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光咸丰签了南京条约、天津条约,打开了近代屈辱历史,为什么还有人说清朝无昏君?

尔朱少帅


清朝建立之后,充分汲取了明朝灭亡的教训,尤其是在对于皇子的教育问题上,清朝历代皇帝可以说是下了功夫的,普通皇子如此,作为继承人来培养的太子就更是如此了,明朝皇位的继承是“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使得很多优秀的皇子因为出身的原因失去了成为储君或是继承人的资格。清朝充分汲取了明朝皇位继承的弊端,在皇位继承制中实行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丛林法则,不论是清初的贵族公推制还是雍正创立的秘密立储制,都是为了能够将最优秀的皇子筛选出来作为继承人,从而确保帝国的事业欣欣向荣,长久不衰,也正是因为这种制度,却让清朝的历代皇帝基本上能够择优而立,诸如明朝时接连出现一连串的草包恶棍皇帝的现象,在清朝基本没有。

不可否认的是,清朝十二任皇帝,虽然不全是明君,但是要以封建时期的昏君定义来衡量,似乎清朝也没有昏君出现,前期的君主自不必说,即便是中后期的嘉庆、道光、咸丰三代帝王,我们似乎也不能用传统意义上的昏君来将其定义。有人会问,道光皇帝签订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咸丰皇帝更是丢失了北方大片领土,为何还说清朝无昏君呢?两位皇帝在位时期确实在治理国家方面非常失败,但是其作为封建君主来说个人修养和作风习惯方面确是中规中矩的,诸如明朝皇帝那些奇葩做法在清朝所有皇帝中是不存在的,道光皇帝和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总体来说是非常勤政的,虽然执政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错误,对国家和民族造成了很大损失,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其为了国家的强盛而做出的辛勤的努力。

鸦片战争发生在道光皇帝执政时期,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也有道光皇帝允准,香港岛的割让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也是清朝皇帝第一次因战败而割让领土,道光皇帝作为当时的最高统治者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另一方面,道光皇帝在位三十年期间,也是有着一定功绩的,道光皇帝一生最大的功绩恐怕就是平定了张格尔叛乱了,张格尔叛乱的平定,沉重打击了新疆勾结境外帝国主义图谋割据新疆的少数民族分裂势力,有效地维护了中国领土完整和统一。不仅如此,道光皇帝在清理漕运、修改盐法以及整顿吏治方面也做出了努力,但是由于个人的历史局限性,使得道光皇帝仍然没有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一生勤勤恳恳努力工作的他仍然没有扭转大清帝国走向颓败的局势。

相比其父道光皇帝的中规中矩、亦步亦趋,咸丰皇帝这位中国历史上丢失领土最多的皇帝的改革力度不可谓之不大,咸丰皇帝即位时年仅二十岁,血气方刚的年纪就执掌了帝国的皇权,他上任伊始就撤换了道光时期的忠臣穆彰阿和琦善,这两个人在道光一朝手握重权却庸庸碌碌。咸丰皇帝即位后,清朝的局势相比道光时期更为艰难,咸丰皇帝每天批阅各地雪片般飞来的奏折经常熬到深夜,他重用肃顺整饬吏治,同时面对日益高涨的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咸丰皇帝一改清朝皇帝不重用汉族将领的传统,大胆的任用了一大批汉族官僚,授之以官位,许之以兵权,使他们成为了剿灭太平军的中流砥柱。为了缓解当时的财政危机,咸丰皇帝甚至把把内务府的金钟都给融化了,这在当时是石破天惊的,但是钱还不够,咸丰皇帝只能开始卖官,这前后一共筹到了近一亿七万两的钱来当军费来解决镇压全国各地的农民起义,清朝当时的国库空虚程度因此可见一斑,与道光皇帝相比,咸丰皇帝也是非常节俭的。


历史课课代表


都是满遗吧,或许是屁股坐歪了。

清朝乾隆后期开始就没有明君了,看似无昏君,在那个大争之世,平庸之君或许比昏君对家国遗害更大!

另予外寇不予家奴!

量中华之物力,结万国之欢心!

何其卑劣。满人到死都是凌驾于家国之上,从来没有与家国一体。国家不过是提供供养给他们满蒙藏挥霍的工具而已!辛亥革命后要不是主动融合进中华民族,估计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

如今满遗剧霸屏,遗老遗少们时不时现在文化的高点指点下江山、激扬下文字,试图美化自己的王朝,不足为奇。实话说除了土地外,没留下什么可供后人继承发扬的!



