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产业支撑,杭州有的房子价值归零了

美国阿拉巴马州下属的底特律城,因汽车产业而闻名于世界,也因汽车城的没落而衰败,从“汽车之都”到“悲惨之城”:人口大幅度减少,到处空置着残破的房屋,房价也因此一落千丈,有的别墅甚至卖1美元一幢。


我国一些资源枯竭的城市,房子也才2、3万一套。这说明产业和人口才是一座城市房价最重要的支撑。在杭州,也有一个地方因工厂的搬迁,大批住宅无人居住,毫无使用价值。




一 ▌前因后果


事情还得从50多年前说起,1959年7月,我出生在富阳,母亲在邮电局工作,父亲在石油系统工作。当时正处在三年困难时间,生活十分清苦,外婆就对我父母说:“让我把孩子带回老家养,山前屋后种点东西,养几只鸡,至少不会饿肚子。”


10个月大的我,就被人挑着进了临安的大山里,小山村当时很闭塞。但到了1965年,山沟沟却发生了一件大事,

离我们村十几里路的仁里赵岭脚在建兵工厂


大人们经常聊兵工厂的事,说工厂站岗很严,外人根本进不去。有人说那儿的山都打空了,山洞里都藏着炸弹,有时还会进行炸弹试验…….兵工厂成了孩子们心中神秘的向往之所。


失去了产业支撑,杭州有的房子价值归零了 | 老哥V探盘

兵工厂旧址位置图


1971年我从小山村回城读书,当时父母已经调到地质队工作,大队在宁波慈城,我就在那里读完初中和高中、参加工作,很少回老家了。后来听说兵工厂1988年搬迁回上海了,它的事情也渐渐淡忘了。


直到2015年7月回老家,我突然想起了兵工厂,便叫村里的小伙伴带我重回故地。此时兵工厂已经搬离17年,我看到的是一座满目疮痍的废墟。


失去了产业支撑,杭州有的房子价值归零了 | 老哥V探盘

山沟沟里的旧厂房 摄于2015年7月



二 ▌“小三线”建设催生上海协作机械厂

搜索“三线”建设的资料,才了解来龙去脉。1964在北方边境,中苏关系完全破裂;在南方,随着越南战争的加剧以及美国向台湾海峡增兵,中美两国的关系也日益紧张。


中国政府对可能发生与两个超级大国的战争十分忧虑。当时,中国的军工产业普遍分布于东三省及东部沿海地区,一旦开战,敌方可以在战争初期就瘫痪中国的军工生产线。


因此,从1964年到1980年,主要涉及中国中西部的13个省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国防、科技、工业和交通基本设施建设,史称“三线建设”。


其中西南的川、贵、云和西北的陕、甘、宁、青俗称为“大三线”,一、二线地区的腹地俗称为“小三线”,各省也投资建设了一些工厂。


皖南宁国和浙江临安就成了上海的“小三线”。上海协作机械厂,厂址就设在浙江省临安县仁里。它于1965年开始选点筹建,1968年初步建成投产,有职工1700余人,是上海小三线唯一地处浙江省的军工厂,主要生产军工产品为新40火箭弹。


失去了产业支撑,杭州有的房子价值归零了 | 老哥V探盘

山沟沟里的旧厂房 摄于2015年7月


1988年5月,该厂迁至上海,更名为上海柴油机配件分厂。原厂址设施移交华东师范大学, 作为实验工厂。1992年7月10日,华东师大实验工厂厂址整体移交临安县人民政府接管。



三 ▌去工厂当工人,曾是当地人最大的梦想

大三线和小三线建设的功过是非,留给专家们去评论和研究。对于参与建设的工人们来说,有人满腹抱怨,人生最美好的时光竟都留在了深山沟;也有人对那段激情岁月,充满怀念。


我曾经与在工厂做过临时工的村里人聊过,他们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总还是很激动的,60年代农村的生活很清苦,

当上工人,每月能领工资,虽然工资只有20、30元钱,但在当时已经是巨款了。加上工厂里较好的福利待遇,足以过上富裕的生活,而且每月还能省下10几元钱补贴家里,农村人大多羡慕不已。


看到工人们成群结队浩浩荡荡上下班的情景,听着广播中传来《东方红》、《解放军进行曲》,不少农村人表示,当时最大的梦想是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他们中的一员。


工人加上家属,工厂里一共有3000多人。一个小山村,涌进这么多讲上海话的工人和家属,仁里一下子热闹非凡,当时也有人称仁里是”小上海”。


由于工厂实行军事化管理,厂区严禁外来人进入,外面人对工厂的了解非常少,感觉非常神秘,厂里厂外仿佛处在两个世界。


那一道道岗哨里面的车间是当地人最向往的地方,能当上工人那更是当地人最大的心愿和梦想。




四 ▌“小上海”成历史,几百套住宅被遗弃


建厂以后,有些生活设施也相继修建,到了1972年,工厂办公大楼、礼堂、子弟幼儿园、小学、初中、医院、电影院、澡堂、商店、篮球场等生活配套一应俱全,就像一个封闭的小社会。


学校的师资大多是从上海调过来,教育质量要比当地中小学好很多。最热闹的业余生活是在广场上看露天电影,《地道战》、《地雷战》到文革期间的八个样板戏,都给枯燥的生活增加了一抹亮色。


生活物资是由上海计划分配直供,在物资紧缺的那个年代,什么都凭票供应,当地人会用一些土产和工厂里的工人家属交换一些难买的生活用品,像白糖、香烟、棉布、肥皂等。


失去了产业支撑,杭州有的房子价值归零了 | 老哥V探盘

失去了产业支撑,杭州有的房子价值归零了 | 老哥V探盘

曾经的礼堂和办公楼 摄于2015年7月


为了满足工厂工人们的居住需要,厂区还建起了职工宿舍楼。现在看到的共有6幢,几百套住宅,完全是按照城里的多层住宅建设的。四到六层,砖混结构,每套的结构都差不多,有房间、厨房、卫生间等。


失去了产业支撑,杭州有的房子价值归零了 | 老哥V探盘

废弃的家属宿舍 摄于2019年


到了1988年,工厂撤销,工厂迁回了上海,工人和家属陆续离开,山村又恢复了原先的平静。


1992年,工厂移交给当地政府,就被废弃了。那6幢家属宿舍也人去楼空。上世纪九十年代,部分宿舍给了仁里中学的老师们居住,但由于无人管理,房屋年久失修,老师们有的调走搬家,有的也慢慢放弃了这些住宅。


如今,房子仍在,有几间房子当地人自己接了生活用电,当成仓库;也有零星的外来人暂作临时宿舍。但房屋越来越破败,也慢慢失去了居住的功能和价值。


临安曾经把它作为招商引资项目,想把它开发成旅游养老用房。听说几年前就有老板来考察过,但到目前也没有明确的消息。


房子还是那个房子,但越来越破败,再不整修,那么就只有被拆除或倒塌的命运了。


毕竟,房子是用来住的,有人住房子才有价值;没人住,房子就是一堆破砖烂瓦。


底特律如此,仁里也是如此。




总编| 二叔 主编 | 曹李鹏 主笔 | 小雨

见习编辑 | 张兆强 运营 | 曹李鹏 出品 | 层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