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微笑图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拈花微笑被称为“禅门第一公案”。图中描绘的正是此一公案。

释尊圆寂前不久,于灵山法会付嘱正法眼藏。此时大梵天王供养金色莲花,舍身成座,请佛说法。释尊坐此宝座,手拈莲花,默然无语。面对此景,人天大众皆止默然,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

此时,佛陀开口告诉大众:“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总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义谛,今方付嘱摩诃迦叶。”

并对大梵王说:“一切众生都具足真如法性,但不修行便不能证得,法性亦不显现。诸佛应世就是要让人人都能证悟。今日拈花授记,付正法眼于摩诃迦叶,是诸佛应世密意付嘱的大事,以心传心的究竟法,非思量分别所能理解。

“一切经者,以此正法眼藏而为佛法正印,一切诸法,以此涅槃妙心而为实相印。从毗婆尸佛至我,从我至弥勒佛,从弥勒佛依次至最后楼至佛,中际之所以法脉不断,也是因为密付了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我不久即将入灭,你们都要依从摩诃迦叶入大乘门,修行佛道。”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迦叶尊者在释尊涅槃后主持结集三藏,承担起佛法流传的责任。此后又过了些年,尊者化缘将近,传付正法印传给阿难尊者后,便来到南方鸡足山示现入灭。事实上,迦叶尊者并未涅槃,而是在鸡足山进入久远的禅定中,等待弥勒菩萨在娑婆世界成道,将释尊衣钵传给弥勒佛,延续正法,助其弘化。

教外别传的正法眼藏,阿难尊者又传给了商那和修尊者。此后代代相传,直至菩提达摩禅师。禅宗法脉在印度传承的诸祖师共有二十八位,被尊为“西天二十八祖”。

自菩提达摩禅师东来,以心传心的法门便在中国落地生根,直至六祖慧能大师后,一花开出五叶。禅门至今,继承了灵山传法不立文字、直指心性的特点,心心相印,灯灯相传,绵延不绝。

汉传佛教从魏晋时期的六家七宗,到唐盛时期的八宗并弘,再到明清时期的禅净为主,期间经历了多次兴衰。各宗派或广弘,或式微,或隆兴,或湮灭,唯有禅宗一派总能在遭受劫难后最先复苏,可谓历久弥新,生机依旧。(选自《明贤法师:拈花微笑、鹫岭遗风》)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禅门第一公案:拈花一笑图(转)


【灵山法会犹在】

天台智者大师阅读《妙法莲华经》,到药王菩萨这品中:“……是真精进,是名真法供养如来”的时候,智者大师便入定了,在定中看见灵山法会,看见释迦牟尼佛仍然在那儿说法,转大法轮,教化众生,于是乎他就豁然证入法华三昧,得到第一旋陀罗尼。他出定之后,便大开智慧,后来建立天台宗,成为天台宗的三祖。这是药王菩萨焚身供佛这种功德所感,这才是真正的境界。——宣化法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