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孩子所看的绘本大多以外国的居多,中国的绘本题材历史故事也好,神话故事也好,似乎都讲的道理颇多,但总感觉不够通俗易懂,里面的内容现在看来有些血腥暴力,儿子最喜欢的是大闹天宫里的孙悟空,挂在嘴边上的口头禅是我自封为齐天大圣。由此我想到究竟怎样的历史,怎样的故事,怎样的表述才是最适合少儿这个年龄阶段的呢,如何把故事讲的更有趣,这是一个问题。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在故事有趣的同时,传递正能量,让孩子感受到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我想这是我应该去研究,应该去探讨的,不应该让中国的历史故事变成成人们探讨权谋的专利,而应该成为孩子们感受中华文化的起点。

带着这样的的目的,我对市面上我可以找到的少儿历史类的书籍进行了研究,却发现很多内容并不适合少儿去阅读,选择图书的权力在于父母,因此很多书籍写成了给父母看的书,让父母满意的说教书,但却不是真正适合孩子们看的启蒙读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以历史为线索,去看看散落在历史故事里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教育孩子先从自己开始吧。

善良:教会孩子理解什么是善良的前提,是我们要知道什么是善良。

关于善良,我努力从自己有限的历史知识里去搜寻能让孩子们接受并理解的故事,能让每个人家长也认同的道理。让孩子接受的前提是家长们能够首先认同,塑造孩子的第一步是家长的自我修行。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提到善良这个词,我就会想到孝,孝是善和仁的基础。在《论语》中,孔子就曾经说过这个道理: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篇第一》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仁”是儒家思想中治国做人的基本原则,是孔子提倡的最高的道德准则,也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一个对于自己父母、亲人都不尊敬的人,是很难说他有“仁”的。在这方面我想到了孝文帝刘恒替母亲尝药的故事,这位帝王在位时推行无为而治,与民休养生息,刘恒能这么做,和本身道德修养有直接关系。

前汉文帝,名恒,高祖第四子,初封代王。生母薄太后,帝奉养无怠。母常病,三年,帝目不交睫,衣不解带,汤药非口亲尝弗进。仁孝闻天下。——《二十四孝》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汉文帝是天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臣子们的表率,也是对天下的号召,为天下人树立一种典型,所谓“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汉文帝小时候受母亲的爱护和抚养,在他哭哭闹闹的时候,母亲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照顾他,这个世界上最无私的就是母爱,母亲对孩子的关爱是伟大而无私的。汉文帝长大成人之后,母亲也年纪大了,且体弱多病。每次母亲生病了,他尽管要处理很多国家大事,但每次都为母亲亲自熬药,照顾的无微不至。他经常因为母亲的病情,而感到痛苦万分而彻夜难眠,守在床榻之旁,做事尽心尽力、凡事亲力亲为。

勇敢:勇敢不是好勇斗狠,而是知进退

勇敢是什么?是一个需要我们每一个家长需要去认真思考的问题。勇敢既不是好勇斗狠,也不是争强好胜,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基于善良而产生的力量。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每个人都有自己需要去坚守的东西,这个东西就叫做原则,我们的具体行动就叫做选择。让我们一起来看看韩信看似懦弱,实际上确实勇敢行为的“胯下之辱”的故事。

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史记·淮阴侯列传》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淮阴县有个屠夫,他看不起韩信,于是对韩信说:“你虽然长的高高大大,平时还喜欢佩刀带剑,但却是个懦夫!”接着这个屠夫又说:“你韩信要有本事,就用剑刺我,没本事的话,就从我的胯下爬过去。”面对屠夫的挑衅,韩信经过了思考,知道自己的目标是封侯拜相,而不是和屠夫较长短,于是他俯下身子,从屠夫的胯下爬了过去。大家都嘲笑韩信,说韩信是个胆小鬼。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韩信是胆小鬼吗?当然不是,受不了别人的挑衅而拼命,做无谓牺牲的人才是胆怯,那样的人不敢承担责任。韩信不想做无谓的牺牲,不想和不值得的人发生争执,这体现了他的大格局、大胸襟、大气魄,这才是大智大勇的英雄,而不是好勇斗狠的匹夫。

