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两宴大观园,刘姥姥说笑话,谁没有笑?她为什么不笑?

DearJaneTiM


刘姥姥二进大观园,代表农民的生存智慧和诙谐幽默,给贾府带来了别开生面,朴实无华的乡下人的精神面貌,精彩瞬间,闹了不少笑话。



《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刘姥姥是受了20两银子的恩泽,带着头批刚刚采摘的新鲜瓜果蔬菜来贾府谢恩的。整回看了几遍,至始至终没有一字提到薛宝钗,ta一定是没有笑,否则曹雪芹不可能不写。请看原文:

只见一个媳妇端了一个盒子站在当地,一个丫鬟上来揭去盒盖,里面盛着两碗菜。李纨端了一碗放在贾母桌上。凤姐儿偏拣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桌上。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她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ta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



凤姐就捡了一碗鸽子蛋放在刘姥姥面前,贾母这边说声请,刘姥姥就站起来高声说:“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还完全押韵,这个是鸳鸯骗ta,我们家有规矩,吃饭以前,老太太说请,就要站起来,客人一定要有个回答,所以才出现刚才一幕,等刘姥姥说完,大家还没缓过神来,等到想清楚才都哈哈大笑起来。

史湘云是反应最快的,永远心直口快的人,ta一口饭喷了出来。林黛玉身体是最弱的,一下子呼吸不过来,笑岔了气。宝玉是最撒娇的,一下子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就笑着用手指凤姐,说不出话来,ta要骂王熙风,你怎么这样捉弄人家呢?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然后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旁边是她二姐,最小的惜春也离了坐位,拉奶母揉一揉肠子,还有笑得弯腰曲背的,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所有的反应在这个时候还是合情合理的,完全是ta们个性上流露出来的东西,也让酒宴出现了别具一格很喜剧的场面效果,不只是闹剧了。

只有凤姐跟鸳鸯两人撑着没有笑,ta们两个是操纵者,还要继续捉弄这个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zhu来,只觉不听使唤,这么重,又是镶金子的、又是象牙的,真的不好用,还说怎么会有这么个地方鸡长得好看,生的蛋也小巧好看,我且肏cao攘rang(乡下人很粗的话,就是我用筷子插一个)一个。

大家刚刚忍住的笑,听ta这么一说又笑起来了。贾母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琥珀在后面忙捶背。贾母说:这一定是凤丫头捉狭鬼闹的,快别信ta的话。刘姥姥正夸鸡蛋小巧,肏攘一个来吃啊,可是根本肏不住,鸽子蛋又小又滑。

凤姐就说:很贵的,一两银子一个,快尝尝吧,凉了就不好吃了。刘姥姥忙伸筷子去夹,哪里夹得住啊,越肏越急,越急越肏,根本就肏不起来,满碗里闹腾了一阵,好不容易撮了一个有点带平扁的,还不错,才伸脖子要去吃,因为不敢动筷子,只有让脖子伸长去接,刚要吃到嘴里,蛋又滑了出去,滚到地下,ta就赶快放下筷子,追到桌子下面去捡,早有人捡了起来,脏了又不能吃了。刘姥姥叹口气说:哎呀,一两银子也没听见响声就这么没了,觉得好可惜。众人不想吃了,都看着刘姥姥笑。

贾母开始训人了,刚才在来的路上刘姥姥(别忘了是75岁)又滑了一跤,ta就要责备,以ta的身份,现在ta不能跟着起哄,因为刘姥姥是ta留下的客人,是谁这会子把这个筷子拿出来的,又不请客摆大筵席,干嘛拿这种象牙镶金的筷子,都是凤丫头指使的,还不换了ta。本来底下人都没备这象牙镶金筷,是凤姐鸳鸯商量好了拿来的,听了贾母这样说,就拿了一双乌木镶银的筷子给ta。哎呀,怎么去了金的又来银的,也没有咱们家的顺手,ta忽然觉得还是乡下好,用完不要丢掉算了。

