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書評價李秀成是太平天國的大將之才!是這樣嗎?

z犁心


李秀成被封忠王,幾乎以一己之力將太平天國失敗延遲了8年。在洪秀全之下的最早5個首領,南王和西王在1852年陣亡,東王和北王在1856年的內訌中被殺,只有翼王石達開活了下來,但他離開南京另起爐灶。大廈將傾,獨木難支。李秀成在這種背景下,打出了一系列出色的戰役,在1860年5月第二次擊破重建的清軍江北大營,拔掉了近在天京咫尺的眼中釘,並在8月份進抵上海近郊,沿途攻克了蘇州和常州。太平軍在他的指揮下收復了江蘇全省,只剩下上海和鎮江。

李秀成後期幾乎以一己之力在對抗李鴻章的淮軍、曾國潘的湘軍和外國人華爾的洋槍隊。洪秀全後期愚昧無知,喪失了進取的動力,1864年天京被圍城而自盡。忠王在逃離中將自己坐騎讓給洪秀全的兒子洪福,被清軍俘獲。曾國潘賞識忠王的軍事天才,請他準備一份自供狀。從1864年7月30號到8月7號,忠王每天寫幾千字,追述太平軍的歷史,評判太平天國以及清廷的錯誤,頌揚曾氏兄弟和湘軍。8.7日午夜,忠王還是被處死,享年40歲,一代軍事奇才就此殞命。


鋒芒無限


李秀成遇害以後,丁秉衡(清朝常熟圖書館館長)有記載:“民間焚紙錢,灰積如阜”,滿天的紙錢堆積如山。梁啟超載“蘇州之民,男女老幼,莫不流涕”,至今常熟仍有忠王報恩碑這一歷史遺蹟。

太平天國戰爭對整個南中國都是一場浩劫,李秀成無疑是當時蘇州的庇佑者,李秀成治理下的蘇州,‘’百貨雲屯,流民雨集,盛於未亂時倍蓰‘’“禾苗布帛,均出以時,士農工商,各安其業,平租慵之額賦,準課稅之重輕”,“春樹萬家,喧起魚鹽之市;夜燈幾點,搖來蝦菜之船。”是當時南方戰亂中罕見的繁榮。

李秀成性格外柔內剛,貧苦出身懂得體恤百姓,在蘇南執行“著佃徵糧”政策,順應農民的要求,又發給“田憑”,農民“領憑後,租田概作自產”,使得當時的蘇南農村一片“豐年景象”。

同時也是少數比較懂得尊重知識分子的太平天國將領,攻陷杭州時巡撫王有齡自殺,李秀成聞有齡清譽,又嘆其忠烈,為具厚殮並遣有齡親兵五百護送棺木回鄉。後來曾國藩也曾對手下表示,對李秀成“甚憐之”。李鴻章在閱過《李秀成自述》後不禁大為喟嘆,寫給曾國藩的密信裡讚歎李秀成是“英雄人物”。

在清軍勢力中舉足輕重的洋槍隊戈登(火燒圓明園始作俑者)曾經在給母親的家信中評價李秀成:你能有幸目睹忠王的風采,你就會相信,像他那樣的人,註定會成功。不論撫臺(李鴻章)、恭親王還是別的滿清王公貴族,在他面前都相形見絀。忠王衝鋒時身先士卒,銳不可當。他是叛軍擁有的最勇敢的、最有才能的、最有創業精神的領袖。他是唯一的一位死了值得惋惜的叛軍領袖。




高高在下喲


李秀成是太平天國後期一位卓越的軍事將領,軍事才能出類拔萃,被封為忠王,與英王陳玉成同為天國後期重要軍事統帥。他早年與叔父一道參加太平軍,戰功卓著,天京事變後得天王洪秀全提拔,與陳玉成聯兵先後攻破清軍江北、江南大營,取得三河鎮大捷,擊斃湘軍悍將李續賓。曾進兵蘇浙,為天國四處征討,開疆拓土,建蘇福省,兵鋒直抵上海近郊,大戰清軍和洋槍隊,予敵重創。李秀成長期坐鎮蘇州,貪圖享受,不能有效配合陳玉成穩定天京上游的軍事策略致重鎮九江安慶失守,但對天國忠心耿耿,率四十萬大軍來解天京之圍,血戰湘軍,終未成功,後天京突圍時,將坐騎讓與幼天王洪天貴福以至被清軍俘虜,寫下自白書,晚節不保,稱太平天國大將是完全可以的。


