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却政治、感情色彩而言,汉字和英文哪个更先进?

中华老宪


能把to be or not to be翻译成生存或毁灭,其实我们跪的时间挺长的。

只说两点:

信息密度:

在说清楚一件事情得前提下,以同样的语速英语比汉语差远了,看一段同样的新闻你们就能感受到。以文字的方式汉字更远胜英文,找个中英文字幕自己对比一下,就有结论了。

抽象能力:

中文是把读音和文字分开的方式,使得我们能历经几千年也在使用同样的文字。而英语看8百年前的都需要博士级水平。正因为读写分离可能造成了一定的入门门槛,一些人可能拿这个说事。


井中阅


呃,我没去过英国,我对英文也没有研究。我对英国的文化也不了解。但是我们大学的文学课上讨论过这个问题。我觉得汉语是比英语优秀得多的一种语言。啊,比如说花这个词, 我们一开口就可以发出花这个音。如果要用英语来说花的话,就是Flowers,大概就要发出“付老二死”,意思就是英语在发音的时候不简洁。很多个读音组合在一起才表达出一个独立的意义。在读音和字义的结合上,他就赶不上汉语了。再比香蕉,两个音,Bananas,好几个音。如果要讲音形意的结合的话,英语就更不如汉语啦。


安雅威


我曾经这样比喻,英语就像别人家山上有金矿,汉语就像你家的三分薄田,你再努力也无法超越别人,而且你还无法改变,这就是天生的命。

英语能成为世界语言,而不是法语德语俄语日语,还用得着什么解释吗?就像金子还需要解释为什么贵吗?汉字的劣势是天生的,缺点太多,首先没有拼音的帮助太难学习了,一个不认识的字放你面前你就是读不出来,必须死记硬背,导致古人文盲率无法有效解决,第二难体现在使用上,不会写的字你想破脑袋也不会写,你儿子问你睡觉两个字怎么写?你只能手把手的教,而用英语你就可以告诉他sleep,难易程度天差地别。这两个原因也是导致现代汉语在世界范围难以推广的重要原因。第三,英语有极佳的创新性,简单的排列组合就能创新一个英语单词,而汉字的偏旁部首已经基本上固定了,历史上只听说武则天创造了一个新的字:曌,所以英语的丰富程度远比汉字多,创新性汉语明显不如英语。第四,现代工业及科技上有很多缩写,比方说常见的ESP,中文是车身稳定控制系统,中文干瞪眼没办法写出来,就算硬要写车稳控三个字也不如ESP来的简洁,更别提数学公式上的字母,就更没汉字发挥的余地了。

以上总总问题都是汉字天生的劣势,无法改变,也注定汉字汉语无法超越和取代英语和英文。薄田在你眼里再宝贵,耕耘一年不如别人挖一块金子值钱,但你还离不开这块薄田,只能说天生的命。

当然我丝毫没有贬低中文的意思,就像欧洲人天生比亚洲人高大一样,明知不如别人还能怎么办?不如就不如呗。


追逐星星


哈哈哈!这一问题看看下面这张图,看你能不能找出:天地日月,大小多少,·一丨十Ⅹ÷,1+1,1-1,丨1ⅹ1,1÷1,ABCDEFGMW……,……,所有世界文字符号,如果你能找到或找到一部分,你说谁更先进?


心愿103337456


不仅回答问题,我还要反驳“追逐星星”认为汉语天生劣势的观点!

一、英语成为世界语言是因为英语的语言优势,天大的谬误!英语横行天下200年,不是因为英语的语言优势,而是当年日不落帝国的经济优势,如果英国没有占领北美,埃及,印度,大洋洲,今天英语还是英伦三岛上的小语种。当今世界21个法语国家怎么来的?当年法国用坚船利炮打下来的殖民地!要是二战德国占领大半个世界,德语会成为世界语言,将来中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汉语也会取代英语地位,从唐代一直到清朝,朝鲜、日本、越南,都用汉字。假如当年郑和把东南亚国家和非洲东海岸国家变成大明的殖民地,你说有多少汉语国家?你说汉语难学,不要用,拉倒吧!

说说现在,很多国外的购物中心,从日本到韩国,从泰国到巴黎,要赚中国人钱的地方,导游和导购中文贼溜!在中国工作和学习的多少外国人中文不比你差!再看看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你说汉语难,没人学?