凤姐说菜里如果有毒的话下去就试得出来,筷子会变黑。刘姥姥说这个菜里有毒,那我们家里的菜就都成砒霜毒药了,哪怕毒死也要吃。乡下人的有趣个性,而且吃的香甜,贾母把自己的菜又都端过来给ta吃。

刘姥姥代表了一部分底层庄稼人的本色。说难听就是戏弄,实则是凤姐跟鸳鸯事先安排好的,拿ta来取乐子。



薛宝钗平时是有事慢开口,无事紧开言的。这种如此热闹的情形,ta却没有笑。宝钗虽然年轻,不过14~15岁,历经了童年丧父,哥不争气,无心打理生意,又加之闯下大祸闹出了人命,生意每况愈下,母女无人依傍,自己身体自娘胎带来的毛病,奇药也难治好,为了自己和母亲不得以放下自己喜欢的书,帮母亲打理生意,每天忐忑不安之中度过,象无形的枷锁套在稚嫩的肩膀上,但又不能被人发现。这些残酷的经历,让她学会了察言观色,以至于贾府上上下下没有不喜欢ta的。

宝钗作为旁观者看到刘姥姥使出浑身解数来还人情(让大家开心),这也是一种无奈苦涩的生存方式。宝钗太聪明,心眼空,那里看不出场面的核心本质,触碰到ta最不愿触碰的东西。自己选秀失败,举家寄居贾府,自家母女在众人眼里是什么样呢?也是看着王夫人亲戚来的,哎,这何尝不是避难呢?自己何尝不是在为未来何去何从发愁呢?

所以薛宝钗如何笑得出来。


日月诗语


两宴大观园中谁没笑?一位是一向“事不关己不张口”的宝钗,另外一位是说笑话的刘姥姥自己。

刘姥姥说得挺好笑,众人笑成了堆也属正常,因为她们都没有听过这样粗俗的笑话。可是,小小年纪的宝钗,作者没有写到她笑,当然说笑话的刘姥姥也没有笑,自己说了自己不笑,而让他人笑,那才是真本事。

《红楼梦》第四十回,这段关于笑的描写,我看到很多老师在课堂上拿它来作为神态和动作描写的典范,同时也引用来告诉学生笑究竟能够写成什么样子,这一段笑究竟写得如何精彩。

起因其实很简单,就是因为刘姥姥说了一句话:“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刘姥姥确实能吃,尤其是跟贾府里一帮公侯家的太太小姐们比起来,她的饭量是她们的好几倍,但,能吃也不至于能吃到“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的地步,刘姥姥充分运用了夸张手法(虽然她可能根本不知道啥叫夸张)进行自嘲,没想到,就这么一句话,把这些太太小姐们的笑点引了出来。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史湘云撑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独有凤姐鸳鸯二人撑着,还只管让刘姥姥。刘姥姥拿起箸来,只觉不听使,又说道:“这里的鸡儿也俊,下的这蛋也小巧,怪俊的。我且肏攮一个。”众人方住了笑,听见这话又笑起来。贾母笑的眼泪出来,琥珀在后捶着。

第一个写史湘云,这很符合史湘云的性格特征,为什么第一个不写别人啊,因为史湘云一向都是最活泼率性之人,她最容易忍不住,写她就对了。接下来写了黛玉、宝玉的笑,当然,宝玉和黛玉一向也不是那种遮遮掩掩的人,但是,他们要比史湘云矜持些,动作自然比史湘云慢一拍。

连一向沉闷的王夫人也笑了,笑到说不出话,薛姨妈平时也够老辣,毕竟阅历在那儿,可是也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的笑话,笑得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的饭碗都合在了迎春身上,惜春笑得肚子疼,要揉肠子……

有两个人没笑?你发现了?对的,两个人没有笑,一个是迎春,一个是宝钗。迎春一向被作者称作二木头,更何况作者虽然没有写到她笑,却也写到了她,写到探春将饭碗合在她身上,可以想象,探春大概跟迎春抱成了一团,倘若迎春微微一笑,便不是这场合的情景,所以不写也罢。

连阅尽人间沧桑的贾母都忍不住笑了。

只有宝钗,在如此热闹的情形之下,作者没有提及她,一个字也没有提及!

