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厭食,焦慮來襲,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肆虐,全球很多國家還在打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每天不停地刷手機看新聞,看到不停增長的確診數字和死亡數字,雖然人在家裡,心卻感覺無能為力。

受疫情影響的不僅是身體健康,還有因對疾病和死亡的恐懼帶來的心理恐慌。

疫情面前,不同的人有著不同的反應。有的人像往常一樣,將生活打點的井井有條,甚至成為了烹飪小達人、看了之前沒時間閱讀的書,重新開始學習寫作,還有的人出現心理異常現象,如緊張、焦慮、失眠、易怒、多疑、出現飲食障礙等,疫情之下,不同的反應隱藏著不同的心理特徵。

那麼,面對常常出現的焦慮情緒,該如何應對呢?

安娜•威廉姆森在《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一書中,以患者和治療師的雙重身份,分享了個人應對焦慮的經驗和體會,具體給出了她自己曾經使用過、和來訪者探討過的一些建議和技巧,這是一本直白、易讀的手邊書,能夠幫助你克服焦慮,重建自信。

本書作者安娜•威廉姆森,曾是一名英國知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她也是心理健康慈善機構Mind,青年慈善機構“王子信託基金”(The Prince's Trust),青年多樣化俱樂部(The Young Variety Club),兒童教養熱線(Childline)的推廣大使。她致力於消除大眾對心理健康問題的羞恥感,幫助那些被心理健康問題困擾的人們走出低谷,找回快樂的人生。

失眠、厭食,焦慮來襲,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焦慮型人格自救手冊》封面

一、什麼是焦慮?焦慮是怎樣產生的?

我們先來評估下自己的心理狀態。準備好一個筆記本,或者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可以記錄的工具。

1、在頁面上畫一條線,在線條最左端標上數字1,最右端標上10。

2、標註完畢,什麼都別做,停留在當下,保持站姿或坐在現在的位置上,把眼睛閉上。

3、留意你此時此刻的感覺,讓這種感覺多停留一會兒。

4、數字1代表“感覺很棒,處於平和之中”,數字10代表“感覺到無法忍受的恐懼或痛苦”,判斷此刻你處在1—10之間的哪個階段,寫下代表你當下狀態的數字。

5、問問自己:“我該做些什麼來把數字下降一個?”

6、每天都記錄自己所處的狀態級別,問自己同樣的問題,留意可能會發生的變化。

7、當你開始留意自己的感受,就會思考生活中的一些要素是否需要改變,應當如何改變,哪些事物應該以不同的角度去看待,通過不斷調整讓自己更接近狀態1。

以上這個小練習,可以讓你專注於當下,關注自己此時此刻的感受。如果你當前處在狀態1,那真是棒極了,請繼續保持下去;如果當前狀態偏高,而且長期處於一種焦慮不安的狀態,那你就需要留意,調整一下自己的狀態了。

焦慮是怎樣產生的呢?

就是精神壓力。焦慮和壓力這兩種感覺是共生存在的。不管工作還是生活,當你放任各種煩心事向你不斷滲透,就容易導致各種各樣的壓力緊隨而來。當你長期處於一種放任不管的狀態,你的精神壓力會慢慢積累,當達到身體和心理無法應對的程度時,你的情緒調節器會失靈,進而觸發焦慮。

壓力和焦慮,其實是一對微妙的組合。當兩者處於平衡狀態時,你會感覺特別舒服,對生活感到滿意,當兩者失去平衡時,你的生活可能就會變成一場噩夢,但焦慮並不可怕,幾乎人人都會有,這是一種常見的心理問題。你要做的就是關注自己的心理狀態,檢查你的壓力來源,採取行動來控制好你的壓力和焦慮,讓兩者保持在健康可控的範圍內。

失眠、厭食,焦慮來襲,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焦慮

二、失眠怎麼辦?

失眠會影響一個人的身體健康,還會讓人變得煩躁疲勞。睡眠不足,則會帶來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差,會直接簡單粗暴地造成壓力不必要的增加,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那麼,對於失眠者來說,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態呢?

1、睡前減壓。

每晚睡覺前,你要想辦法將白天的精神壓力釋放紓解後再準備入睡。入睡前,你可以使用“478呼吸法”來助眠,這個方法是美國亞利桑那州一位醫生安德魯·威爾博士推出的,具體的操作方法是這樣的:首先,大口呼氣;其次,閉嘴,用鼻子吸氣,在心中數4下;然後,停止吸氣,屏住呼吸,在心中數7下;最後,再大口呼氣,同時心裡數8下。做完後保持正常呼吸,再重複以上動作,這個方法不但可以幫你在60秒內入睡,還可以減輕焦慮。

2、睡不著就起來。

很多人認為,只要一直躺著就能睡著,其實這是一種常見的誤區。你不應該強迫自己睡眠,睡不著就起來,不要一直躺在床上任思緒紛飛,你可以整理雜務瑣事,聽聽輕音樂,或者讀一本複雜點的書。

3、找人聊聊。

當你睡不著感到焦慮的時候,可以打電話或者微信找一位值得信任的好友,和他敞開心扉聊聊天,聊聊生活,聊聊工作,隨便什麼都可以,這會讓你感覺有人陪你在一起,能夠有效緩解你的焦慮。

睡不著最大的障礙就是“我害怕我睡不著”。你可以每天睡前默唸三遍:困了就睡,醒了就起;今天沒夠,明晚再補。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睡眠時長不重要,睡眠效率才重要。只要你在第二天感覺到神清氣爽,精神狀態飽滿,就是一個好的睡眠。

失眠、厭食,焦慮來襲,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睡眠

三、總是懶懶的,不想動怎麼辦?

