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90後創業代表戴威,曾經是這個時代的新興的創業領袖,也是是共享經濟的一個先行者。激勵著無數人在共享創業的浪潮中,甘心被翻滾激盪,跨上一條99%失敗率的坎坷之途,筆者也曾是創業大軍的一員,2007年在大學始創啟明星創業社團,曾抱負致遠,也曾跌跌撞撞二次創業經營,如今敢想而不為成了寫照。 題記!


抵押動產“輸血”到屢屢拒絕收購堅持獨立發展,戴威將這種倔強展現的淋漓盡致。ofo曾經分2次用單車抵押換取了共計17.66億元的債權投資,第一筆4,447,572輛單車獲取5億元的抵押,第二筆為12.66億元(可能存在重複抵押),抵押單車為浮動數量。ofo的上一輪融資還停留在2018年3月的8.66億美元戰略投資,在連續8個月沒有拿到新融資的小黃車後,小黃車一直在被賣身的邊緣掙扎。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當一些行業被資本的烤箱烘焙之後,蛋糕被放大了,預期變大,最好的售價是蛋糕出爐前的時刻,隨後是出爐後,而美味的蛋糕如果放置了一個星期,二個星期,打折出售。過了一個月,持有蛋糕者已經不名一文。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而我理解的平臺公司,就是遊戲規則的制定者,資源整合的調配者,利用運營系統打造品牌形象的持有者。典型的如早期的美邦,國美,蘇寧,紅星美凱龍,近期的淘寶,美團,滴滴等。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而今天說一說另兩個行業,無樁自行車共享項目。從這個定義上,共享單車並不是一個新創項目,而是大膽的跨越了一步,從有樁改編成了無樁。而這個環境似乎再一個較為理想的環境裡是一個完美實驗,而這個適用環境面向全國後,就自然呈現了全國時代變遷的背景下如何運轉,是否在時代的風口獲得最理想的並軌。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作為對比,共享自行車並不是一個新鮮事物大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體系的補充,就是有樁式自行車。我們看看他的運營模式:第一步:實名開通帶證件。第二步:堅決服從遊戲收費規則和計費模式,使用刷卡操作。第三步,共享押金制度,一般200-300不等車輛質優耐久。第四步,預付款充值,時段制收費。第五:使用規則犯戒處罰制度,基本以千元打底(實名辦理)作為約束。第六個:權責明確,資產維護和調度。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而看一下無樁式自從車的運營模式:第一步,軟件開通,第三方,支付軟件開通。第二步,遊戲規則制定有,但是使用者遵守呈現問題(亂擺亂放)。第三步:押金收費99-199元車輛輕便耐久性差,因競爭而後放棄押金。第四步,使用計費,時段收費。第五,後置付款。第六,維護難度高,損壞率高。第七步:廣告流量受限制。

共享單車解決了保有自行車遺失的問題。同時自行車王國的中國已經逐步再歷史時代中逐步退去自從車的時代,出行方式更加多樣化,潛在的競爭出行方式越多,出行成本影響出行方式的決定性在減弱。全國性的自行車的保有量降低了,自行車車棚和看車人的職業被失業了。

有樁共享單車的痛點在樁基數量有限和時段下流轉方向不一致,存在著自由經濟和計劃經濟的矛盾。而無樁共享單車解決了使用者停放迅速的痛點,但是製造出更大的痛點就是隨意停放後的災難。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而自行車王國之所以拋棄了自行車這個工具的深層次的二個痛點是,北方的冬季騎車太冷,長距離的騎車也累--速度侷限。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我們可以看到的自有電動車的停放和共享自行車的停放區別。持有的電動車的使用投入費用是可以被認可的,而持有共享單車的在使用維護投入的費用確缺失或者很低。而歸根到底的原因,就是因為收費太低,為什麼收費太低,因為降低了使用門檻,購置了輕便的低成本單車成了必然,便宜沒好貨的死循環。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改善模型:共享單車使用有樁和無樁的二類兼容性模型。

車這個產品還是比較重要的,單車必須是跨越了一定自行車時代的元素,產品可以輕便,但是材質領先,智能化設備加入,如時速,熱量消費,距離和路線等實時顯示的元素,甚至冬季有防護設備,甚至有助力設備,成為騎行的時尚潮兒。產品性能高,押金門檻高。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停放和維護有區域範圍劃分和歸類,像停車場一樣必須有秩序 。可以實現停樁免費,固定區域低額度收費,違規區域按使用中計費。

計費模式:極速記錄者獎勵抵扣費用,騎行月度打卡持者滿勤抵扣優惠半價。情侶單車同行第二輛半價優惠等,讓使用者和長期使用者粉絲是最優惠的用戶。更多的激活單車的使用模式和營銷思維。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房地產中介最初的形態是單店經營,很多人也想嘗試共享,為此出現了連鎖中介公司,創造了一個圈層內部的可實現共享的環境,後期有出現了加盟模式,也是在一個加盟壁壘環境重實現了一定的共享環境。

直到房地產代理行業的延伸產業,渠道分銷裡,恆大地產提出了全民經紀人的邏輯,人人可以推薦,成交獎勵佣金。當然這個模式很簡單,就是客戶推薦---項目成交(標的固定)---佣金獎勵。也逐步出現了,在新房領域的整合置業顧問手中的客戶資料(這屬於資產的灰色地帶被流失)的房多多等電商。然而二手房的如果實現共享經濟,基於國情,或許會很困難。因為實現的共享將會是全面共享,我甚至想這個一旦成型,什麼微商朋友圈刷屏直接被幹掉,將會是滿是朋友圈的房產訊息在刷屏。我們跨界思考一下,滴滴,首先背景:由於車的使用場景整體佔據一天的時間重較低,很多大城市出現了多個家庭合資購置車輛的現象,如輪流使用車輛送多家小孩上學,分時段使用共同出資的車輛,這一種自發性的共享已經萌芽。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滴滴打車整合了私家車(之前壟斷沒有經營的機會)+出行舒適和節約時間成本(之前打車困難,養車不夠的人群)的矛盾點。

