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唐进长安后,李建成主要负责什么方面?

黄鑫


李建成是唐高祖李渊与窦皇后的长子,生于公元589年卒于626年,享年38岁开国太子。李渊灭了隋朝进入长安后,立李建成为太子。在唐高祖外出巡视时坐镇长安城负责监国,代皇帝管理朝政。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玄武门之变中太子李建成被秦王李世民(李建成二弟)所杀,成为政治的牺牲品。李建成本是宅心仁厚一代贤臣,但李世民继位后黑化,丑化李建成,有史书记载的李建成是一位卑鄙平庸的太子,而事实并非如此!

1.从大业九年李渊密谋反隋到大业十三年太原起兵,李建成一直是协谋者和组织者之一,众所周知李渊起兵于太原,在起兵太原之前有两个基地,太原有李渊与李世民一起负责,另一个基地在河东,由李建成独立负责。在李渊反隋大业中,李建成是李渊的得力助手,功绩甚伟。王夫之曾这样评价李建成:“太原之起,虽由秦王,而建成分将以响长安,功虽不逮,固协谋而戮力与偕矣。”因此,说太原起兵李建成无大功是错误的。

2.唐朝建立后李建成又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3.政治方面:太子李建成在位太子期间辅佐父亲李渊建立官制政体、改革税法、颁布律令;积极发展农业、恢复生产,推行均田制,改革租庸调;并办儒学、兴科举、宣扬教化等一些列政治活动建立起的唐初的政治框架。在开国初期的政治活动中,李建成也是功绩甚伟的。

4.李建成礼贤下士,广招人才。有史料记载,李建成在建唐前后,招揽了许多谋臣猛将,为他出谋献策,很多人成为贞观名臣,为贞观之治做出了贡献,如直言不讳,直柬唐太宗的“谏诤之臣”魏征就是李建成招揽来的,最初为李建成所用。

由上可见,李建成并不是如一些史料记载的那样不堪,是一个卑鄙平庸的太子,其治国的政治,军事才能都是很强的。可以幻想一下如果李世民没有发动玄武门之变,李建成继位,历史上会不会出现贞观之治的大唐繁荣景象,我认为很有可能会出现,先不说李建成做的会比李世民好多少,最起码我认为他会是个好皇帝。但历史总归是历史,我就想象一下,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成者为王败者为寇!


小小千夫长


李建成(589年-626年),小字毗沙门。唐高祖李渊长子,陇西成纪人。

李渊起兵之前,李建成奉父命在河东招募人才,而后李建成到太原助李渊起兵,随李渊攻略西河,取霍邑,拒潼关,攻克长安。唐朝建立后被立为皇太子,协助李渊处理政事。李建成多次率军打退突厥的入侵,擒斩与突厥勾结的刘黑闼,平定山东。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事变,亲手射杀李建成,时年三十八岁,五子一并遇害。

贞观二年(628年),李世民追封李建成为息王,追谥曰“隐”,贞观十六年(642年),又追赠为皇太子。史称隐太子。

李建成共六个儿子,五个女儿(据李建成太子妃郑观音墓志信息透露,太子李建成共有五个女儿,目前除次女李婉顺外,其他女儿信息不足。)分别是:

儿子:

长子太原王李承宗(生卒年不详),唐太子李建成长子,唐高祖李渊之孙。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太原郡王,早卒。

次子安陆王李承道(?—626年),唐高祖武德三年(620年)六月,封为安陆郡王。 九年“玄武门之变”后,被其叔叔李世民所杀,并被除宗籍。后因其父参与玄武门之变被杀,李世民派人去杀他,为了自己的母亲及其他兄弟,面对士兵,他说:“父亲被杀,做儿子的哪能逃跑。视为不孝。我身为太子之子,只求饶我母亲一命。”遂自杀。

三子河东王李承德(?-626年),武德三年(620年),李渊封一些子孙为王,其中包括当年才出生的李泰,却不包括李承德,很可能李承德当时尚未出生。后李承德被封为河东郡王。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之变”,被其叔叔李世民所杀,并除宗籍。

四子武安王李承训(620年后-626年),武德三年(620年)李渊将李建成之子李承宗、李承道,李世民之子李承乾、李恪以及当年才出生李泰封王, 却没有封李承训,很可能当时李承训尚未出生。后李承训被封为武安郡王。武德九年六月四日发生“玄武门之变”,被其叔叔李世民所杀,并除宗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