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张伯端(984年~1082年),字平叔,号紫阳,后改名用成(诚),浙江天台人。北宋时期著名高道。敕封“紫阳真人”。自幼博学,三教经籍、医、卜、兵、算,无不涉猎。曾长期居台州府城临海为府吏,后因火烧文书被流放岭南。从此,浪迹云水,寻师访道,修炼内丹。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1067年,张伯端投桂林知府陆诜[shēn]为机要典事。隔年随调成都。在成都天回寺得高道刘海蟾(吕洞宾传人)授“金丹药物火候之诀”,使他原来不明之处顿时“雾开日莹”。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陆诜像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1070年陆诜病逝,张伯端便前往汉阴山中(今陕西省紫阳县)修炼。道成后,转徒于秦陇(陕甘一带)云游布道。不料 “三传非人,三遭祸患”,被凤州太守流放。幸解押途中遇石泰为之申冤而获释,感激之余,张伯端将所得秘诀倾囊相授。传道石泰后,张伯端心头的大事已了,一种叶落归根的思乡之情便油然而生。于是,不久就告别石泰踏上了回乡之路。时间当在严冬之后,即1074年春。乡居天台山桐柏宫修炼、著书、传道授徒。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1075年著成内丹经典《悟真篇》。后赴山东兖州,嘱知州马默“流布此书”。然后经常州、杭州返桐柏宫修炼。1082年三月十五日,张伯端往返临海途经百步溪(今属临海)时水解羽化,世寿99岁。

《悟真篇》倡导“三教归一”,在道教传统的命功的基础上,引入儒家“穷理尽性”和佛教“达本明性”的心性修养方法,将隐匿在金丹术中的内丹妙道和盘端出,形成“性命双修,先命后性”的南宗丹法,有力地推动了中国道教的发展。《悟真篇》与汉魏伯阳的《周易参同契》并称“丹经王”,张伯端被尊为道教(金丹派)南宗始祖,桐柏宫亦因此成为南宗祖庭。张伯端与其嫡系法脉传人石泰-薛道光-陈楠-白玉蟾合称南五祖。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悟真篇》高举“三教归一”的大旗,赢得了社会广泛的认同,甚至对佛门弟子也产生了重大影响,著名的佛教禅师薛道光受其感召皈依道门,成为南宗三祖。张伯端“三教归一”思想成为三教的共同财富,收入佛藏、进入小说。如《西游记》不仅有紫阳真人救皇后的故事,还直接引用了7首《悟真篇》诗词,更由孙悟空将“三教归一”一字不差地向车迟国国王提出要求。清帝雍正崇禅贬道,唯独对张伯端推崇有加,原因就在于对其“三教归一”思想的“深契”。于是下旨重修天台山紫阳道场崇道观并御笔亲书《崇道观碑文》,敕封张伯端为“大慈圆通禅仙紫阳真人”,将其《悟真外篇》收入《御选语录》并亲自为之作序,盛赞“篇中言句。真证了彻。直指妙圆。即禅门古德中。如此自利利他。不可思议者。犹为希有。如禅师薛道光。皆归依为弟子。不亦宜乎。”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雍正像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石梁镇招投标监督管理办公室监管,天台县石梁镇岩头墩村村民委员会招标, 天台县石梁镇岩头墩休闲旅游基础设施项目,中标人:浙江全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金额382911元。登录“信用中国”搜索,台州市椒江区人民法院发布公告,浙江全立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即“老赖”。依据相关法规,“老赖”没有资格参加国资项目投标,投标人隐瞒失信被处罚的事实,虚假响应谋取中标,招标人应该加强监管,维护公平公正诚信!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他主张“三教合一”,以道教修炼性命之说融合儒释道三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