她一定是没有笑,否则作者不可能不写!

那么,我们忍不住要问,宝钗为什么不笑?

宝钗年龄虽小(她跟迎春一样大),却已看尽人世间的沧桑。先是经历了父亲去世,少年(或者童年)丧父,然后哥哥闯下大祸,出了人命,可以想象她跟母亲一定处于惶惶不安之中,阖家进京说是有事,未必不是一种逃难,接着自己选秀失败,离她的人生梦想又远了一步,一大家子无所依傍,寄居在贾家,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哥哥又不争气,无心打理生意,家业江河日下,自己身体又不好,自生下来就有胎里带来的毛病,怎么吃药都治不好……

所有这一切的一切,都像一座座大山一样,沉重地压在宝钗的肩上,让她年少的心灵过早地背负上了她这个年龄不该背负的重任。笑,对于此时的宝钗来说,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

刘姥姥耍宝式的调侃是一种无奈的谋生手段,宝钗此时岂不也同时在为谋生犯愁。从某个角度来说,她跟刘姥姥是一样的,她们都在为了生存,寻找属于自己的走得通的路径。透过刘姥姥背后看她的无奈,其实也是宝钗自己的无奈。

所以,宝钗笑不出来,正像刘姥姥在说过“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一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一样,因为刘姥姥同样也笑不出来,即使是她能笑出来,也是一种苦笑。一种无可奈何我就陪着你们玩一把的苦笑吧。

我是苏小妮,跟你一起读红楼,聊一聊读红楼的感受。


苏小妮


《红楼梦》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刘姥姥在王西凤和鸳鸯授意下,为了给贾家取乐,吃饭前装傻扮丑。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如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在场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



原文对每个人的笑态作了细致形象的描写。林黛玉笑岔了气,扶着桌子哎哟。贾宝玉滚到贾母的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只说不出话来。 薛姨妈也撑不住,口里的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座位,拉着他奶妈,叫揉一揉肠子。无一个不弯腰曲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凤姐和鸳鸯二人因是刘姥姥扮丑的始作俑者,所以强撑着没有笑,还不停让着刘姥姥。


这里唯独没有提到宝钗。是曹雪芹忘了写宝钗吗?显然不是。这么热闹的场面,是不会忘记女主角的。是宝钗没有去吗?宝钗不但去了,而且还和宝玉,黛玉,湘云,贾母坐在一个桌上。那么是曹雪芹故意不写宝钗吗?我认为是的。曹雪芹写《红楼梦》,对里面的人物,自己不做任何评价,留着让读者自己去判断去理解。这次就是故意漏写宝钗,在别人皆笑唯她不笑的尴尬里,把此时此刻对宝钗无限的遐想留给广大读者!



个人认为曹公不写宝钗笑,是因为宝钗的心理其实和刘姥姥此时的心理是一样的。刘姥姥是贾家的远亲戚,第一次来到贾府得了好处,这一次是来感谢的,为了讨好贾家,有意的装疯卖傻,是有些粗俗且让人鄙视的。而宝钗作为亲戚,一直住在贾家也有无奈之感,也小心周全的讨好着贾家上下。刘姥姥作为一个乡下老妇,扮丑讨好倒不算什么,而心气甚高的宝钗怎能心里舒服!所以这里曹公有意不写宝钗笑。


文化领域创作者



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首先得来看刘姥姥讲的笑话是什么?