穿山甲780


一.誤國之首,東王令李開芳、林鳳祥掃北敗亡之大誤。

二.誤因李開芳、林鳳祥掃北兵敗後,調丞相曾立昌、陳仕保、許十八去救,到臨清州之敗。

三.誤因曾立昌等由臨清敗回,未能救李開芳、林鳳祥。封建燕王秦日昌復帶兵去救。兵到舒城、楊家店敗回。

四、誤不應發林紹璋去湘潭,此時林紹璋在湘潭全軍敗盡。

五、誤應東王、北王兩家相殺,此是大誤。

六、誤翼王與主不和,君臣相忌,翼起猜心,將合朝好文武將兵帶去。此誤至大。

七、誤主不信外臣,用其長兄、次兄為輔,此人未有才能,不能保國。

八、誤主不問政事。

九、誤封王太多,此之大誤。

十、誤國不用賢才。

十一、誤不應專保天京,扯動各處兵馬,立政無章。誤國誤命者,因十誤之由而起。


侃侃閒談


李秀成的一生,是比較能關心平民疾苦的,他甚至把“利人”看得比“名節”還重。他曾對人講過:“為民父母,當以全身利人為要,若僅沽名殉節,不顧禍遍蒼生,亦豈志士仁人之所忍為”。由於他平日能夠“用命散財,肯救窮人”,所以能深,得軍民之心。

1854年、1855年李秀成鎮守和州、太平郡一帶。和州城東南太陽河牛路一帶碼頭,與長江東岸採石磯相對,是當時長江兩岸的一個交通要道。千百年來,這一帶船戶把持碼頭,任情訛索,為害行人,以致“手中空虛”的人,“臨江而嘆”。李秀成來守和州,特地在太陽河牛路碼頭上,樹立一座渡船規條碑,頒佈了新的碼頭交通條例,使交通得以暢通無阻。規條碑最後一條規定“凡無錢之人,有緊急事情,務宜飛渡 ,雖系一人,亦須送去”。

李秀成在蘇南實行了有利於民生的減免政策,生活得到改善的蘇州人民在閶門外建漢白玉碑一座,上書“民不能忘”四字,來歌頌太平天國,歌頌李秀成。李鴻章攻克蘇州後,曾經查問此事,“民以減糧對”。蘇南人民對李秀成是懷著深厚的感情的,在上世紀五十年代,蘇南還流傳著許多歌頌李秀成的民歌。有一首唱道:“春天裡百花開,忠王一到宜興來,我伲的嘴巴都笑開。夏天裡來流水長,‘哪有忠王的情義長,我伲看見忠王象見親爹孃。秋天裡來稻子黃,割下稻子打成谷,送給忠王當軍糧。冬天裡來雪茫茫,我伲一家在爐旁,說起忠王的恩情日夜都不忘。”後來李秀成帶兵從蘇州去救天京的時候,蘇南人民又唱道:“長江裡水向東流,我伲日夜都發愁。千愁萬愁不愁別,愁你一去不回頭!”

1855年秋

天京地區形勢日趨緊張。清將吉爾阿和總兵張國樑,率兵圍困鎮江,威脅天京。1856年2月,李秀成和秦日綱、陳玉成等去救咽喉之地鎮江。進兵至湯頭時,為清兵張國樑所拒。李秀成巧出奇兵,帶三千人趁黑夜越過湯頭岔河與陳玉成、吳如孝內外夾攻,重創清軍,遂解鎮江之圍。太平軍乘勝渡江至長江邊的瓜洲鎮,連破清營一百二十餘座,佔領揚州。

1856年6月

李秀成又配合石達開參加破襲江南大營的戰鬥。李秀成等進駐天京城外東北燕子磯觀音門。石達開部進佔黃馬群,把敵人切成兩半。20日,太平軍與清軍統帥向榮發生激戰,攻破孝陵衛滿、漢營寨二十餘處。楊秀清親自派人從城內策應。最後向榮敗走丹陽,自縊而死,江南大營土崩瓦解。

1858年,洪秀全恢復前期五軍主將制,李秀成為後軍主將。同年,清軍進逼天京,洪秀全任命李秀成主持天京解圍的戰鬥。8月,他約集太平軍各地守將在安徽樅陽召開軍事聯席會議,共同研究解除京圍的作戰方案。會後,陳玉成東進破廬州、克滁州。李秀成在滁州東南烏衣與陳玉成合兵擊敗清軍主力德興阿、勝保部。緊接著奔襲浦口,摧毀江北大營,敵都統德興阿部被殲一萬多人。

