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落幕,在劇中讀出了哪些買房真經

房是人生大事,承載許多苦與樂。在很多影視劇中,都不缺少買房賣房的劇情。比如十年前的《蝸居》,比如去年大火的《都挺好》,再比如最近剛剛播完的《安家》。

和其他劇不同的是,《安家》是一部圍繞房產中介展開劇情的“行業劇”,在買房故事的信息量和專業性上,自然甩開其他一大截。很多人看《安家》都會有不同的視角,有人窺探經紀人這個熟悉又陌生的職業,有人關注家長裡短的親情和愛情,作為買賣過多套房產的老司機,我想說說這部劇中講出的一些買房真經。

《安家》落幕,在劇中讀出了哪些買房真經


一、找大中介公司。有人問劇中包子鋪夫妻周邊那麼多中介,為何找安家天下?答曰安家天下正規,別的都是野雞門店。這點上我很贊同,找大中介公司是我認為買二手房最重要的原則,沒有之一。買個泡麵無所謂在路邊小店還是家樂福,但房子這麼貴的商品,這麼長的週期和複雜流程,必須找大中介。一是經紀人素質相對較高,頭部公司的經紀人大多都上過大學,不少還是本科生甚至985。儘管學歷和能力不劃等號,但我覺得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在“不騙人”這個事兒上底線相對較高。劇中徐姑姑就曾攪黃了翟雲霄的一個單子,原因是業主有債務糾紛,法院會查封這套房子,買家很可能房財兩失。

相對而言,找大中介也會更有保障。劇中於先生在安家天下看完房,出門被阿拉丁截住,告知他們的佣金便宜一半,後來於先生選擇了跟阿拉丁簽約,但遭遇了房產查封,之後維權無門。和安家天下一樣,我們都知道現實中鏈家是中介裡佣金比較高的,但相應安全感也會多一些。鏈家一直推廣的安心服務承諾,據說幾年賠付了十幾個億,有點類似保險的感覺。

二、選一個好的經紀人。安家劇中的幾位經紀人都有自己的特點,不同人可能會喜歡不同的風格。其實大中介公司裡,儘管好經紀人的比例比小公司高的多,但仍然也分好的經紀人和普通經紀人。安家劇裡,苗阿姨在選擇給自己在國外的女兒賣房時,挑選了一圈經紀人,最後985依靠一句I can speak English 勝出。當然,挑經紀人並不一定要唯學歷論,總體是希望能幫我們找到最有性價比的房子,且整個過程安全又放心。那麼怎麼選經紀人?其實很多互聯網平臺都有一些參照,比如貝殼APP上,經紀人會有客戶打分和客戶評價,還有個應該是衡量經紀人能力和經驗的貝殼分,還有的甚至會顯示經紀人的學歷和畢業學校,這些都會降低我們篩選經紀人的難度。我個人是比較喜歡能提供專業建議、類似顧問感覺的經紀人,比較反感老油條、只靠眼尖嘴甜話術取勝的類型。

三、要高度理性。買房不僅是生活,也是重要的資產。劇中宮醫生最終買了房似錦裝修後的跑道房,我覺得是感性大過了理性。這套房從實用性來說得分很低,難賣是有難賣的道理。誰都未必在一套房裡住一輩子,也未必一直保有浪漫情懷,多年後宮醫生想賣出這套房的時候,恐怕得再遇一個同樣有情懷的人。有些人下決定的原因就很感性,因為喜歡小區的綠化、因為喜歡陽臺可以看日落,因為喜歡房子的裝修,就接受了戶型、朝向、得房率、通勤等很多房子的硬傷。還有一些地產項目本身就是賣情懷,比如文旅小鎮項目,比如度假勝地的項目等。當然,也會有很多有情懷的人會非常不同意我的這個觀點。

四、遇到好房要堅決。劇中小樓和王子在客戶有了購買意向卻猶豫不決的時候,都會提到這個房子很多人在看,非常搶手。這個是中介的常見陋習,叫逼定。所以還是要找比較誠實可信的經紀人來服務,以免因為怕被逼定而錯過好房。我個人就有個比較慘痛的經驗,兩年前買房時遇到過一個撿漏房源,房主缺錢著急出手,委託中介掛出了一個極高性價比的價格。當時鏈家小哥苦口婆心的和我講這套房子的性價比,已經有好幾組潛在客戶感興趣。由於不想被套路,又擔心房子有什麼問題,於是看過一次以後,就想找朋友二看幫忙把關。結果因為湊朋友的時間,還沒看上,真就已經被人搶先下了定,後來就再沒遇到能低於市場價大幾十萬的房源了,想想甚是痛心。

五、注意產調和房屋篩查。劇集中,房似錦將一套凶宅賣給了見慣了死人的湯法醫。但現實中凶宅是我們都不願碰到的大雷,所以買房前對房子的篩查就很重要。我們自己很難獲得房子的歷史信息,靠打聽也不盡靠譜。這個時候要記得發揮中介的作用,他們可能會有這類房子的數據庫,可以幫你進行排查。另外我記得鏈家的安心服務承諾中就有一個條款叫“房屋篩查,最高原價回購”,算是可以幫忙規避這個雷。

另外還有一個大雷是查封,安家劇中就有過買房後,房子被法院查封的案例。為防止房屋有高額抵押或產權有糾紛,一定要在付定金前,去交易中心調取全套產調,確定沒有問題後,再去付定金。還有一個規避風險的方式,就是查冊,用房地產的地址、地號、房地產證登記案號、房地產證號之中的任一條件為索引,來查證房地產的權屬狀況。通過查冊,你可以獲取房地產的權屬人、面積、結構、有否被抵押、有否被查封等情況的書面證明材料。這些第一次買房時,可能都不那麼懂,可以讓中介公司去幫忙。但儘管如此,還是會因房主有民間借貸等意外情況,造成房子被查封,這時中介公司有沒有保障兜底就很關鍵了。所以還是那句話,找靠譜的大中介。

六、沒把握別去跳單。劇中房似錦想讓林老闆等耿叔的產權問題確認後再過戶,但林老闆直接跳過中介,與業主向先生把合同簽了,跳了中介的單。在這兒提醒大家,房產交易太複雜了,如果不是特別瞭解流程和操作,如果不是與親戚或知己進行交易,還是通過中介吧。自行成交費心費時不說,裡面的風險就只有自己來分辨和規避了,一般人真沒這個本事。還有就是要不要從中介費貴的跳單到中介費便宜的,這個我覺得也沒必要。你選擇中介費高的,不就是圖個保障嗎?再者說這麼做也有失道德,難落心安。過去因為跳單,也鬧過官司,客戶勝訴敗訴的都有,媒體都有過類似報道,咱普通老百姓真是沒必要去折騰這個。

買房啊,是中國人繞不開的大事,一部影視劇也很難傳遞太多信息,誰也不太能因為買賣過兩次房成為專家。我簡單總結下,買房這個事兒就是理性、細心、找對人,祝大家未來都能買到順心如意的房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