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分過後天氣暖,可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春分剛過,我們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最近這幾天氣溫回升真的很明顯,小區裡的早櫻都已經開了,不得不說的是,春天是一個“會變臉”的季節,前一天還是二十多度,第二天一場春雨下來就能降到10度以下,而且早晚的溫差非常大,這一個兩個的問題,都讓寶媽們很是發愁。

春分過後天氣暖,可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週末的時候寶媽群裡非常熱鬧,不少寶媽都在吐槽:“家裡爺爺奶奶一直給孩子堅持‘春捂秋凍’,不肯給孩子脫棉衣,裡三層外三層的,穿著棉襖,出門的時候還會給孩子戴上帽子,孩子活動都難,捂的孩子小臉發紅,帽子都能被頭上的汗溼透一層,只能偷偷給孩子脫下一點來。”但哪怕是這樣,老人還會勸著各位寶媽:你們小年輕不懂,小孩無六月,孩子都是怕冷不怕熱,寧可給孩子捂得厚一點,也不能讓孩子風著。

春分過後天氣暖,可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鄰居欣欣家孩子,到月底就8個月了,前兩天就一直嘔吐,還發燒了,把欣欣嚇的可不輕,半夜帶孩子去了醫院,檢查下來沒有什麼大事,一看孩子穿的衣服就都明白了,這是典型的“捂熱綜合徵”,因為奶奶給孩子穿的厚了!而且奶奶“好心辦壞事”的事情也不僅是這一次,之前孩子剛添加輔食的時候,奶奶就用筷子給孩子蘸菜湯吃,欣欣阻攔了好多次,奶奶一直說現在的小年輕就是矯情,結果孩子的脾胃虛弱,營養不吸收,到現在孩子的體重身高都偏低。

春分過後天氣暖,可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春分過後:天氣再也,也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少做

1.盲目“春捂”

寶寶的體溫調節中樞還沒發育完善,對於溫度的變化的適應很差,所以換季、降溫的時候,要給孩子做好保暖,以免孩子受涼生病,所以“春捂秋凍”也是很有道理的,但是,孩子的新陳代謝很快,出汗也多,如果大中午還給孩子裡三層外三層,盲目春捂,導致孩子身體的熱量散發不出來,反而更容易讓孩子受涼生病,甚至會出現“捂熱綜合徵”。

建議:給孩子做保暖的時候,要有針對性的做保暖,比如早晚天涼做好暖還,孩子的雙腳、腹部、頸背容易受涼做好保暖,想孩子的手、口鼻、頭部等散熱,就不要裹著了。

春分過後天氣暖,可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2.飲食“寒涼”

春季乾燥,氣溫也在不斷回升,孩子是很容易口乾舌燥的,就喜歡吃一些涼涼的食物來解渴、潤燥,雪糕、冷飲這樣甜甜的又涼涼的食物,更是孩子們的最愛,早就蠢蠢欲動的想吃了,但是脾胃是最害怕寒涼的,春季也是要注意飲食“保暖”的,脾胃怕寒,如果寒氣侵襲了孩子的脾胃,很容易會讓孩子腹瀉,腸胃紊亂,食慾差,還會讓孩子積食。

建議:春季是孩子身高的“猛長期”,家長們要給孩子補充點“焦胗棘”,慢慢養護孩子的脾胃,清理腸道積食,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讓孩子的胃口好,促進營養的吸收,不要讓孩子的脾虛積食成為孩子長高的絆腳石哦。

春分過後天氣暖,可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3.大魚大肉“進補”

春季為了幫孩子“拔高”,家長在飲食上也下足了功夫,燉排骨、熬骨湯等等,變著花樣給孩子吃,但是這樣大魚大肉的“進補”,並不適合孩子嬌嫩的脾胃,很容易讓孩子積食,食慾變差,耽誤了孩子的發育。

春分過後天氣暖,可別這樣帶娃,4件“糊塗事”,寶媽不要做


4.宅在家中少運動

運動是孩子好身體的“最佳拍檔”,不能出門這段時間裡,也不能落下了孩子的運動,孩子運動涼太少,很容易讓孩子不消化,給脾胃增加負擔,孩子多出門運動一下,才能促進新陳代謝,加速骨骼的生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