岸上行走


不能同日而语啊。

对于满清代明,列强侵略责任,中国脱离世界等话题,出现了多种多样的讨论,其中,清朝君主的治国能力也在范畴之内。

1.在儒家框架内,道光咸丰不是昏君。中国历史上,评价皇帝是不是昏君,有一套自己的体系。汉以后,主要参考标准就是儒家思想体系。道光咸丰皇帝,是清承汉制的前提下培养出的中庸之君。

道光,咸丰两位皇帝,在继位之初,都曾经在整顿吏治,施惠于民方面做出努力,平定反叛势力,巩固边疆稳定。希望能一改前朝之颓靡,重振国力,终因腐败积重难返,行政效率低下,内忧外患而告终。

道光,咸丰不是明君,但也不是昏君,只是有心无力的守成之君。因为自身受到严格的皇家系统教育,不会有太多昏聩残暴之处,也因大清日衰,无力更改满清没落之国运。

2.近代屈辱历史,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道光朝一些列励精图治的措施,没能发挥作用,反而遭遇西方列强第一次军事打击,战争失败,但是皇帝被蒙混,上下互相欺骗的情况下,签订《南京条约》,是中国屈辱历史的开始。

咸丰皇帝任内遇到天平天国起义,捻军起义,各地民众蠢蠢欲动,西方列强也正是试探攻击瓜分的小高潮的时候,英法联军借故侵略北京,满清军队本身战斗力差,又首尾不得相顾,最后签订《天津条约》。

无论明清,还是汉唐,世界古代历史上,在农耕文明之中,都是首屈一指的大国,强国。但是西方列强的崛起,是不同于之前的力量累积,而是文明层级的跃升,是超维度的碾压,也就是说,不管道光,咸丰是明君还是昏君,无论当时的皇帝是秦皇还是汉武,面对西方的工业文明,都会一败涂地。


雨夜说春秋


所谓昏君,本义是指昏庸无能的君主,引申义比喻头脑糊涂的君主,现代人们常说的昏君指的是引申义不是本义。道光咸丰两人并不糊涂,不能称为昏君。




历史上有名的昏君如纣王、秦二世,他们受人蛊惑,滥杀无辜,把朝廷弄得乌烟瘴气,最后弄丢了政权。道光和咸丰既没有受人蛊惑,也没有滥杀无辜,他们一心想着把国家治好,让国家走出困境,只是能力有限,不能救大清于危局,确切地说他们只能称庸君,但绝对不能称昏君。



道光皇帝在位发生了第一次鸦片战争,咸丰皇帝在位发生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次鸦片战争签定了《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了《北京条约》、《天津条约》,这些条约都是打了败仗后签订的,是无奈之举。两位皇帝发动鸦片战争,其实都是看到了鸦片对中国的危害,为了禁止鸦片与英国人发生冲突才爆发了战争。他们心是中国心,一心想着让国家好,也在努力让国家好,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落后了,打不过英国人,这不能全怪他们。昏君如纣王和秦二世,国家灭亡完全拜他们所赐。前者与后者性质完全不同。



假如国家不是内忧外患,让道光和咸丰做个普通的守成之君,道光能达到中等,咸丰甚至可以达到中等以上水平。道光节俭勤奋,咸丰大胆任用汉人且用人不疑,这都是很不错的品质,他们能为大清勤奋工作,你能说这样的君主是昏君吗?明朝的崇祯皇帝把江山社稷都丢了,你能说他是昏君吗?清朝有庸君,他们能力一般,没有多少建树,但都不昏聩,所以有人说清朝无昏君是有道理的。


我是豫有得,欢迎加关注互动讨论!


有得观史


雍正残杀兄弟,逼死母亲,杀害儿子,残杀功臣,文字狱屠杀汉族知识分子,在位十三年据说就被文字狱的幸存者吕四娘刺杀,这不算暴君?

道光迫害民族英雄林则徐,重用奸臣琦善穆彰阿,鸦片战争投降卖国,这不算昏君?

咸丰沉迷酒色,宠信慈禧等后宫美女,被太平天国与英法联军打得狼狈不堪,被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放弃北京死于逃亡途中,这不算昏君?

同治花天酒地,寻花问柳,到妓女院寻欢作乐年纪轻轻染上性病而死,这不算昏君?

