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說 智者的低語】有無相生 無為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有無相生

插圖:董映蘭

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醜的觀念也產生了。

天下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不善的觀念也產生了。

【老子說  智者的低語】有無相生 無為


有和無是互相比較而生的,難和易是互相比較而成的,長和短是互相比較而顯現的,高和下是互相比較而造成傾倚的,音和聲是互相對應而產生和諧的,前和後是互相對應而形成順序的。所以“聖人”以無為的態度來處理世事,實行“不言”的教導。

任萬物興作而不加主宰;生長萬物而不據為己有;作育萬物而不自恃己能;功業成就而不自居。

人間世上一切的概念、價值都是人所設定的,價值判斷都是因比較而產生的。而對應的關係是經常變動著的,因此價值判斷也在不斷地變動中。美和醜、有和無、難和易、長和短、高和下、前和後等都要淡然處之,不要庸人自擾才好。

【老子說  智者的低語】有無相生 無為


無為

“賢人”人人想做。“賢名”人人都要享。崇尚賢人賢名,則人人傾軋競爭。

君王說:“我最喜愛賢人!”

一群人爭先恐後的說,

“我是賢人啊!”

“我才是賢人。”

“我就賢人!”

…………

【老子說  智者的低語】有無相生 無為


老子說:“你看,這樣反而不美了!”

君王說:“停!我不標榜賢人了,你們不要再爭了。”不標榜賢名,可以使人民不起爭心。

金銀財寶都是難得的財貨。大家都要獲得這些財貨,於是盜賊因而產生了。不珍貴難得的貨品,可以使人民不起盜心。不顯現名利的可貪,可以使人民的心思不被惑亂。

【老子說  智者的低語】有無相生 無為


所以聖人為政,要淨化人民的心思,滿足人民的安飽,減損人民的心志,增強人民的體魄。常使人民沒有偽詐的心智,沒有爭盜的慾念,使一些自作聰明的人不敢妄為。這樣順其自然、無私無我的治理,國家就沒有什麼治理不好的了。

“名位”引起人的爭逐,“財貨”激起人的貪圖。於是巧詐偽作就層出不窮了,這是導致社會混亂的主要原因啊!

注:文章來自於蔡志忠的《老子說 智者的低語》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