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為小學生“不識白蠟燭”大驚小怪


不必為小學生“不識白蠟燭”大驚小怪

不必為小學生“不識白蠟燭”大驚小怪

王營

孫老師在杭州一所熱門公辦小學教科學,她發現班裡95%的同學不認識白蠟燭。快10歲的小朋友,居然不知蠟燭是何物,到底是因為現在的孩子無知,還是課本OUT了?這個問題讓孫老師思考了許久。

有老師認為,造成小學生不認識白蠟燭的原因,是因為現在課本里、考題中,許多看似生活化的東西,實際上卻脫離了當今學生的生活,直接把學生搞懵了。也有老師認為,現在的學生缺乏生活常識。

每個時代都有體現其時代特點的特殊物件,白蠟燭和煤油燈、柴油燈一樣,是電燈未普及時代的產物。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照明工具不斷更新換代,這些物件早已退出歷史的舞臺,即使當今落後的農村地區也很少有人再使用這類照明工具。對於沒有見過和使用過東西不認識,這很正常,如果有人拿出一件剛剛出土的漢代文物問我是什麼東西,我肯定回答不上來。因此,不必為小學生“不認白蠟燭”大驚小怪。

1859年,英國哲學家、社會學家斯賓塞曾提出了一個著名命題:“什麼知識最有價值?”這引發了教育界關於課程價值的一場討論。斯賓塞認為,生活應當是教育價值的核心,教育的目的應當圍繞“完滿生活”展開。在社會發展的不同階段,為實現“完滿生活”,人們需要的知識當然也應發生相應的變化。

不必為小學生“不識白蠟燭”大驚小怪

既然蠟燭、火柴等已經成為過時的物件,遠離了當今學生的生活,就不應出現在現行課本或教師的課堂教學中,因為教師解釋這些物件不但浪費時間,也會增加學生的理解負擔。因此,在教材編寫上,要與時俱進,刪除現有教材中與現代社會生活脫節的內容,尤其是一些以推理和實證為特點的學科,要以學生熟悉的事物作為例證。教學中,教師要認真備課,對於教材中出現的脫離實際的內容,要學會變通,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設計課堂教學,儘量做到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至於有的教師說,現在的學生缺乏生活常識,也是事實。過時的物件學生不認識尚可原諒,但現代社會中正在使用的東西若不認識,那就是另一方面的問題了。比如,報道中列舉的“劃火柴點酒精燈”,既使學生沒有見過火柴,但總不至於見到火後就嚇得跑出教室吧!這說明在家庭和學校教育中,沒有教給孩子其本的用火常識,學生沒有這方面的生活體驗,也會為以後的生活埋下安全隱患。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學生不認識白蠟燭,也並非是一件壞事,也許是提高學生探究能力、培養學生科學精神的大好時機。教師不妨把它變成一個小型研究課題,引導學生通過上網、查閱資料等方式,探究蠟燭的歷史、構成、種類和用途等,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既認識了蠟燭,也學到一些關於蠟燭的科學知識。再比如,學生不知道“生產隊”一詞,教師可以讓學生上網查找資料,瞭解“生產隊”產生和發展的相關歷史事件,並對其作出自己的評價,這樣以來,學生不但能學到豐富的歷史知識,而且還能提升人文素養。

不必為小學生“不識白蠟燭”大驚小怪

教材是死的,而使用教材的人是活的,從課程的角度講,教材也只是課程資源的一部分,教師、家長、學生乃至整個自然和社會生活都是活的課程資源。真正有效的教學需要教師以課程標準為指導,密切聯繫學生的生活實際,對教材內容進行重構,而不是把教材奉為金科玉律。只要能達到課程標準提出的要求,能夠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就不必過分拘泥於教材,教材中過時的內容教師可以更換,要允許教師以學生熟悉的事件為素材,對教學內容進行重組,這正是課程改革對教學提出的新要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