宣统长大后投靠日本侵略者,成立伪满洲国,助纣为虐,出卖国家,在日本侵略者面前摇尾乞怜,这不算昏君?


厚德载物49847


清朝的崛起和灭亡!是在中国历史环境,满族人的成长环境,生活环境下决定的!不算昏君,但是都是平庸之君!没有突破中国历史环境,和他们女真人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而被伟大的自然淘汰了的王朝!

中国的历史就是一部,人类被物质环境的多与少,短缺与丰腴决定的!每个人王朝的建立,都在老的王朝被丰腴的物质生活环境,和绝对的权力的环境下,固化和腐蚀腐糗到一定的程度下,上建立起来的!

造成清朝各个皇帝不昏的假象!就是清朝的最初的几位建立者,深深的研究了中国古代的各个王朝的兴衰史!针对性的制定了一些制度来确保,他们的权力的继承者不去从演中国史上王朝更迭的大戏!这是中国历史大的环境决定了他们的存在方式,和文化程度!和不昏的假象!

但是他们却没有走出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的约束!固化在了中国历史环境和他的成长环境里了!没能力走出自己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的能力和魄力,最后只能是殉葬了他们的成长环境和生活环境了!根本没有去看别的环境的改变,和对他们的影响!

皇太极顺治是总结中国历史上各个王朝兴衰经验,来确定制定他们清朝祖宗之法的人!康熙雍正乾隆是能看到和这祖宗之法的不足之处,改变这祖宗之法的人!可是没有去调整和弥补他们祖宗之法!嘉庆道光咸丰是可以改变这祖宗之法的人,可是没能力改变的人!受到他们的环境的约束和固化。同治光绪宣统是被环境驱使的人!从康熙以下可以说,清朝的每一个皇帝都是在闭着眼睛在统治中国。只有一个光绪的百日维新是睁开眼睛了!可是又让慈禧老佛爷给蒙上眼睛了!


阳光下小草863


首先昏君这个概念是非常儒家标准。在以儒学为主流的中国古代社会,道德标准是非常重要的一条。清朝皇帝相比较明朝或其他朝代确实是十分勤政的,但勤奋工作并不代表有成绩。清朝皇帝的道德水平确实很高,清朝皇帝也十分注重儒学,自然没有出现像明朝一样的奇葩皇帝。清朝在经历康,雍,乾三代开始走下坡路,而后的嘉,道,咸,光四帝虽然在国家治理上非常失败,但各人道德修养,生活作风都是非常中规中矩的,都非常儒家,所以才说清朝无昏君。但真正评价一个帝王仅依靠道德是非常不科学的,要看他对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做出的贡献来评价,不可一概而论。清朝虽无昏君,但清帝的盲目自大,顾不自封,不思进取对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负有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独钓孤海一只鱼


守江山要远远比打江山难,这也就很好的说明了秦始皇想要将江山传到千秋万世的梦想不能实现了!历朝历代的先祖虽然出身不同,但是总体来说都是经历过战乱之苦,见识过百姓流离之苦,想要以一己之力还天下一个太平盛世的人,自然待到四海升平之时,君王的心目中的信念不会丢失。



至于以后的子孙,虽然有着臣子的耳提面命,但是因为长期生活在锦衣玉食之中,很难去感受真正的民间疾苦是什么样子的。骄奢淫耻养人已经是一个蛀虫,何况是帝王!所以历来昏君的数目是数不胜数,周幽王和商纣王就是妥妥的例子。

所以判断一个人为昏君,是因为他心中无百姓,无社稷,以残害百姓来供自己取乐。但是清朝的统治者却不在这个行列当中。

没错,因为闭关锁国的政策,从道光年间就开始遭受了鸦片战争,列强的欺凌一直到清朝灭亡都没有消失。道光、咸丰等人签署的条约,已经将百姓的生活压迫到极致,但是他们确确实实不是个昏君。



道光帝虽然说在历史政绩上比不上康熙雍正等人,但是从他所做的事情上来讲,并没有做出残害社稷的事情。相反,道光帝特别节俭,可以说是节俭到十分抠门。他的节俭是为了天下民生,并非是个人的私利,道光皇帝的衣服上的补丁就是一个很大的证据。

只可惜,道光皇帝这个人节俭下来的钱花不到刀刃上,大军凯旋而归,道光帝却只是以清粥白水慰劳,也难怪士兵心中会有怨气。本来,战场百战死,就是为了夺个功名或者是锦衣玉食,但是道光帝的这个做法彻底凉透了将士的心。