二、汉字难记,天生劣势,导致文盲多,呵呵!印度不管什么官方还是民间语言都是字母文字,识字率远远低于中国,中国文盲率1%,印度70%以上,麻烦你解释一下英语识字的优势?

三、你举例说睡觉2个字只能手把手教,我不知道和小学生说偏旁加部首一个“目”字,一个“垂”他懂不懂?“觉”字解释就是觉得的:“觉”,应该知道。我们教别人写不会写的字似乎不用每个都手把手教吧?说偏旁部首,或者说有哪几个字构成,或者哪个字加几笔,少几笔,都可以说清楚啊!我不信你每次问别人哪个字怎么写,别人都手把手教你,不要睁着眼睛说瞎话!

四、英语有创新性,汉字不行,我去!计算机、坦克、民主、科学、航天飞机,物理、这些词是秦代还是汉代创造的?汉字能够灵活组词的功能太重要了!关键是不但可以创新,而且可以有强大的逻辑性和系统性!这个优势可以说独步全球,无人能及!也许中国一个小学生看到鳕鱼、鳇鱼、鲨鱼、鳗鱼、旗鱼、金枪鱼、剑鱼他不知道是什么样的鱼,但是他一定能猜出是一种鱼;再来一组:枫树、杉树、榆树、槐树、柳树、松树换英文试试,恐怕非专业人士根本就不知道这些词,无法猜测是什么东西!这就是优势!有人说汉字没有创新性,只有武则天造了几个字,无知!其实明朝老朱家也造了不少字,朱在钠 、朱成钴 、朱成钯、朱恩铈 、朱恩钾等等10钟左右的元素名称都是“朱家造”,后来有人称朱元璋为中国元素周期表之父,哈哈!

五、 汉字强大无比的创新性和系统性,这是汉语最突出、最独特的优势!记忆量大大地减少。看看下面这个例子。汉语里:火箭,不就是火推动的箭么?计算机,不就是会计算的机器么?不同组合就表达了不同事物。伟大而让人轻松。英语呢?有了火箭,就得产生个新词ROCKET;有了计算机,就得来个COMPUTER。记忆量大呀,这就是差距!有人曾问过几个教授:“长方体”如何用英文讲?结果,这几位母语是英文的工科教授都不知道。又问了几个研究生,他们也不知道。(吃惊?)“四环素”、“变阻器”、“碳酸钙”、“七边形”、等词只有专业人才才会。有兴趣的可以去搜索一下从四边形到二十边形那一堆英文单词,我嘞个去!英语一口气造了17个不同的单词!打开元素周期表,汉语版我们可以看到气体、金属、非金属,一目了然,遇到这些元素知道偏旁就能知道属于哪一类元素,英语版,算了吧,我记不住!系统不?科学不?它不先进吗?天生劣势吗?

再举个栗子:动物: animal ,动物园:zoo,马:horse 斑马:zebra这都是些什么词!我们不需要新造一个字表示动物园,也不需要造一个字表示斑马,并且在不认识这个词的情况下,要是中国的小学生毫无压力,知道动物,就能猜到动物园,知道马就能猜到斑马应该是和马差不多的动物。英语里的多重名词和它的分解词没有丝毫关联。英语里,猪肉(pork)和猪和肉(pig,meat)没有丝毫关系。猪肉羊肉牛肉(pork,mutton,beef)也没有些许联系。公鸡是cock,母鸡是hen,小鸡是chicken,这就是鸡的一家子。能看出公母和大小吗?彼此毫无关联,真是愚蠢,让人受不了!英语词汇的主体就是这样的。新事物出现,新词汇发明,新词汇还与原有词汇基本无关。巨量的英语单词就是这样出来的。

词汇量就是个大问题!这就是美国有那么多愚蠢无知的人的原因。英文世界里,没有20000单词字别想读报,没有30000个单词别想把《时代》周刊读顺。大学毕业10年的职业人士一般都懂80000单词。汉字就不多说了:国家的扫盲标准是1500字,理工科的大学生一般掌握三四千汉字,搞科研都没问题的。至于读书看报更是小学毕业生都可以做到的。英文词汇越多越好吗?一家美国公司根据计算,预计未来英文单词量将突破100万个,崩溃!崩溃!怎么学?怎么用?天天查词典吧!没救了!突然感觉:英语好笨哦。再想想咱们的汉语,基本不必发明新汉字,仅仅依靠原有的汉字组词就可以了。真是感谢和佩服充满智慧的祖先!

