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学科学三个特点:启蒙性、感官性和简单性

管建祥著《幼儿科学教育》33:幼儿学科学三个特点:启蒙性、感官性和简单性

最近阅读了一些幼儿科学教育方面的文章,发现有很多论述“幼儿学习科学的特点”方面的专题论述,尽管不同作者论述的侧重点不一样,都能从某些方面比较出了幼儿学习科学的独特性。有些书还按照3-4岁、4-5岁、5-6岁等年龄段对幼儿进行分析。我稍稍比较了一下,发现两个问题,一是年龄段之间有重叠,而是描述的内容不具有明显的独特性。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幼儿智力发展的程度和速度是不一样的,很难进行准确的界定。看过以后,发现自己也很难记住这些描述。我不赞成把幼儿的发展划分得太细,越细化越不科学,就像小数点一样,要是具体情况,精确到小数点后一定位数即可,否则精确到小数点后的位数越多越不科学。我认为,3-6岁的幼儿,其学科学具有如下的特点:

一、启蒙性

科学是揭示科学现象背后科学规律的科学。无论是多么简单的科学现象,其本后的科学道理,绝不会是幼儿能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得以解决的。幼儿必须在老师、家长或者其他懂科学的人员的引领、启发和诱导等手段的作用下,才能学会观察科学现象和理解科学现象背后的道理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幼儿的科学教育指出肯定是被动的,通过别人的帮助,才能慢慢学会分析科学、理解科学和实用科学的。所以,幼儿学习科学具有依赖性。这种依赖性有科学本身的科学性、幼儿本身的幼儿性和教育者的教育性共同决定的。切不可认为幼儿可以不在老师、家长和其他教育者的影响下,能够主动学习科学的。

二、感官性

幼儿是需要通过自己的感官学习科学的。幼儿学习必须是能够看到的,能够摸到的,能够听到的,能够嗅到的和能够尝到的。幼儿能够感受的可能是食物、图片、音频和视频等。那些幼儿不能直接或者间接通过感官感受的科学现象,不利于幼儿进行科学学习。有些装置,还需要幼儿通过多种感官进行进行感受。“眼见为实”、“摆弄学科学”、“动手制作学科学”、“玩耍学科学”等等都是在充分地使用幼儿的感官。比如,通过观察荷叶上的水珠;摸摸铁、木块、玻璃和塑料等不同材质的物体;听敲碗、杯子、不满等不同声音;闻一闻酱油、醋、酒、豆油等不同液体;尝尝糖、食盐和味精等味道等等。对于一些节目要知道幼儿记住先后顺序等等。

三、简单性

幼儿感受、理解简单的关系,而且这些关系都是可以直接感受到的才行。比如搭积木的上下左右前后的结构关系;物体因为受地球引力而下落、玻璃杯因为碰撞而破碎的因果关系;小球在斜坡上滚下来时的下落高度和滚的距离长短的条件关系;描述科学现象和叙述科学实践的时间顺序和程序的先后关系等。这些关系必须尽可能是简单、易懂、可视和可参与的。切不可以用结构复杂、关联因素角度、背后道理不宜发现和理解的现象教育幼儿。有时一部分幼儿看似简单、易懂和有趣的内容;对另一部分幼儿来说,可能就是复杂、较难和难以理解的,需要不断进行改变的。简单性要求指导幼儿学科学不可以速度过快,要给幼儿足够的观察、摆弄和思考的时间。而且要有耐心和恒心。要及时观察幼儿的表现,时刻关注幼儿的关注点和兴趣点在哪里,以及有没有有畏难情绪和成功的喜悦。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因机施教和因情施策,及时鼓励幼儿进步、好想法和好点子,适度进行点拨和提供帮助,就能提高幼儿科学教育的有效性。

将幼儿学科学的特点总结为启蒙性、感官性和简单性,有利于对幼儿进行有针对性的科学的科学教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