所以说,道光帝在政事的决断让人啼笑皆非,但是本质上来讲,他的出发点还是好的,并非是一个昏君。

而咸丰帝作为爱新觉罗最后拥有实际政权的帝王,在大清朝被列强侵略的局面下,勤勉持政妄图想要还还社稷一个清明,而且咸丰帝重用汉人曾国藩,努力改良吏治。但奈何清朝当时的局面,已经不是光光靠着他一个人的力量就可以改变的,那是无数年大大小小的错误所造成的。所以咸丰帝只能是空有一腔抱负,但无法施展。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咸丰帝不是昏君,因为他心怀天下苍生。

至于之后的光绪和溥仪就更不用说,光绪的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但是也体现了他想要挽救大清朝的决心;而溥仪就更不说了,政权根本还没有真正落到他手里就被驱逐了。


以往江山灭亡,是因为苛捐杂税繁多,朝廷官僚腐败严重,连年灾年,百姓积愤已久,各地群起而攻之。而清朝从皇太极开始到溥仪结束,虽然到了最后又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但是总体上来说,藩王动乱、百姓造反都没有出现。清朝的江山表面是被列强摧毁的,但实际上还是因为清朝的统治阶层目光短浅所致,跟不上时代的潮流。

所以清朝确实无昏君,但是庸君却不少。


小镇月明


两个原因:迂腐和奴性造成了如此认知。

一、宋明以来,儒学日益僵化,产生的理学虽有突破却更束缚思想。

有儒学到理学,是对儒家思想的一种新发展,但是理学更像一种哲学思想,这种哲学认知本身就是就一些不足的,价值观有问题难免就会产生很多迂腐的认知。

理学的发展,会导致一些教条主义思想,为圣人训。他们一切以儒家经典为依据,一切以圣人言论为准则,这种落后于时代潮流的认知占据思想家的统治地位,是很可怕的。

所以就会有腐儒,直接对照“昏君”标准来衡量清朝皇帝,发现他们很勤政,很节俭,也不是亲近小人佞人等等,结果就是清朝没有昏君。

这就是腐儒认知,是迂腐教条之论。

晚清时期,中国逢“三千年未有之变局”,那些上古圣人根本就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他们留下的对明君昏君的评价准则以及很多其他的标准到了晚晴已然不合时代了,后人再用他们留在的老标准只能得出荒唐的结论。

这罪责不在圣人,而在那些只知道死学不知道变通的后世子孙。

二、奴性。

满人入主中原以来,对汉人加强思想控制,有意无意地制造或利用各种事件来打击汉人的自尊,敲碎汉人的脊梁骨。

他们成功了。

他们成功的结果就是大量汉人的奴性达到空前的程度,他们对满清的拥护甚至比一些满人还强烈狂热。

清朝灭亡后,民国修《清史》,也出现了自古以来从未有过的罕见局面。

那就是修史者几乎都是清一色的前朝遗老,很多人甚至是顽固的满清的拥护者。

可想而知,《清史稿》对清朝皇帝有太多的美化。

仅仅用封建卫道士拉形容这类人是不够的,我觉得奴性也是极为重要的一方面。

跪久了,赞美久了,他们忘记了站起来和提出不同意见。

他们没有看到鸦片战争失败,割让了香港岛;

他们更没有看到英法联军打进北京,咸丰狼狈逃跑和火烧圆明园。

他们只看到皇帝没有被俘虏,国家没有灭亡,那就万事大吉。

不说了,不然影响各位五一假期。

不喜勿喷,不服请辩。


微史春秋


满清皇朝确实没有一个昏君,签定那些条约对于他们民族来讲也没什么,虽然赔了数以亿计银两给洋人,割让一些南方的土地,但这些财富都是汉民族创造的,损害的也是汉民族和国家的利益,不会动摇满旗统治,但一旦放开思想,发展科技,和洋人硬碰硬,(当然后来在洋人打进来的时候他们选择逃跑,也够聪明,大不了回东北老窝嘛,)会触动其殖民统治的稳定性,满清皇帝个个精明,他们知道如何防范汉人,如何丑化如何奴化汉人,不会傻到帮助我们发展汉的国,来让自己下台,寄生虫让宿主恢复健康了,那么寄生虫也就完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