书中写道:

刘姥姥便站起身来,高声说道:“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自己却鼓着腮不语。 众人先是发怔,后来一听,上上下下都哈哈的大笑起来。

说实话这个笑话我们看起来没啥好笑的,但是对于贵族夫人小姐们来说却是个新鲜的,粗俗的笑话,所以大家都哈哈大笑起来!

书中写得很清楚,是众人上上下下都哈哈大笑起来。我想这其中应该包括薛宝钗吧?

但是接下来作者对众人的笑进行了细致生动的描写,却偏偏没有写到薛宝钗,这不能不让人多想了。


其实刘姥姥和凤姐鸳鸯也没笑。刘姥姥是讲笑话做表演的,她不能笑,她不笑才有喜剧效果,才算有本事。凤姐和鸳鸯是硬撑着不笑的,因为她俩是始作祟者。 刘姥姥说这些笑话都是凤姐和鸳鸯调停的。

书中写道:

凤姐一面递眼色与鸳鸯,鸳鸯便拉了刘姥姥出去,悄悄的嘱咐了刘姥姥一席话,又说:"这是我们家的规矩,若错了我们就笑话呢。"调停已毕,然后归坐。

曹雪芹对笑的描写非常精彩,一直被语文老师当范文开讲,我们看看他是怎么写的:史湘云掌不住,一口饭都喷了出来。林黛玉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嗳哟。宝玉早滚到贾母怀里,贾母笑的搂着宝玉叫“心肝”。王夫人笑的用手指着凤姐儿,只说不出话来。薛姨妈也掌不住,口里茶喷了探春一裙子。探春手里的饭碗都合在迎春身上。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姆,叫『揉』一『揉』肠子。地下的无一个不弯腰屈背,也有躲出去蹲着笑去的,也有忍着笑上来替他姊妹换衣裳的。

确实是老老少少,上上下下都笑成一团。几个主要人物都有涉及,唯独没有宝钗,确实奇怪。


我想原因有两点。

第一,这个笑话在宝钗看来不光不好笑,还有点伤自尊。

俗语说“当着矮人,别说短话”。我们都知道薛宝钗体态丰满,她最忌讳的就是别人说她胖。我们还记得有一次宝玉说她体丰怯热像杨贵妃。她非常恼火,指桑骂槐,教训了宝玉一顿。

所以这个“老刘,老刘,食量大似牛,吃个老母猪不抬头。”的笑话对她来讲,有点刺耳,而刘姥姥鼓着腮帮子的样子更是刺目,她怎么可能笑得出来呢?

第二,薛宝钗一向很在意自己的淑女形象,宠辱不惊,所以她可能听到这个笑话也笑了,但是她笑得没什么特点,不像林黛玉能岔气,史湘云能喷饭,所以也就没啥写头,曹雪芹直接把她的笑忽略了!

第二个观点比较符合大众口味,但是我不太赞成。

因为刘姥姥走后,林黛玉雅谑补余香,说了一句话。薛宝钗倒笑得动不得了!

书中写道:

宝钗笑道:“‘又要照着这个慢慢的画’,这落后一句最妙。所以昨日那些笑话儿虽然可笑,回想是没味的。你们细想颦儿这几句话,虽是淡淡的,回想却有滋味,我倒笑的动不得了。”


宝钗认为有关刘姥姥的笑话只是可笑,却没啥意思,不值得大家那样傻笑!


凡眼看红楼


为了贾母和大家开心,凤姐和鸳鸯拿刘姥姥打趣。饭前鸳鸯特意嘱咐刘姥姥,说这是贾府的规矩。其实刘姥姥一点不傻,她在贾母宣布吃饭时突然站起履行规矩。逗得每个人都发出独特的笑。接着又让刘姥姥上演用那比铁锨还沉的金筷子夹鸽子蛋。喝酒行令时,刘姥姥用乡村土话逗得小姐们笑翻了天。她的语言简单、欢快、风趣、自然,一派田园景象。刘姥姥就像马戏团的丑角,甘做大家的笑料。一个古稀老人还这么开得起自己的玩笑,实属难得。刘姥姥在贾府这些贵妇们眼中是玩偶,拿来做戏娱乐,而她们在刘姥姥眼中是一群井底之蛙,逗你们就是个玩。