具體分析其一:從壟斷交通經營收費的出租車公司裡搶奪了一份不小的壟斷價值。之前出租車或許只有四五萬,但是出租車經營牌照需要至少10萬+以上,是很多人無法承擔或者承擔不起的費用。其中的道理:創業最理想的是壟斷行業下的壁壘打開缺口,當然之後你要迅速建立壁壘。

具體分析其二:打車困難和時間假話,在GPS的定位基數和大數據基礎下,讓這些需求能夠更精準的陪陪實現,當然這個也是產品的技術核心的優勢。客戶承擔的相對低運營成本的車輛(私家車節省了大量的壟斷經營費用),自然有相對較低的價格運營成本。而客戶直接感受的是價格的優惠。當然平臺公司也不能吃虧,它的運營財務精算師早已經測算出滴滴司機的運營成本,在成本線上加成的利潤要給司機多少,成本質上的加成多少比例由滴滴來設定。同時滴滴完美的攫取了交通行業的行業紅利,不是固定分成,而是滴滴創造的市場份額比例分成20%模式,只要共享行業交通出行部倒閉,滴滴就會一直在賺錢,而且盤子越大,盈利增長越大。同時滴滴也知道出租車運力並能滿足客戶的需求,在強大缺口下,不得罪競爭對手,也免費嫁接了出租叫車服務。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定價體系和分成體系完美的佔據了一個優秀老闆離錢近,會分錢的優秀品質。當然這個模式也有一個BUG,就經營線簡單,競爭准入難度不大,如果有人挑戰定價體系,必然會剝奪客戶群的干擾選擇,如果降低分成比例,必然會干擾車主的選擇。故而你打破壁壘之後的缺口你必須重建壁壘,如禁止批覆同類經營的公司,如用資本耗死競爭對手,直到被兼併或者被收購,不斷的幹掉挑戰者。馬太效應會發揮的淋漓盡致。

而二手房的經營如果必須壓縮簡化它的流程。就是業主售房---中介收集匹配---客戶購房。然而這個產業最難受的就是定價體系的不唯一不標準,隨機性大,流通性慢,而從業者歷來都是行業從業壁壘沒有造就的體系競爭者多,工作分配原則成交全有的特性,競爭者惡性競爭極為嚴重。然後墨菲定律會在行業的惡性競爭中時常發生。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我曾經有段時間想參加律考,做一名律師,也研究過律師機構的國內和國外經營模式,如果引入了房地產經紀行業,我相信這個行業會是另一番模樣,准入壁壘是否壟斷價值高低決定了共享經營的挖牆腳會有多努力。而中介行你會看到,沒壁壘,公司經營壁壘低,從業門檻更低。

而中介行業的內部分配模型大家可以參考我之前的文章淺析太原各大中介內部業績分配大揭秘(點擊藍色字體閱讀即可),也寫過中介的起源戲談中國房產經紀(中介)的起源於發展(點擊藍色字體閱讀即可)。

而如果房地產中介行業的“共享”時代,我個人覺得跟行業需要向專業服務類發展的方向是相悖的,畢竟普通人並不能獨立完成房地產交易經紀工作。但是也可以考慮大膽的設想,如果實現“共享”,那麼必然有一套全民使用的經紀系統,而大眾可以做到的是,客戶的推薦系統未存在(實際上客戶找到對於中介並不難)該客戶經過專業的經紀人進行了一些列的工作後,實現了成交,那麼該名推薦客戶的人可以分得總佣金的5-10%的共享創收。其二,推薦業主(實際上業主找到對於中介並不難)系統未存在的,該房源經過專業的經紀人進行了一些列的工作後,實現了成交,那麼該名推薦客戶的人可以分得總佣金的5-15%的共享創收。這人個是我能想到的中介共享“模式”的初級形態。

我們實際來聊一下市場,太原市房產中介從業的一線人員二手房約8000+人,加上後臺運營管理部門從業人員約為2000人,房地產延伸服務行業評估擔保公正等約為500人。新房代理銷售從業約為4000+人,房地產開發行業人員約為1500人,.綜合來看行業從業人員1.6萬的從業人員。而太原市常住總人口約為438萬(2017年),行業人均服務為274人。而房地產新房一年消化量約為7萬套,二手房約為3萬套(2018年太原估算數據)。累計10萬套,而平均到從業人員數量約為,從業人員年度6.25套的成交,月成交0.5套的市場。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故而房地產中介市場是一個高額度低頻此,流通成交低速的行業,雖然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高產出型行業,但是實現共享的可能極低。消費頻次決定了共享的價值,也許你一年共享推薦了100個人,你會發現90個重複了,最後的10個裡面一年估計只有1個有效的成交,你從中介共享耗費的精力和時間與回報不確定性產生了嚴重的對立失衡。

從ofo的困境到跨界滴滴模式,房產中介未來是否實現“共享”潮流

而中介實現行業內的“共享”或許才是不可跳躍的發展選擇,實現國內的中介經紀人的公用“MLS系統”,實現行業的自律和行業內部壁壘,內部的共享經濟時代的開啟。

當然也許侷限於我現在的知識結構,對房地產中介的“共享”經濟的未來或許我是一個盲人摸象了,也許會有更廣闊的天地會在房地產中介行業中實現更好的光輝。如果你也對房地產中介共享經濟模式有觀點,歡迎交流進步。

各位覺得呢,歡迎評論區相互交流?關注、轉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