生命在於運動,而不是靜止不動。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的調查:美國人人均每天要坐超過9個小時,甚至比睡覺的時間還要長。長時間加班的人,靜坐的時間甚至超過了14個小時。他們發現如果你長期靜坐的話,死亡的風險比一般人要上升50%。而經常參與一定強度的規律運動的人,比如跑步和跳繩等能讓身體出汗的運動,在未來五年內患上焦慮症或者抑鬱症的概率則會降低25%。

你可能還會說,我知道運動有好處,但是我確實是懶,也沒時間去運動,更沒辦法堅持。那該怎麼辦?

1、讓自己動起來。

只要你動起來,就比不動好。如果你想達到更好的效果,需要有策略地選擇一些運動項目。疫情過後,你可以選擇有氧運動,像游泳、跑步,它能夠提高你的心肺能力,提高大腦的血供和氧供;現在你還可以選擇一些室內柔韌性運動,包括像瑜伽、太極,可以鍛鍊身體的柔韌性和平衡性;還可以選擇一些球類運動,比如羽毛球、乒乓球、籃球、排球都可以。花點時間找到自己喜歡和適合的運動,絕對是值得的。

2、計劃、計劃、計劃。

大多數人都有惰性,都喜歡靜止,不喜歡運動,為此你需要提前做好鍛鍊計劃。先給自己設定一個明確的目標。打個比方說,你給自己每天的目標就是要走一萬步,要做一套八段錦和一套肌肉的力量訓練,有了這個明確的目標,實現起來就容易得多。如果你想讓自己形成這個習慣,還要給自己一個設立反饋機制。 比如說家裡放一臺體重稱,每天稱一下體重,看自己的體重是不是達標。

3、減輕壓力。

除了要對焦慮說“不”以外,也要認識到壓力也會影響運動的積極性。要想成為生活的主宰,要能意識到自己什麼時候需要冷靜。

哈佛大學人類進化學家Daniel Lieberman在他的名著《人體的故事》裡提到,人在一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都需要走、跑、跳,需要推、拉、挑。這些體力活動在我們的生活中如果都消失的話,人的基因是不適應的,長期不運動就很容易出現高血壓、糖尿病等各種慢性病。當你在運動的時候,身體會分泌一種叫內咖肽的荷爾蒙,它會讓你感覺會特別興奮和愉悅,讓你緩解緊張和焦慮情緒,增強自信心和自尊心。

失眠、厭食,焦慮來襲,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多做運動

四、出現飲食障礙,我該怎麼辦?

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當你感到緊張或焦慮時,常常會在“吃什麼”這個問題上難以選擇,比如某次關鍵的考試、你的婚禮上、飛機起飛之前……在壓力或焦慮悄然來襲的那一刻,你的消化系統會暫時性地關閉,唾液會乾涸。有大量案例證明,吞嚥困難(dysphagia)以及癔球症(globus pharyngeus,即咽部有異物感)都與焦慮有關聯。

對飲食困難者來說,該如何改變這樣的狀態呢?

你可以找一個日曆,或在廚房裡準備一塊黑板,或者就是一支好用的鋼筆和一箇舊本子,大致劃分好每週的七天。

✔把每天分為早餐、午餐、晚餐和零食、飲料。

✔在睡前寫下當天你吃掉和喝掉的東西,這是最重要的部分:一定要如實記錄!

✔記錄下你所吃食物的質量和頻率,適當微調,以確保營養平衡,並且儘可能多地食用一些能夠抵抗焦慮的食物。

✔一旦你熟悉了這種記錄方法,不妨提前做計劃,在下一週的表格裡寫下你準備吃的東西。這會幫助你將正確的食物選擇變為常態,不至於到最後一刻面對“我今天該吃什麼”的問題倉皇做出決定。

✔你可以和朋友或伴侶分享你的食物日記,提升你的動力和責任感。

每天有了想做的事,就沒有多餘的注意力放在焦慮上面,在保證人身和健康安全下,吃好、喝好,做讓你快樂的、有意義感的事,和喜歡的人交往。

失眠、厭食,焦慮來襲,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美食

《肖申克的救贖》中有一句經典臺詞:“不要忘了,這個世界穿透一切高牆的東西,它就在我們的內心深處,那就是希望。”春已至,花已開,一切美好終究會到來。趁這段時間,不如好好規劃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把身體鍛鍊好,養足精氣神,找到焦慮背後的根源,和內在的自己來一次真誠的對話,你會發現,其實沒有想象的那麼糟糕,疫情終將會成為過去,而希望也就在不遠處。

失眠、厭食,焦慮來襲,該如何自我調節情緒?

充滿希望的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