正當陳玉成和李秀成乘勝掃蕩蘇北戰場時,湘軍首領曾國藩在安徽發動大規模進攻。李秀成配合陳玉成取得三河大捷,殲敵李續賓部六千人,沉重打擊了湘軍的氣焰,穩住了長江上游的局勢。

三河大捷後

李秀成與陳玉成又合兵解六合之圍,拔清軍營盤六十餘座。在李秀成、陳玉成和清軍拚死奮戰不斷為太平天國事業立下顯赫戰功的時候,洪秀全封從香港回到天京還不到一個月、尚無尺寸之功的族弟洪仁玕為幹王,總理朝政。接著封陳玉成為英王。敵人利用這一時機,指使叛將李昭壽寄書給李秀成勸降。此信被天京戍衛部隊查獲。洪秀全得知此事十分震驚,立即採取了嚴厲的防範措施。將李秀成的母妻押當,並下令封江不準李秀成回京。此時,困守浦口的李秀成內無軍餉支兵,外無援兵相救,但仍堅持與清軍進行艱苦的戰鬥。李秀成的勇敢作戰和忠貞不渝的表現,解除了洪秀全的疑慮。洪秀全親書“萬古忠義”四字送給李秀成,並晉封為忠王,以表彰他對太平開國革命事業的忠誠和貢獻。

1860年初

李秀成在進軍杭州,攻佔安吉、長興後,突然兵臨杭州城下,嚇得杭州官紳驚慌失措,守城無策。3月19日,李秀成攻佔杭州。江南大營統帥和春果然中計,忙派總兵張玉良統兵一萬三千餘人援救杭州。清軍於23日趕到杭州城下,第二天,太平軍迅速回師,各路大軍分進合擊江南大營。天京城內太平軍也分頭出擊,連拋火罐,敵營“火藥轟處,人聲鼎沸,登時大亂。”在太平軍內外夾擊下,連破清營五十餘座,數萬清兵全部被俘。

1860年9月

洪秀全調集各路將領組織第二次西征,會攻武漢,援救安慶。陳玉成部走長江北岸從安徽入湖北,攻武昌北面。李秀成部走長江南岸,經江西入湖北,攻武昌西南。兩軍約定在1861年4月會師武漢。陳玉成在3月進抵距武漢一百六十里的黃州,因英國出面阻撓和南路軍未能按時趕到,便率主力折回安慶。而李秀成原本不想參加西征,主張守住東南新地盤,只是在洪秀全的嚴詔督責下,才不得已於10月下旬留下主力,自己帶部分兵力進入皖南。12月,大軍逼近祁門。曾國藩驚恐萬狀,“軍中皇皇,莫知為計”,忙寫下遺囑,準備後事。可惜,李秀成沒有探明敵情,誤認為祁門駐有重兵,所以就放過祁門繞道江西,這才使曾國藩虛驚一場,死裡逢生。

1861年6月

李秀成攻下武昌縣,逼近武漢。因得知陳玉成部在集賢關等處作戰失利,他徑自撤軍,退出湖北。由於李秀成對西征的消極態度,因而造成了會剿失約,武漢會師的計劃落空了。在安慶形勢十分緊張,太平軍廣大戰士艱苦的進行浴血奮戰的危急關頭,李秀成又率軍從安慶附近撤回江浙,而不回軍去協力援救。他這種不顧大局的行動,引起太平天國將領們的不滿和指責。洪仁玕在給他的信中指出,他對長江上游“棄而不顧,徒以蘇杭繁華之地,一經挫折,必不能久遠。”後來,安慶的失陷,李秀成是應負一定責任的。

1861年9月

李秀成回師江西,進入浙江,12月攻克杭州。在李秀成經營蘇杭地區期間,任用了不少清朝的官僚、豪紳、團練頭子在太平軍中當官。一些地方原有的地主政權甚至照舊執政,不僅允許地主收租,而且還設局催租,保護地主的封建剝削。

1860年

李秀成在佔領蘇常地區之後,率軍直指上海。盤踞在上海的英法侵略者勾結地方官紳,出資僱用美國人華爾組織洋槍隊,抵抗太平軍的進攻。李秀成在青浦一戰大破洋槍隊,“殺死鬼兵六七百人”,華爾身中五槍,狼狽逃回上海。1862年,太平軍再次進攻上海。李秀成發出佈告警告侵略者,要他們“各宜自愛,兩不相擾”,“倘不遵我王化而轉助逆為惡,相與我師抗敵,則是飛蛾撲火,自取滅亡。”