五、中文强大的包容性!现代科技的缩写,这个更是中文的强项!为何?中文里面可以直接使用英文缩写,WTO 、SOS、 DIY中文缩写简单用中文,英文缩写简单用英文,英语里可与跨语种出现汉字写的中文词汇吗?不会的。我们可以用纯英文的化学方程式,英语不能用纯中文的九九乘法表!这就是优势!包容性!兼收并蓄。突然想到中华民族把入侵的少数民族都同化了,就像汉语把外来语言都吸收了,阿拉伯数字、日语词汇、英文缩写、化学方程式、等等都兼容了!

六、电脑和人工智能时代汉语将大幅胜出!斯坦福大学教授,汤姆·马拉尼说,(通过软件平台实现的)中文输入方式将会胜出。其实,它已经赢了。我们的手机现在有“智慧”文本和自动联想模式给出你可能需要的词,而英文输入时,电脑无法预计你需要的下一个字母,所以使用英语你就老老实实的一个字输入字母,一个字母地输入吧!天生劣势慢走不送!

现在语音控制也是汉语胜出,语音识别技术中国第一,为什么?因为汉字发音字正腔圆,不光读音有差别,还有声调辅助区别不同的字,易于机器识别。英语在AI时代劣势已经显现了!英语的语音识别慢慢玩,爷不陪!

七、用英语和汉语背诵乘法口诀的速度:汉语用了30秒,英语用了45秒。因此,两人同时背诵乘法口诀。30秒的时候,汉语使用者一定想到了九九八十一,而英语使用者肯定想到不了这里,可能也就是七七四十九,不信你自己用英文背背,我那个别扭啊!为什么中国人数学那么好?赤裸裸的语言优势啊!吊打!英语国家一般人的计算能力,低下到无语!

普通话的声音种类多于英语,并且在相同时间内表达出的,或者接收到的信息比英语多,所以,中国人的思考速度比英语为母语的人快。相同时间,思考速度快的人,自然能够思考更多的问题,当然也就更聪明。

八、古今汉语差别不太大,古代的优秀典籍和文物仍然可以解读,学习。英语就不行了,很多词汇和语法都不同,英语为母语的人读莎士比亚的著作基本读不懂。现代所以我们可以在古籍中发现中药,拿到诺贝尔奖,这个也是文字和文化传承的优势!汉语上下五千年文字传承能够一脉相承,我们读两千年前的《论语》仍然没有多大难度!

一种语言,它每个字在不同时期的演化都有迹可循,保持5000年不灭,生生不息,让一个超大国家,一个古老的民族历经磨难,保持统一!你说这是汉语的劣势?!

九、“追逐星星”的奇葩言论“英语是一座金矿,汉语是三分薄地”的依据是什么?奇葩!真是奇葩!更奇葩的是居然还有人点赞!

我不知道中国有什么专业的人才在英语的金矿里挖出什么东西了?但是我知道很多西方的汉学家在《论语》《道德经》里找到了现代世界人与人,国与国相处之道,要汲取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智慧!学习中国古人天人合一的思想!我国自己培养的屠呦呦教授在中国古籍里找到治疗疟疾的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医学奖,你和我说英语是金矿,汉语是几亩薄地!无稽之谈!

十、英语和汉语谁简单谁复杂的比较,英语用26个字母打天下,入门确实低,也可以拼读没有见过的单词,但是认识字母不代表认识单词,汉语入门难,读音和汉字对应难,但是有的汉字读音和意思可以猜,比如:铜、铁、钠、钴、锂,都是一种金属,英语不行,拼读出读音然并卵。26个字母组合出的百万词汇量和汉语2000多个单字来比较,好像龟兔赛跑,开始跑得挺欢,比耐力就不行了。古人造字和造单词的差别对现在的使用造成很大影响,英语初始的简单带来的单词千变万化的复杂,汉语初始的字多,带来了今天组合和理解的快速,学习难度和使用难度比较上各有优劣,长远看汉语还是要胜出,英语会被天量词汇压垮!