自信:自信和自负的差别,在于判断的依据和当事者的态度。

当楚汉之争到了关键时刻的时候,发生了一次决定双方命运的大战,对阵的双方是楚军的龙且和汉军的韩信。正是龙且的自负和韩信的自信,左右了这场战争的胜负,从此胜利的天平倒向了刘邦一方。

龙且曰:“吾平生知韩信为人,易与耳。且夫救齐不战而降之,吾何功?今战而胜之,齐之半可得,何为止!”遂战,与信夹潍水陈。——《史记·淮阴侯列传》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在龙且眼里,韩信不过是那个容易对付的执戟郎,况且自己如果坚守不战,就算汉军溃退了,自己在项羽面前又有什么功劳呢?他不知道自己面前的韩信,是一个自己无法战胜的对手,只有坚守不战,才是自己最佳的选择。

韩信乃夜令人为万馀囊,满盛沙,壅水上流,引军半渡,击龙且,详不胜,还走。——《史记·淮阴侯列传》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龙且的自负建立在自己主观的感受上,韩信的自信建立在客观的分析上。他借助了环境的因素,通过截断上游水路和示弱诱敌的办法,让龙且一步步迈入自己设计的陷阱之中。此时的韩信早已经不是那个执戟郎,而是自信的大汉将军,龙且不过是自己案板上的一块肉,吃掉他的办法很多。

龙且果喜曰: “固知信怯也。”遂追信渡水。信使人决壅囊,水大至。龙且军大半不得渡,即急击,杀龙且。——《史记·淮阴侯列传》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龙且在自负中,一步步走向了毁灭,他失去的不仅是自己的生命,更是辜负了项羽对他的信任,从这一战开始,韩信成为了左右楚汉战争的关键。对于刘邦和项羽而言,天下大事的决定权已经不在两个人的手里,而是取决于这个曾经的执戟郎韩信了。

坚持:坚持这件事,在很多方面都有体现,比如说学习。

我们每个人从出生以后,第一个工作就是学习,学习的秘诀和关键,在几千年前的春秋时期,孔子就已经总结过: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篇第一》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学过的知识,经常有计划的去复习他,这不是一件让人快乐的事情吗?把学习这件事坚持下来,是第一步,能够从学习中获得乐趣而坚持不断学习是下一步。这里我想到了“头悬梁锥刺股”的故事,和他的主人公苏秦,那个六国拜相的男人。

苏秦闻之而惭,自伤,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曰:“夫士业已屈首受书,而不能以取尊荣,虽多亦奚以为!”于是得周书阴符,伏而读之。——《史记·苏秦列传》

苏秦周游列国,开始并没有获得诸侯和周天子的赏识,穷困潦倒下,他回到了家中,还要受到兄嫂的冷嘲热讽。他没有辩驳,因为那是徒劳无益的事情,他选择了继续发奋读书,他坚信自己一定可以获得成功。

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战国策·秦策一》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为了克服读书时的困倦,苏秦采取了“头悬梁、锥刺股”的办法,把自己的头发用绳子吊在房梁上,用锥子对着自己的膝盖。开始的时候,苏秦膝盖流出的血都到了自己的脚边,就是依靠了这样的毅力和坚持,苏秦终于获得了因博学而带来的自信。

期年,以出揣摩,曰:“此可以说当世之君矣。”——《史记·苏秦列传》

说历史:看不见的权谋,看得见的善良、勇敢、自信和坚持。

此刻走出屋子的苏秦,已经不是那个曾经的懵懂之人,而是信心满满可以搅动天下大局的纵横之士,在他的眼里,天下诸侯曾经的不屑和兄嫂的责难,都已经算不了什么,因为他因坚持而获得了自信,可以面对一切风雨的洗礼,他获得了成长。

一个人的历史,一家之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