太平軍在重創英法干涉軍和洋槍隊之後,主動轉移。5月中旬,在太倉破清營三十餘座,乘勝收復嘉興。8月,在浙江慈溪戰鬥中,太平軍打死了“常勝軍”頭子華爾。由於中外反革命勢力的聯合進攻和李秀成率主力回援天京,致使蘇浙戰場轉入防禦,根據地日漸縮小。1863年12月蘇州失陷,第二年3月,太平軍從杭州突圍北撤。

1862年10月

李秀成進攻天京城外雨花臺湘軍大營。太平軍把湘軍打得暈頭轉向。李秀成部開掘地道,炸燬湘軍圍牆,太平軍衝入湘軍陣地展開肉搏戰。後來由於太平軍雲集天京,棉衣、糧食供應都遇到困難,李秀成才決定撤軍。接著,洪秀全又命他執行“進北攻南”的計劃,企圖進攻清軍後方,伺機消滅湘軍以解京圍。但由於天京告急才又回師援救。這次南北奔波,使李秀成損兵折將,銳氣大傷,失去太平軍將士數萬人。

1863年

天王洪秀全命李秀成率軍渡過長江攻安徽,企圖以進攻清軍後方迫使包圍天京的清軍撤退,由於軍中糧食不足,加上天京外圍據點接連失守,李秀成被逼退回江南,太平軍在該次出征損失慘重,“前後失去戰士數萬餘人”,投降逃逸被俘太平軍亦超過10萬以上,導致返回南京城防部隊嚴重不足僅3萬殘兵,故湘軍得增益7萬兵力圍攻天京。

蘇州失守後,天京形勢更為危急。李秀成向洪秀全提出:“京城不能守,曾帥兵困甚嚴,濠深壘固,內少糧草,外救不來,讓城別走“的建議。但此時的洪秀全斷然拒絕了這一正確建議。自此時起至天京失守止,李秀成一直留守天津,說明李秀成絕對是大將之才。





人道長隆


李秀成受命於危難之中,天京變亂後,他與陳玉成、李世賢等力撐危局,取得了二破江北大營、三河大捷、二破江南大營等軍事上的勝利,並建立蘇福省、天浙省,並且抗擊英法侵略者,中興了太平天國。天王洪秀全封李秀成為忠王,稱“萬古忠義”。絕對稱得上大將之才。

後來李秀成在獄中寫下數萬字的自述,全書無結尾。自述原稿卷末第74頁以後的內容部份被撕去,有傳言謂他在被囚期間曾經遊說曾國藩反清自立但未遂。

歷史人物有自己的時代侷限性,但是不妨礙後世評價其能力。


小辮子強哥


當然就是這樣啊~題主這個問題問到點上了,其實太平天國的忠王李秀成在學界一直是個很有爭議的人物。他在太平天國即將崩潰的前夕橫空出世,靠著強大的軍事能力硬生生的讓太平天國多活了八年,人們對他的爭議主要集中在他到底是不是一個正面人物。李秀成為太平天國做了很多貢獻,也就是為反對清政府的農民起義做了很多貢獻,但是當他被曾國藩生擒以後,曾國藩讓他在牢裡寫了一封幾萬字的自述,自述裡面提到他早就想投降清朝了,只是沒辦法。

自述的內容讓他看起來像個奸詐小人,可偏偏這封自述又是被曾國藩刪減過的(曾國藩在自傳裡說他把李秀成的自述又撕又刪之後才上交的清政府)所以對於李秀成的評價就一直很有爭議。不過雖然對他的評價有爭議,但是不管是把李秀成認定為正面人物還是反面人物的人都一致肯定他的軍事能力。題主這個問題巧妙的避開了這個人的爭議點,有了一個準確的答案,李秀成就是太平天國的大將之才,他的軍事能力是無可否認的。

臨危受命,守衛天京

李秀成崛起於太平天國的危難時刻。眾所周知,太平天國這群領導人是典型的“有難可以同當,有福不能同享”。太平天國早期的幾個領導人主要是永安分封的“東西南北翼”五王,當然,還有一個當吉祥物的天王洪秀全。天王除了搞傳銷以外沒有什麼才能,他在五王的輔佐下打下了清朝的半壁江山後,把南京改為天京作為首都,建立了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以後,內訌就開始了。

