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昨天,我在微信群里看到一位宝妈在大吐苦水,说要被自己5岁的儿子气炸了。晚餐的时候,她给孩子盛好了一碗排骨汤,让孩子坐在餐桌旁好好的喝汤。可是他却趁她不注意,就把碗端到电视机前的茶几上去看动画片。一下没端好,碗打碎了,汤撒了一地。于是,宝妈边骂孩子边拖地。一地的油,拖了好久才把战场清理干净。而孩子站在一边,大气都不敢透,吓得没有声音。

这样的场景相信很多家庭都会出现。父母不准孩子做的事情,可是孩子偏要做,一下没做好,就给父母带来了麻烦。我外甥女的孩子,今年也是我5岁。家里很多东西都被他拆过,而且再也还不了原了。他在家里不知道犯过多少错误,妈妈说他是个“捣蛋鬼”、“破坏王”。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孩子在吃晚餐。


还有很多类似这样的事情:

  • 妈妈叫孩子去洗手,结果洗得水池旁边到处都是水,孩子在玩水;
  • 妈妈让孩子自己找衣服,结果孩子把衣橱里的衣服翻了一个遍,衣橱乱糟糟的;
  • 孩子用水彩画画,结果把颜料混在一起,调色盘和桌子上全是颜料。

看到这些场景,宝妈很崩溃!当成人看到孩子犯了错误,总会一遍又一遍的教育孩子,或者是批评和指责孩子,不希望他们再犯错误。父母这样做对孩子会有什么影响呢?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孩子会把颜料弄得到处都是。


一、孩子犯错误后,父母指责和羞辱孩子会给孩子产生不良后果。

每个人都会犯错,这是不可避免的。当父母看到孩子犯错时,会非常愤怒。他们会把孩子犯错误看成是一件不能原谅的事情,或是非常愚蠢的事情,并因此而批评和指责孩子。但是,这样做会给孩子造成一些不良的后果。孩子在这种压力的情境下,会自动激活心理中的应激反应系统,孩子会逃避,或者是战斗。

1.孩子会撒谎,以此来逃避父母的责骂。

有的孩子为了掩饰自己的错误,就会开始对父母撒谎,以逃避父母的责骂。当孩子犯了错误,而父母厉声责问孩子:这是不是你干的时,有的孩子会本能的回答:不是我干的。这是因为他们非常担心受到父母的责骂。所以,用撒谎来保护自己,免受批评。

2.孩子会放弃做一些事情,从而避免犯错误。

当一个孩子因为犯错误而总是受到批评的时候,他慢慢就会有退缩心理,不敢再去做了。在做事情的时候,也尽量选择一些简单的事情去做,这样就不容易犯错误了。但是,这样的孩子也失去了对事物的好奇心和热情,不敢接触新鲜事物,害怕自己出错。会产生自卑感和罪恶感。这样,会阻碍孩子的学习。

3.孩子会与父母顶嘴。

有的孩子性格比较急,也好强。认为自己只是不知道如何做才犯的错,是自己不小心犯错误而已,他们会感到很委屈。从而与父母顶嘴,表示抗议。当父母看到孩子顶嘴时,会认为孩子一点礼貌都没有,会感到非常气愤。双方会陷入到权利之争中,会影响亲子关系。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孩子犯错误后,父母指责孩子会产生不良后果。


二、孩子是在错误中进行学习的。

每个人都会在错误中收获新的认知。众多科学家都是在经历过无数次的失败后,有的新的发现,最后才取得了成功。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以适应周围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而记忆就是将学习到的信息进行“存储”与“提取”的神经活动过程。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桑代克曾做过一个实验,叫迷笼实验。在迷笼实验中,桑代克将饿猫关入笼中,在笼外放一条鱼,饿猫急于冲出笼门去吃笼外的鱼,想用爪子直接抓取笼外的食物,但没有成功。后来,它无意中抓到了门闩或踩到台板或触及横条,结果打开门,它逃出箱外,吃到了食物。

桑代克每次都记下猫逃出迷箱所需的时间,然后把猫再放回迷箱内,进行下一轮尝试。以至于到了最后,猫一进迷箱内,就会立即以一种正确的方式去触及机关打开笼门,跑出迷箱,获得食物。

桑代克把猫在迷笼中不断地尝试、不断地排除错误最终学会开门出来取食的过程称为尝试错误学习,并提出了学习的“尝试—错误”理论(简称“试误”说)。桑代克把这种刺激—反应型称作“联结”,认为学习的实质就在于形成刺激—反应联结。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桑代克的迷笼实验。


因此,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无关的、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孩子也是如此,在他们多次试错后,就会减少一些无关的反应。

我们看到有的孩子开始不知道如何使用筷子。在用筷子的时候,会把菜夹得满桌都是,总是会拿不住筷子,把筷子掉在地上,他们会犯各种错误。但是,当孩子每天练习使用筷子,一段时间以后,就能熟练地使用筷子夹菜了。孩子会在练习中,慢慢掌握拿筷子和夹菜的技巧,孩子就是在不断的犯错中进行学习的。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孩子练习用筷子总会犯错误。


三、如何教会孩子把错误当成是学习的好机会。

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父母不用太紧张,而是可以轻松地看待孩子犯的错误。帮助孩子把错误当成是学习的机会。

1.父母可以与孩子分享自己犯错的经历。

父母不想让孩子在犯错误时,感到太紧张,首先自己要轻松的面对一些错误。比如:与孩子一起分享自己曾经犯过的错误。我以前就与孩子分享过我犯过的错误。

有一次,我早上出门去参加一个学习。因为赶时间,我急急忙忙出门,忘记带钥匙了。等我中午回家后才发现没有钥匙,开不了门。于是我只有站在小区里等家人回家,一直等到下午才进家门。

