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部小結節!別急,可能是緣於這種“浪漫病”

很難想象,這種疾病是為數不多跟“浪漫”有關聯的疾病。18世紀~19世紀,歐洲很多文學青年崇尚它,因為患上這種病的人,通常都擁有消瘦的身材、憂鬱的眼神,還會不時咳嗽,掩住口的白色手帕上會出現一點殷紅……

那是不是所有的結核病都會整天咳個不停呢?當然不是。不少患者在體檢時會發現肺部的小結節,其中有一部分就是曾經患過肺結核所致。而患者本身並沒有明顯症狀,所以對於自己患過肺結核的經歷感到莫名奇妙。讓我們再來認識一下這種“浪漫”的疾病。


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結核桿菌


結核病是由結核分枝桿菌感染而引起的一種嚴重危害健康的慢性傳染病。結核菌可侵入人體全身多個器官,如肺、淋巴結、胸膜、骨關節、皮膚、腦膜、腎臟等,但主要通過人的呼吸道進行傳播,所以結核病以肺結核最多見,佔各種類型結核病的80%以上。

據世界衛生組織報道,目前全球有近1/3的人已感染結核桿菌,2018年全世界約有1000萬人感染結核桿菌,死亡約145萬人。耐多藥肺結核包含單耐利福平患者約48.4萬。中國仍為結核病高負擔國家,患病人數在全球居第二位,僅次於印度。

我國2018年結核病發病人數約86.6萬(發病率為61/10萬),死亡約3.88萬人,其中耐多藥結核6.6萬人。患病率隨年齡增長而逐漸增高。地區間發展不平衡:鄉村患病率高於城鎮,西部地區患病率高於中東部地區。


怎麼就被感染了呢?


所有的人群對結核菌都是普遍易感的。結核病的起病一般來講是比較緩慢的,肺結核早期可以沒有症狀,有的症狀比較輕微,易被忽略,或僅有咳嗽咯痰,誤認為是感冒。部分病人不知不覺中患了肺結核,由於沒有症狀,只有在體檢時才發現肺部有陰影,去做進一步的檢查發現得了肺結核或曾經患過肺結核。往往身邊又找不到感染者。這部分人是怎麼被悄悄感染的呢?

肺結核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但並非所有肺結核病人都有傳染性,只有排菌的肺結核病人才具有傳染性,

才可將結核桿菌排入空氣之中,傳染給周圍人群。

當排菌的結核病人咳嗽、打噴嚏或大聲喊叫時,會噴出含菌的飛沫,如果健康人離病人很近,就可能吸入含菌的飛沫而受到傳染。

如果病人把含菌的痰吐在地上,痰液乾燥時,結核桿菌就會附在塵埃上,遇颳風或打掃地面的時候,含菌的塵埃飛揚起來,如果吸入肺內就可能受到傳染。

另外排菌病人吃剩的食物或用過的碗筷上可能沾染結核桿菌。如果吃了這些剩餘食物或使用未經過刷洗消毒的碗筷,也有被感染的可能。

有資料表明,一個未治療的排菌病人,一年之內會將結核桿菌傳染給周圍10個~20個人。


輕咳也可能是肺結核


肺結核的典型症狀有全身症狀和局部症狀。

全身症狀最常見的是發熱,多為午後低熱,從下午3點~5點開始,體溫一般最高在37℃~38℃,至清晨可自行降至正常。在合併細菌感染或結核菌大量播散的情況下,可以發生高熱,甚至出現持續的寒戰、高熱。其次是盜汗,即病人在夜間入睡時或晨起睡醒時發現周身出汗。有些病人有乏力、納差、消瘦等結核中毒症狀。女性患者可有月經不調,小兒可有生長髮育緩慢、消瘦等症狀。

局部症狀主要為咳嗽、咯痰、胸痛、咯血、胸悶。如果持續咳嗽、咯痰2周以上,需考慮肺結核的可能。

早期咳嗽可以很輕,常呈單聲咳,一般不影響正常工作和學習。當病變進展時,咳嗽加重,夜間影響睡眠,甚至影響正常生活。如合併氣管、支氣管結核,可於咳嗽時聞及喘鳴音,甚至發生呼吸困難。起病初期患者一般咳痰不明顯,僅表現為乾咳,但在病變擴大甚至肺部有空洞時痰量就會增加,多為白痰,在有其他致病菌感染時,也可出現黃稠痰。部分病人平時可能有輕微咳嗽或發熱,但未引起重視,直至咳嗽時發現痰中帶血、血塊,甚至為整口鮮血,才到醫院就診,檢查發現肺結核。有些患者因胸痛、胸悶就診,老年人可能會與心臟疾病相混淆,部分患者合併有胸腔積液。

健康人受到結核菌感染後不一定會發病,是否發病取決於結核菌的毒力和身體抵抗力的強弱。只有在機體抵抗力降低,和/或有大量結核菌侵入時,才會發病。據報道,人在感染結核桿菌後,一生中有5%~15%發病。


治好就不會傳染給別人


肺結核病人經過規律抗結核治療大部分可以治癒,一般對以後的生活沒有影響,可以正常工作、學習。但如果是耐藥,甚至是耐多藥、廣泛耐藥肺結核患者,治癒率僅為50%左右,需引起高度重視。極少數肺結核患者由於對肺結核缺乏正確的認識,自行停藥,不按時複查,錯過了治療時機,導致治療困難,甚至有生命危險。肺結核治癒後,肺內病灶消失、硬結或鈣化,痰中查不到結核桿菌,便不具備傳染性了。這也就是為什麼有些患者會在體檢時發現肺部小結節的原因。所以,發現自己患過悄無聲息的肺結核,不必太緊張。


避免感染肺結核的tips


01

房間要定時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據統計,每10分鐘通風換氣一次,4次~5次後可以吹掉空氣中99%的結核桿菌。

02

生活有規律,改變不良生活習慣。避免長期過勞和精神緊張,注意飲食營養和睡眠充足,戒菸、限酒,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提高抵抗力,儘量減少發病機會。

03

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洗漱用具專人專用,勤洗手、勤換衣、定期消毒等。

04

如遇疑似患肺結核的病人,尤其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儘量減少近距離接觸或戴口罩。

05

新生兒常規進行卡介苗接種。


肺部小結節!別急,可能是緣於這種“浪漫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