关于其他人说的汉语语法的逻辑性、复数等用英语的标准来衡量汉语的说法实在不敢苟同,几千年来不用复数我们照样没有产生歧义,古代汉语到现在语法变了很多,也不影响当时的交流,不影响后人学习,足矣!要用西方油画的标准说中国的水墨画颜色不鲜艳,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没颜色,不是好的画作,我真的无语!

总结:汉字因为是象形文字,在意思表达上,有着强大的表意性、关联性、系统性,在计算机输入方面有速度和读音优势,在科普方面比英语更易于接触和理解,在拓展知识面上可以触类旁通,在传递信息上有速度优势!更节约时间!难点在于初学时记忆量大,入门难!是全世界最难学的语言之一,但是没有完美的语言,

我没有对自己的国家和母语有吹捧的意思,也没有贬低其他语言的意思,我也不是杠精,只是列举一些实事,说明汉语的优越性。

多有疏漏,烦请斧正!


宅男后勤部


抛开个人情感,单纯把文字看作是信息载体进行评论的话,答案只能是汉字!

之前有个提问,说为什么西方有家族标记,日本有家族徽章,中国没有?我回答因为中国人人在用所以大家忽略了!其实就是姓氏,西方必须有是因为他们用字母文字,这类文字有音和意但没有像,二维的信息载体缺乏具体的形象表达所以需要创作家族标记来进行标识!至于日本没有则是因为日本天皇不是人,没有姓氏,所以需要一个表示身份的形象物,进而形成潮流普及的!

这个比较就已经很说明问题了,汉字作为目前地球上唯一的成熟并且依旧活跃发育的三维文字,怎么都比二维的字母文字要高级吧!其实都不用扯这些略为理论化的东西,单纯的看看近几年人类创造新词汇的数量就可以明白了,文字的活跃度也说明了汉字比字母文字更高级了!


越马长弓


在人类早期,需要表述的东西少的时候,字母语言比较占优势,一千五到两千单词,在英国农村就能混一生了,汉语不行,三千个常用字不掌握,没法阅读。现在,汉语优势就出来了,三千个常用字,通过组词,可以表述的内容很多,而英美的孩子,高中毕业得背到一万八到两万二单词,不然连报纸都没法看。


dvcd


和先进无关,事关国家形象,一个堂堂大国,全国学英语,更培养孩子们崇洋心里。它不过是众多外语的一种,一个工具而已。


东方30388


这个问题有点大,专业的文字学者来回答这个问题估计也要开个讲座才能表述清楚,而且还得要求这个学者“学贯中西”才行。

我是一个中文系毕业的学生,但是十几年前学的知识也差不多都交代给了酒局,实在是提不出多少令人信服的硬性知识来说明。我从这些年的经历来说一下我自己的感触吧,不对的地方大家指正。

语言文字是文明传承的最佳载体。

从一个事物的传承规律看,越是简单的实物传承的时候越有生命力,越是体系庞大的事物在传承时难度越大。从词汇量上来讲,汉语无疑生命力很强大,从仓颉造字到现在多少年了,这也全是汉语先进的一个因素。

汉语,全称是汉语言文学。不能把文学因素剔除了来看汉语。我们用最辉煌的汉语艺术来说这个问题,英语翻译唐诗,目前看还是不行。汉语意境,其他语言是学不来的。这里还有一个时间跨度问题,试问我们三岁孩子就开始背诵的唐诗,英语言国家的人得多大岁数才能顺利的理解其内涵。恐怕是不容易。或者说现在的英语言国家的学前儿童还能不能准确理解唐朝时代同一时期的英语言文学作品?

