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逆生長”啟示企業要積極面對未來

自生鮮電商平臺盒馬鮮生聯合雲海餚、西貝、青年餐廳等餐飲品牌為應對疫情影響,達成“共享員工”的合作後,近期,陸續有住宿、百貨零售、製造業、汽車租賃等行業的企業加入“共享”行列。共享模式逐漸由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發展。業內預計,疫情之後,共享經濟將迎來新的發展契機。疫情之後,共享經濟是否能夠向更廣、更深的方向發展。

經過持續多年的市場教育,以網約車、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等為代表的共享經濟,如今已廣為人知,並得到了快速發展,成為新興產業的主力軍。新冠疫情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很多行業和企業被迫暫停經營,但是共享經濟未受太大影響,反而憑藉技術和商業模式優勢,呈現出愈發強大的生命力,從消費領域向生產領域滲透,將越來越多的行業和企業拉進來,擴大了共享經濟的市場範圍。

比如在疫情期間,各地公共交通中斷,私家車也不能上路,但共享單車可以騎行,還具有安全優勢,為市民、醫護人員、志願者提供出行便利。各地餐飲企業關門停業時,員工面臨收入減少、失業等風險,大量餐飲員工轉入生鮮電商平臺,從事裝配、揀貨等工作,促進了“共享員工”模式的發展。在線下活動受到嚴重限制的情況下,大量的消費和生產活動被迫轉到線上,亦催生了共享辦公、醫療、教育等領域的快速發展。

前兩年資本退潮,共享經濟也遭到一些衝擊,部分企業撐不住倒下了,引發了外界的質疑和爭議。但是,共享經濟行業發展趨勢並未改變,仍然保持快速增長,部分細分領域和企業實現盈利,顯示出共享經濟的成長前景。目前來看,共享經濟在消費領域已經紮根生長,積累了大量用戶,市場基礎穩固,經過各方面的探索、嘗試、淘汰,適合共享模式的消費領域,均獲得了成長,商業模式亦愈發成熟。

隨著5G、產業互聯網普及推廣,更多行業和企業將實現信息化改造,共享經濟將在生產領域得到更充分發展,促進傳統產業提質增效。展望未來,社會的各個領域均會引入共享經濟,共享場景會越來越多,諸如供應鏈共享、設備共享、流量共享、產能共享等,使得共享經濟得到最廣闊的應用。

由此可見,疫情對一些行業和企業造成了巨大破壞,但也開闢了新的機會,刺激了新技術、新商機的發展,雲消費、電商、共享經濟的逆生長就是典型例子。顯然,企業對於疫情影響不能太悲觀,既要面對現實損失,也要積極開拓思路,藉助新技術、新模式,尋求新的發展機會,才能儘快回補疫情損失,實現更長遠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