西王和南王早年戰死,所以沒有參加內訌,內訌的大致過程就是東王楊秀清太強勢,只會傳銷的洪秀全壓不住,就讓北王韋昌輝把他殺了,結果北王殺上癮了把楊秀清全家還有兩萬名追隨者全殺了,天王覺得北王殺多了搞得人心惶惶,就把他處死了,翼王石達開實在看不下去了,帶走了太平天國所有的精銳人馬四處遊走,最後被曾國藩團滅。

內訌過後,太平天國頓時沒兵沒將,處於青黃不接的尷尬時期,曾國藩的湘軍頓時在天京周圍佈置了江南江北兩個大營,把天京圍得水洩不通。曾國藩得意地斷言: “ 洪楊股匪,不患今歲不平” (曾國藩: 《致源甫 九弟》。《 曾文正公家書》卷五) 。就在這個時候,李秀成站了出來,他接管了天京的防務,大家都以為天京不能守了,只有他認為: “ 京兵雖少 , 有食有餘而各肯戰 , 固而堅穩也 ” ,別人只看到的無兵無將的困局,他卻看到了士氣和糧草。之後,李秀成主持召開了 “ 樅陽會議 ” , 與陳玉成等會師烏衣 , 合力擊潰江北大營 , 重新掌控安徽,緩和了天京的局勢。 接著 , 陳、李兩軍又在三河殲滅湘軍悍將李續賓部 , 迫使被清朝皇帝稱為 “ 威冠諸將 軍” 的李續賓上吊自殺 。 徹底解除了天京北面的威脅。先前得意的曾國藩不得不承認: “ 三河敗後 , 元氣大傷 ” , “ 大局頓壞 ”。 (曾國藩: 《復劉霞仙》,《 曾國藩書札》 卷七 ) 。

乘勝追擊,攻破江南

江北大營打完之後,李秀成徹底得到了洪秀全的信任,軍事大權都在他的手上。他並沒有停下腳步,而是把目標放在了幹倒湘軍江南大營上。1860年初 , 李秀成開始著手解決湘軍的江南大營。 他明白不能和湘軍硬碰硬 , 於是採取了“ 圍魏救趙” 的策略 , 項率領精兵輕騎兼程直下杭州 , 引誘清兵援救。 清兵果然中計 , 之後他立即回師與陳玉成配合掃蕩江南大營。一戰之後 , 江南大營潰不成軍 , 副帥張國樑墜水 , 主帥和春自溢 ,天京之圍徹底解除了。 經過這幾次戰鬥 , 太平軍由處處被動轉為比較主動 , 在即將滅亡的前兆之下居然出現了反攻的號角。

進軍江浙 , 開拓東南

太平軍獲得進軍主動權後,李秀成認為:“ 京都地臨大江南北, 原有金城湯池之固, 然必剷平南方妖穴 , 方可永奠磐石之 安。 ” (李秀成: 《致張洛行書》 )於是率軍攻下了江浙地區,把這個富庶地區拿到手後 , 一方面使太平軍獲得大量人力、 財力 、 物力資源 ; 另一方面也斷了清政府一個重要的後方補給 。 曾國藩不得不哀嘆 : 浙蘇兩省膏腆之地 盡為太平軍所有 , 窟穴已成 , 根抵已固… … 東南大局收拾愈難 。 ” ( 《 曾文正公奏 稿》 卷二十五) 江浙根據地建立以後 , 太平天國出現了一個新局面。 讓人覺得已經腐爛的太平天國可以東山再起,這一局面幾乎都是李秀成靠他強大的軍事能力和戰略思維所帶來的。

結語

當然,軍事大權集於一人之手,只要這個人不是一個戰爭機器,就不可能永遠正確,李秀成後期一味重視經營江浙地區忽視了武漢、九江、安慶等地的戰略地位,使湘軍主力得以喘息也使天京一度失去屏障。但一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李秀成一個人不能做一個政治集團的事,太平天國的衰敗也遠不止軍事上的原因。李秀成能以一己之力給太平天國續命八年已足以證明他是太平天國的大將之才。


悠言春秋


後期算得上


0雲飛揚


李秀成的確是太平天國後期一位智勇雙全、能征善戰、屢破清兵戰功卓著的大將之才,雖最終還是敗亡於清之手,但並影響他在史書上佔有一席之地,不影響他依然成為太平天國後期一位大將。


小龍女5505


是的,如果太平天國成功了,李秀成的軍事才能,是可比媲美明朝開國名將徐達的。由於歷史看重的是正統的繼承性,所以太平天國的成就,都被邊緣化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