从我们中华民族的整个历史来看,做的最好的一项工作就是“统战”工作。和外族交流到融合的过程中,“兼容并蓄”的文字体系和文化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目前和其他各国的交流中还依然还在使用。我认为这也是最大的先进性,有人会说英语的使用范围最大,但是这是建立当年“日不落帝国”强大的武力基础上的一种现象,而且当时英国人占领区的人们,大都还没有自身的语言系统处于蒙昧状态。在语言上有着先天优势。


草原野生娃


汉字有29个基本笔画和偏旁部首,它的优势在于二维表现方式。常用汉字仅三千五,选取当代的常用字作为学习和使用汉字的重点即可;英文有26个字母,属表音文字,其词组对应的是一串字母,而且一个地名就是一个单词,由于在表达方面的缺陷(字母的一维线性组合),若给天下每一事物起一个名字,一种东西就是一个单词,宇宙无穷,英文造词亦将无穷——可惜人的精力有限!想正确认识,需要的时间精力只有少数人能够应付。汉字最大的特点就是承载了形音义三方面的信息,因此较之表音文字优势在于信息量大。信息量大带来的一大好处就是文字本身的稳定,只要文字本身代表的事物其形态、含义没有太大改变,那么文字结构也不会发生改变(简化字不算)。如果说使用表音文字的语言如同逻辑严密的代码,那么汉语就是用一幅幅独立的图画构成了浑然的意境。

而另一方面,作为拼音文字英文单词表达的仅仅是事物的读音,那么随着语音或者语法的变化,单词的拼写也自然会发生变化。可以说,现存英文单词必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被废弃,如有异议,不妨参考古英语和现代英语在拼写上的巨大差别以及今人在理解上的巨大难度便可知悉,而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即使在语音上差异巨大,字形上却不存在差异,更无碍于今人理解,这是汉字高信息量带來的稳定性、延续性和先进性的优势。

汉语的音节少,还有四声调,表达抽象概念时,汉语用双音节词解决,英语则不能(就总数来说,英语音节十万个左右,汉语只有四百个左右),所以用汉语的话,单位信息的表达速度以及思维速度更快。很多人认为汉语的这种不严谨性会妨碍法律及合同条文的制定,实际上,表音文字(英语)的严谨往往需要结合上下文来实现,反而不如汉字表述严谨。当然,表音文字(英语)的长句、复合句,各种句子结构逻辑严谨,但这只是句子结构的逻辑严谨,而不是表述严谨,表音文字是通过句子结构来实现逻辑严谨,而汉语是通过逻辑关系达到严谨目的。

旧中国学界对文化的认同取决于西方的价值观和认可度,因此在文化传播过程中极力迎合西方的审美,从而影响了汉语向世界范围的传播;新中国制定了汉语拼音和拼音文字方案,通过了联合国规定的《汉字人名地名和专用词语国际标准》认证,使中国文化在海外的认可度、接受度大幅提升。“以西为贵”的观点已不合时宜,我们可以借助汉语拼音“原汁原味”传播中国特色文化词汇。对英语语料库的调查发现:汉语拼音词语的出现频率逐年提高,汉语中的新生词语更容易以其汉语拼音形式被“原装”借入;在外国人士撰写的小说中,如涉及中国人、物、事件,往往会直接使用拼音词语,以体现异文化特色,使描写更加真实、自然,而中国人外译小说,往往会考虑到受众接受问题而使用英语词汇进行翻译。研究证明,借助拼音“原汁原味”地传播中国特色文化词汇,并运用英语通过“文化补偿”的方式深入阐释,既能最大程度保留汉语源文化特色,同时又能保证信息传递的有效性。在当前国际文化深度交融、碰撞的背景下,我们更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增强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深入挖掘中国文化的当代价值和世界意义,秉持“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理念,探寻中国文化与世界发展的交叉点,继承发扬中国特色文化的魅力。

位于美国圣地亚哥的“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公布报告称,1994年以来加入国际英语行列的词语中,汉语贡献了5%—20%,超过任何其他来源;通过对美国当代英语语料库的考察发现,被借入英语的汉语词语出现频率整体呈上升趋势,涉及的语义类型呈多样化发展态势,从早期“奇珍异宝”的物质层面逐渐扩大至经济、文化、科技、制度等更广阔的领域。作为沟通的最主要工具,语言的变化能够体现国际局势的新变化,英语吸收汉语词汇的数量及语义类型的变化,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我国的关注及中国文化在海外认可度的提高。中国文化影响力的提升是汉语拼音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和基础,而汉语拼音将汉语以更易拼读、更易接受的音素化形式表现出来,势必会增添亲切感,从而进一步推动中国文化的海外传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