能一起聊天聊倒车,就说明你也是浸淫在汽车圈文化里的人,咱都算是圈里人。问题是大部分消费者是圈外人啊,很多时候很多优点圈外人就是不在乎,因为他们不懂也不想去了解。

那结合起来:上汽旗下自主品牌的产品实际生活中很多都是面向三四线城市甚至更广大普通城市的消费者,从年轻人到中年人都有,是一个可能庞大但画像模糊且信息接受程度有限的群体。所以这就是为什么上汽集团这几年营销总是拿一些车辆本身素质之外的产品做卖点不停地夸大甚至夸张,为什么疯狂的在网络宣传中刷存在感甚至在各个4S店的销售方面,导购话术和营销培训课件上都是比较土比较浮夸的内容;甚至偶尔攻击其他竞争品牌也不足为奇。【当然,自主品牌很多都在这样做,上汽还不算做的过分的。】

没办法,他们面对的潜在信息受众就是这样的群体,谁闲的没事儿听你讲这车发动机怎么样变速箱怎样。我可以负责任的说,确实是在上汽产品的客户群里有相当比例的人都不在意这车有这样那样表现不好,总会给自己一个安慰的借口。对他们来说无非是以后再也不会购买这个品牌,而现实确实是上汽的荣威、名爵在销售态度上对待每个客户几乎都是一锤子买卖。售后服务的态度和解决效率也都不是很好。

希望看到结尾时,用户老爷们能返回去看一下,我没有直接否定掉名爵6这款产品。实际上我主要的篇幅都是在吐槽这个7DCT的问题。这款双离合我自己是建议:慎重考虑。

请不要因为我写的篇幅长就觉得我通篇都在否定名爵6,我也并没有脱离名爵6的产品定位区间来极端评价它。

祝大家生活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