刘姥姥进大观园,贾母起得早了,黛玉哭得少了,她和宝钗的关系变得更和谐。刘姥姥有自信,她俗的可爱,大家取笑她的土气,但她乐在其中,更以给大家带来欢笑为乐。刘姥姥大智若愚,在受到捉弄时不生气,看似犯傻,失去了尊严,实际上,她赢得了贾家上下的认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收获。人生要从长计议,咬着牙,忍住泪,终将获得生命的尊严和受人敬重。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理直气壮多了,刘姥姥是受了20两银子的恩泽,带着新鲜瓜果蔬菜来贾府谢恩的。别人设计取笑她,她全力配合,引得众人狂笑,赢得贾府上下的喜爱。刘姥姥抓住一个机会叹道,怪道说礼出大家。刘姥姥话一出口高下立见。敏感的凤姐忙笑劝刘姥姥别多心,鸳鸯也跟着赔礼道歉。谁没取笑过别人,谁没被人取笑过。其实刘姥姥心知肚明装糊涂。自以为聪明的人在嘲弄别人的同时,也在被嘲弄。

刘姥姥的表演,在悲剧作品中穿插了喜剧气氛。当年元春省亲也没这么热闹,眼泪多于欢笑。刘姥姥进大观园,带出一串串笑声。

平时她们也笑,尤其是在贾母跟前。但那是趋附的笑、奉承的笑,笑得空洞无聊。而这场笑像倾盆大雨骤然而至。黛玉多么忧郁,王夫人多么矜持,探春的严肃,惜春的孤介,全都变了。这是真笑,欢笑,发自肺腑的笑,笑到喷饭,笑到岔气,笑到弯腰曲背。刘姥姥以她的机智、幽默、诙谐和大气,为贾府带来一段短暂的快乐时光。这场欢笑不但空前,更是绝后。

再来说说薛宝钗为什么没有笑。
首先,整回只字未提薛宝钗,我们却在这问题、答题。这恰恰说明作者的高明,不写之写,试想,如果写薛宝钗,会怎么写,应该怎么写?


第一,写她不笑、写她没有笑?她肯定是没有笑,宝钗作为旁观者看到刘姥姥使出浑身解数来还逗笑大家,这其中也有一种无奈。宝钗太聪明,心里眼里,那里看不出可笑之人的可怜之处。自己举家寄居贾府,未来何去何从?想到这些,同命相怜,薛宝钗如何笑得出来。上文我们的分析,薛宝钗肯定都看到想到了。连王夫人都笑着用手指凤姐,说不出话来,就凭薛宝钗的聪明,还有什么她看不出来?作者在别人皆笑唯她不笑的尴尬里,把此时此刻对宝钗无限的遐想留给广大读者!细致生动地描写众人的笑,是《红楼梦》一个著名段子,试想,如果作者一笔带出薛宝钗没有笑,该有多么扫兴,那个段子还有那么精彩吗?
第二,写她跟别人一样地笑?那还是薛宝钗吗?薛宝钗不笑,实在是其性格使然。薛宝钗平时是有事慢开口,无事不开言的。宝钗虽然年轻,学会了察言观色,贾府上上下下没有不喜欢的。也许薛宝钗认为刘姥姥粗鲁粗鄙,并没啥好笑的——薛宝钗自持贵族小姐的身份,是瞧不起刘姥姥的。薛宝钗一向很在意自己的淑女形象,她是端方之人,喜怒不形于色的、年少老成的女孩子。她宠辱不惊,行为举止都是如此。 再说她并不认为刘姥姥有趣,刘姥姥的诙谐与幽默,在她眼里只是粗鄙,并不觉得好笑,所以她正襟危坐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第三,写她轻蔑地耻笑?就薛宝钗内心而言,她是鄙视刘姥姥的,但是这里是大观园,大家都在,大家都笑,她发出轻蔑的耻笑,是轻蔑谁?刘姥姥是贾母的客人,她能作一个另类,讨大家,特别是贾母的嫌吗?
第四,作者在这一处没有写两个人的笑,迎春和宝钗。迎春一向被作者称作二木头,作者虽然没有写她笑,却也写到了探春将饭碗合在她身上,可以想象姐俩笑得抱成一团。只有宝钗,在如此热闹的情形之下,作者一个字也没有提及!
宝钗其实是个不自觉的悲剧人物,从这点上她比其他女孩们更加可悲。红楼梦的女儿们有的抗争,有的殉情,有的吟叹。唯有宝钗甘愿忍受封建命运的安排,成了一个认命的人!后来宝玉出家,宝钗想念宝玉,暗中垂泪,自叹命苦。王夫人看着宝钗虽是痛哭,那端庄样儿一点不走,却倒来劝我,这是真真难得。