晚上我就把这件事说给孩子听,并自嘲到:“妈妈可能得了老年痴呆了,总是忘事。以后出门前一定要检查一下。”说完后对着孩子笑了两声。孩子知道了,原来妈妈也会犯错误,而且犯错误并没有那么可怕,还可以拿出来做为一个笑料来分享。

后来,家里无论谁犯了错误都不会隐瞒,也没有人责怪。因为我们都会犯错误,我们都会把犯错误当做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来看待。而且在犯错后,知道自己以后该如何去做了。孩子在放松的状态下,反而会减少犯错误的次数。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与孩子分享自己的错误。


2.改变孩子的认知,通过绘本让孩子知道犯错误不可怕。

有一本绘本,叫《犯错误,没关系》。在这本绘本里,讲的是小动物们犯了一些错误,但是都没关系,没有人会责怪他们。绘本中讲到:

到了吃饭的时候,有小动物把牛奶洒了,不过没关系。“牛奶洒了,没关系,你总能收拾干净”;

玩耍的时候,“尝试不同的方向没关系,你可能会有新的发现”;

学习的时候,“不知道答案没关系,问问题有助于你学习”;

情绪低落的时候,“没关系,朋友们会鼓励你”;

“跌倒了没关系,你总能爬起来。”

其中有一副画是一只大象站在跳板上,准备跳水表演,可是它有些害怕了,不过,在故事中写到:“改变主意也没有关系,每个人做好准备的时间不一样”。

这本绘本会让孩子重新认识了错误,不再因为自己犯了错误而感到恐惧和紧张。能让孩子在从错误中有新的发现,进行学习。这也体现了成人对孩子的包容心。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犯错误,没关系》


3.父母可以对孩子运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

成人要先改变自己对犯错误的任何负面观念。象心理学家鲁道夫.德雷克斯所说的那样,给孩子树立一个不完美的榜样。

在成人犯错误时,自己要把这个错误看作是一个学习的机会,而不是一件坏事。当妈妈做得不对时,就向孩子承认错误,矫正错误。这也是给孩子做出了一个榜样。

矫正错误有以下三个步骤:

矫正错误的三个R

  • 承认(Recognize)——“哈哈!我犯了一个错误!”带着一种责任感而不是责备他人。
  • 和好(Reconcile)——“我向你道歉。”向被冒犯或伤害的人道歉。
  • 解决(Resolve)——“让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矫正错误的三个步骤。


有一次,我在用洗衣机洗衣服的时候,忘记检查衣服和裤子口袋里的东西。结果洗完后发现,在孩子的口袋里,有一张被洗糊了的学生证。我当时被吓呆了,孩子的学生证是非常重要的证件。现在被洗衣机洗得什么都看不清了。后来,我鼓起勇气对女儿说了这件事。准备运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来解决这件事情。

我先用了第一个步骤:承认

我对女儿说:“妈妈今天犯了一个错误,在洗衣服的时候没有搜口袋,把你的学生证洗糊了。”女儿听后很难过,但是没有说什么。

接着我用了第二个步骤:和好

“妈妈向你道歉,是妈妈开始没有注意。”女儿还是没有说话,但是我看得出来很难过。

最后,我用了第三个步骤:解决问题

“我们以后有什么办法来解决问题吗?”孩子没有回答。于是我说:

“以后你的衣服裤子在洗之前,你也搜一下自己的口袋好吗?你搜一遍,我也搜一遍,这样就不会再出现这种情况了,你说好吗?”孩子点点头。

后来每次在洗衣服前,我们都会注意搜一遍口袋,再也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了。

以后,无论孩子犯了什么错误,她都会模仿我的做法。我们会在一种积极的氛围中去解决问题,而不是互相责怪。真正从这个错误中学会了该如何去做。孩子也学会了“矫正错误的四个R”的做法。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用矫正错误的三个R来与孩子解决问题。


4.花时间训练孩子,教孩子该做什么。

有时候孩子犯了一些错误,并不是他们自己故意要犯错,那是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因此父母有必要教会孩子一些技能。当孩子很想把自己的汤碗换一个地方时,父母可以教会孩子怎么端碗。比如:

  • 先摸一摸碗烫不烫,如果很烫的话,就等凉了再端;
  • 在端碗的时候要两个手端在碗底;
  • 端好了碗在走路时,眼睛既要看碗,又要看前面的路;
  • 在放碗时,要轻一点,慢慢放下,以免汤撒出来。

当父母把一件事情分解成几个步骤,教孩子去做的时候,孩子就知道以后该如何去做了,这就是分细小步骤教孩子学会技能。当孩子学会了技能后,就会少犯同样的错误了。


孩子总是犯错误,别急!这些方法能帮孩子把错误变为学习的好机会

父母要花时间训练孩子。

一对美国父母看着孩子正在错误百出地做游戏,却坦然地作壁上观。有人问他们为什么不指点一下孩子,他们说:“不能啊!犯错误也没啥,他们的悟性都要从错误中得来。这么快就告诉他们,生活还有什么乐趣?”父母要放弃扮演孩子人生道路上的“清障工”的角色。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做、大胆地尝试,不要因为孩子做的不好,会犯错误而越俎代包,责骂他们。

每个人都会犯错误,成人也不例外。因此,父母要理性对待孩子的错误。不要让孩子因为犯错而感到有罪恶感。孩子正是在一次又一次不断的尝试中获取了经验,提高了他们的学习能力。

我是雨后山林静,一位正面管教家长/学校讲师、鼓励咨询师、国家高级家庭教育讲师/指导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致力于家庭教育。感谢您的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