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在與進食障礙(Eating Disorder)的戰鬥中,父母可以做些什麼?

首先,第一步,也是我們的“前提”

就是 將“ED”與“孩子”區分開來。父母的敵人不是孩子,所以不要對孩子指責、發火、抱怨或是失望;就好像現在,我們要對抗的是“新冠病毒”,我們的敵人是“病毒”,而不是被病毒感染的“人”,人是人,病毒是病毒。孩子本身也是ED的受害者,他們需要父母更多的關心和關照(當然,父母也是受害者,所以也要尋求醫生、諮詢師或其他的資源和支持)。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第二步是明確自己的“角色”

父母不是“外人”更不是“罪人”,父母需要參與併成為治療團隊中的重要成員。雖然醫生和諮詢師在疾病和心理方面有明顯的專業優勢,但和孩子朝夕相處,最瞭解和最在意孩子的人一定是父母,所以父母不是“外人”。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家庭教養模式可能會對孩子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許多臨床的家庭治療過程中,孩子也會談到童年的創傷,毫不留情指責父母當年存在的過錯,然而導致孩子患上ED有太多的因素,前面講到生物、心理、社會等等,有時是一因多果,有時是一果多因,還有的時候其實是多因多果,多果多因;相互作用,實際情況遠比想象中複雜的多。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與其聚焦問題的原因,不如改為問題的解決。我們可能會被童年所影響,但我們不會被童年所決定,即便曾經確有不妥之處,然而改變的希望依舊存在,所以父母不是“罪人”。只有放下自責才能更好的發揮內在動力,有信心去陪伴孩子一同對抗ED這個真正的對手。


第三步是“打蛇打七寸”

七寸在哪裡?並不是在於花費大量時間設法調整孩子的“歪曲認知”上,因為孩子的認知已然被ED所掌控;你要說服他自己改變飲食幾乎是不可能的。那麼,我們就需要在“行為”上先入手,在飲食管理上堅定與堅持的執行(這就是“七寸”)。只有孩子的營養達到一定的水平,才有能力去思考問題,才有可能慢慢改變認知。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舉例:一個喝醉酒的人想要自己開車,你要做的並不是和他爭論“喝醉了能不能開車,或者喝醉酒了要怎樣開車不會闖禍”,首要任務是趕緊拔掉車鑰匙,把鑰匙拿在手中,否則容易車毀人亡。因為醉酒狀態下根本沒有辦法理性思考,我們也沒有必要和已經醉酒狀態下的人爭論(爭吵或是發脾氣),一切爭論都是徒勞,我們幫助他把車開回家,讓他喝些醒酒的湯水,好好休息,只有慢慢恢復精神,恢復體力,意識清醒之後才能夠重新交流,最後你可以把車鑰匙重新還到他手中。


第四步,是非常重要的“情緒管理”

這是一場“持久戰”,父母要始終保持情緒上的穩定、柔軟與平和,我知道這做起來非常不容易,需要時間、需要練習。為什麼呢?對於神經性厭食的孩子來說,自我評價低,非常敏感,希望得到認可和關注,而父母在面對孩子的進食表現時,會有莫名的焦慮和憤怒,一旦把控不好就會將所有的情緒指向孩子;這時候父母一定一定要提醒自己,我們的敵人是ED,不是孩子,不要對孩子“有情緒”,或者有情緒了,我們爆發的對象不是“孩子”。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你失望的眼神、憤怒時的呼吸聲、焦慮的言語統統指向孩子的時候,這對問題的解決沒有任何建設性的幫助,最終的贏家將是ED,而你和孩子繼續被陷在這個情緒的漩渦當中,相互指責、相互攻擊,循而往復、無法逃脫。

對於神經性貪食或暴食的孩子來說,父母的情緒管理就更重要了。因為孩子的進食問題在某種程度上與情緒有很大的關聯,他們無法識別自己的情緒,為情緒命名,無法評估自己的情緒,無法表達自己的情緒,也無法調節自己的情緒。他們的任務其實就是要學習如何與自己的“情緒”好好相處。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所以,即便在ED控制下的孩子,他們的表現如此如此讓你揪心、如此如此讓你焦躁、讓你憤怒、讓你絕望,也請告訴自己,你是成年人,你比孩子更能夠管控自己的情緒,父母要給到孩子一個很好的榜樣,無論發生什麼事,辦法總比困難多,一旦情緒被過度捲入,接下來的事情往往會失去控制,變得與你原本的預期大相徑庭。面對孩子的進食問題,我們在行動上要像大山一樣堅定不移(有規則、有設置);而我們在情緒(情感)上,要像平和的大海一樣柔和與包容(最大限度的接納孩子的情緒)。


第五步,是親子溝通的藝術

在和孩子互動的過程中要注意“多維”視角。什麼是“多維”視角?首先,我們要將“糾錯”視角改為“點睛”視角。我們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時常看到孩子做得不對的地方,不好的地方——吃的太少,吃的太慢,又暴食了,又催吐了……雖然這些可能確實存在,也是事實;但一定也有孩子努力的時候,順從的時候,比如,雖然吃的慢一些,但他堅持吃完了;雖然又暴食了,但次數比之前少一些;雖然孩子又衝自己發脾氣,但這回沒有那麼激烈等等。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就好像你走進一間漆黑的小屋,手中的蠟燭照向眼前,你看到蟑螂、看到灰塵、看到破破爛爛的衣服、看到缺了腳的椅子,這時別急著失望離開,把蠟燭重新挪一挪方向,或許仍舊是這間屋子,你可以看到牆上有美麗的壁畫、看到可愛的布偶玩具、看到一個百寶箱裡面裝著珍貴的金幣。父母要多看到孩子進步和努力的地方,給予及時、具體的肯定和鼓勵,這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此外,父母和孩子的交流不因僅限於ED。在個案當中,我時常會聽到孩子說,父母不太與自己交流,如果交流,話題一定和“吃”有關,而結果往往是無止境的爭吵和不歡而散。久而久之親子間就不再交流了。事實上,在“該不該吃”和“吃多少”上前面講到,父母不要和孩子爭論,在行動上堅定地執行即可。除了進食以外的話題,我們鼓勵父母和孩子多多交流與溝通。


總結

父母不是為了去對抗、懲罰孩子,而是為了對付隱形的殺手——ED;我們是為了更好的走進孩子、瞭解孩子、更好地去關愛他們、關心他們。在個案諮詢的過程中,我遇到的所有被ED裹挾的孩子,他們都是善良的,他們多才多藝,會彈琴、會唱歌、會跳舞、會英語會德語會希臘語,他們有著非常優秀的品質,願意付出、願意努力,他們在意別人的感受勝過在意他們自己、他們努力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這沒有錯,這些珍貴的品質不該被奪去,我們要做的是看到他們的付出、看到他們的優秀、幫助他們去把握好那個“尺度”。

進食障礙心理指南-04 | 在與ED的戰鬥中,父母如何走好每一步?

我們在行動上堅持執行對孩子“進食”的嚴格管控;但在情感上要給予孩子足夠的包容與接納,只有父母的愛才能將孩子從ED的手中重新拯救回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