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紅線為所謂的麥克馬洪線

19世紀50年代,英國侵略殖民印度,英印的擴張政策和舊中國“有邊無防”的實際情況,造成中印邊界的領土爭端。1951年至1953年間印軍侵佔“麥克馬洪線”南面領土。1954年起,中印雙方開起會談,數次交涉無果,中國政府和邊防部隊堅持和平談判解決中印邊界問題的一貫立場,對印軍的不斷入侵挑釁和蠶食祖國領土的行徑,始終保持了最大的剋制和忍耐,採取了一系列避免武裝衝突的措施,這樣做反而使印度誤認為中國軟弱不敢打仗,並且開始進軍藏南地區建立軍事據點。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毛澤東在開會


1962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中南海召集會議,確定了對印軍實施自衛反擊作戰的決策,開始往邊境調兵遣將,中國西藏、新疆邊防部隊立即進入了戰備狀態。由西藏軍區組成了“西藏軍區前進指揮部,西藏軍區司令員張國華,張國華是毛澤東的愛將,主要負責東段指揮。西段,新疆邊防部隊組成了“新疆軍區康西瓦指揮部”,由副軍長何家產負責指揮。西藏、新疆邊防部隊接到中央軍委反擊作戰的命令後,迅速部署兵力,進行緊張的戰前準備,迎擊印軍大規模進攻。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張國華在指揮作戰

1962年9月~10月上旬,印軍軍隊集結重兵不顧中國邊防部隊的勸阻和警告,連續進攻駐守在“麥克馬洪線”以北西藏山南地區擇撓橋和扯冬的中國邊防部隊,打死打傷47人。10月17和18日,在東段和西段,入侵的印軍同時向中國邊防部隊進行猛烈炮擊,20日,發起大規模進攻,企圖進一步侵佔中國領土。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在印軍發動大規模進攻的當天,即10月20日,奉命開始自衛反擊。集中優勢兵力,採取兩翼攻擊、迂迴側後、分割包圍、各個擊破的戰法,攻佔槍等、卡龍、沙則、仲昆橋及章多等地。

接著兵分5路南進,於25日進佔克節朗地區入侵印軍的後方基地達旺。經過幾天反擊作戰,西藏邊防部隊全殲印軍第7旅,收復了克節朗河以南、達吒河以北、不丹以東、達旺以西被印軍侵佔的中國領土。新疆邊防部隊針對入侵印軍正面寬、據點分散、間隙大的弱點,採用逐次轉用兵力攻堅拔點的戰法,全殲侵入加勒萬河谷和紅山頭地區的印軍。接著趁勢拔除了班公湖南北兩岸及其以北地區入侵印軍的據點。

11月20日在西山口——邦迪拉地區,全殲印軍3個旅,共斃俘印軍准將旅長豪爾·辛格以下官兵5200餘人。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被俘的印度士兵

11月16日,中國邊防部隊進佔瓦弄。另一部向“東”村地區之敵發起攻擊。我部進駐瓦弄後,主力轉入搜剿,一部乘勝向南追擊,到21日,我軍進至薩木維爾和金古底,逼近中印邊界傳統習慣線。追擊部隊奉命停止追擊,就地轉入搜剿。瓦弄之戰,共殲滅印軍1200餘人。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當年我軍參戰部隊裝備

1962年11月21日,我國政府聲明主動停火、主動後撤和設立民政檢查站等三項措施:自11月22日北京時間零時起我國軍隊單方面全線停火,開始全線後撤至1959年11月7日中印雙方實際控制線北20公里之外,脫離雙方軍事接觸;另外還單方面將繳獲的武器、軍車和軍用物資交還印方。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歸還印方武器裝備

自此中印自衛反擊戰結束,那麼有人就問了,當時印度的陸軍航空兵裝備有美國的直升機,還有轟炸機 ,戰鬥機為什麼沒有升空作戰呢?後來有媒體報道大概是因為以下三個原因:

1,當時印度總理尼赫魯接連給美國總統肯尼迪發出了兩封信。意思就是印度與中國的戰事進行得很不順利,印軍處於崩潰的邊緣,對中國軍隊可能沿山谷揮師直下,進而佔領東部地區的恐慌開始蔓延開來,印軍中充斥著驚惶與無助的情緒。信件內容表明瞭尼赫魯當時的恐懼,以及印度方面感到的無助。

2,按照美國人的建議,印度東部城市,以及提斯普爾(Tezpur)和古瓦哈蒂(Guwahati)空軍基地,加爾各答工業區和油井設施等都可能成為中國轟炸的目標,這使得印度政府失去了動用本國空軍的勇氣。而根據印度獲得的情報,中國在羅多克、噶達克和塔什貢(Tashigong)擁有隨時可用的空軍基地,這更讓印度政府的決策變得混亂。可事實上到2010年中國也沒有建立這樣的空軍基地。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中國空軍1962年已經裝備了米格-21戰鬥機

3,在朝鮮戰爭中,美軍領略過中國空軍的實力,反過來想一下當初美國領導人給尼赫魯的建議還是很正確的,因為那時候的中國空軍的裝備和人員遠比印度強悍,不出動空軍算三哥明智。

中印邊境戰爭,雙方都未動用空軍?原因值得深思

中印對持場景

這場邊境局部戰爭,決定了軍事鬥爭必須服從政治、外交鬥爭,三者要緊密結合,政治,外交鬥爭的需要,軍事上的勝利,又為政治、外交鬥爭創造了有利條件,進而爭取以打促談,以打促和。打出了和平,打出了國威,軍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