作者在精心描写众人的笑的时候,对薛宝钗不着点墨,其实胜似千言,我们能在这里讨论,说明该处无声胜有声。


伴读红楼梦


刘姥因为二十两银子的抽丰,带着瓜果蔬菜送给贾府以示谢恩。并且由此引发史太君两宴大观园,以东道主的身份宴请刘姥姥。

刘姥姥在大观园中闹了不少笑话,刘姥姥以其充满农民式的诙谐幽默,征服了贾府的上上下午主子奴才们。

这些人跟着贾母,带着刘姥姥一路走一路笑,连“二木头”迎春都在笑。但是有一个人,自始至终曹公都没有笔墨写她的笑,那就是薛宝钗。

薛宝钗之所以不笑,她是认为刘姥姥粗鲁粗鄙,并没啥好笑的——薛宝钗自持贵族小姐的身份,是瞧不起刘姥姥的。

薛宝钗之所以不笑,还因为她是一个实在无趣之人,作为一个喜怒不形于色的、年少老成的女孩子,并不认为刘姥姥是一个有趣的人,刘姥姥的诙谐与幽默,在她眼里只是粗鄙,令她觉得难堪,并不觉得好笑,所以薛宝钗是两宴大观园中唯一的、正襟危坐、表情严肃的人,也就不足以为奇了。


春江水月倾落星河


薛宝钗笑了没有书中没写,我以为应该是没笑。她怎么笑得出来,刘姥姥为了打秋风不惜自虐扮丑,以此讨贾母欢心,而薛家也一样,都是来贾府讨好希图非分的人。现在看着刘姥姥不遗余力地出乖露丑,触景生情,自家母女在贾府众人眼中或许也是如此。刘家薛家都是王夫人的亲戚,都要依附贾府而生存,在姓贾的人看来没有区别,都是蝼蚁。这种被人鄙视的凄凉,不身临其境怎么感同身受,现在看到刘姥姥、想到自家母女,怎能忍住悲从中来,怎么笑得出来。


用户62199337606



翠羽黄衫霍青桐


宝钗没有笑。

宝钗没有笑,是她所受的教育有关的。从小她就受到了三从四德,内敛的教育。虽然认识几个字,但就像贾母说的不是个睁眼瞎罢了。

宝钗其实是个不自觉的悲剧人物,从这点上她比其他女孩们更加是个真正的悲剧。所以,红楼梦的女儿们有的抗争,有的殉情,有的吟叹。唯有宝钗甘愿忍受封建命运的安排,成了一个认命的人!


南屋学士


薛宝钗没有笑。

因为薛宝钗明白一个很可悲的事实——刘姥姥之所以这么做,无非是因为贫寒的出身,使得她不得不出乖卖丑,以讨好贾府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