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能否說說自己的“單位觀”?

豌豆的碗


單位觀應該分兩個層面,一個是老闆,一個是員工。一個是私企,一個是公家。老闆是長期或永久的飯碗,沒有挑選餘地。員工是臨時的或可選擇的飯碗。私企要經濟生存,公家要環境生存。所以,從盡職盡責上來講,還是有所不同的。好的老闆對單位只有拼命,好的員工盡力協助。好的私企勇與承擔社會責任,好的公家單位盡職為社會服務。

我們經常看到拼命的老闆,很少看到用心全力工作的員工;我們經常看到不斷輸出的企業,很少看到為社會服務的公家。說明了在單位混日子的多,實打實工作的少。我們的工作習慣於請示而缺少能動力和擔當。


金梭銀梭張老師


我沒有在單位上過班,但是我朋友在單位工作,他是煤礦單位,國企,五險一金,各種福利,他是在掘進組,煤礦釆煤最前線,工作壞境髒,險。地面生活壞境很好,單位宿舍,空調暖氣,大食堂,伙食不錯。他給我講在單位工作的心得,那就是要實幹,不要偷奸玩滑,外外要真心對待每一個人,這樣才能長久的發展下去。雖然工資比不上高級白領,但是比起一般種地的同學還是比他們收入高的。工作十年了,在縣城買了房,買了輛十萬左右的代步小汽車。日子過的相當幸福。所以說不管在單位也好,其它的也好,都要堅持實幹興邦,空談誤國的原則。


誠善德禮


單位觀,記得去年時網上流轉過一個貼子,就是關於單位觀的,對於裡面提出來的觀點我多少是認同的。

或許說是單位觀,對於計劃經濟時代或者現在仍舊在公家單位吃公家飯的人來說,這個單位的概念是不難理解的,單位就是社會主義經濟活動組織的特色。

單位,以前的單位不僅僅管你工作的經濟組織,還是管你醫療,教育,養老,幼教,甚至是兩口子的內戰,婆媳關係…而且都比較公正公開溫暖度很高的!以致於大家對單位的感情是很深的。但是,單位,尤其是計劃經濟時代的經濟組織的單位管理員工的非生產經營方面的內容及方式方法太多太濃,負擔太重了。不適應市場經濟時代發展需要,在廠礦企業改制乃至於整個中國社會大變革的潮流下,單位的色彩越來越淡,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對單位的概念淡淡了許許多多。

但是,我們現在仍舊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我們的國家經濟活動,對經濟活動的組織管理,還是需要吸取保留和發揚計劃經濟時代中的精華和優點。

1.單位觀,體現的主人翁精神在現在的公司制度中是很有必要保留與發展的。

2.單位觀,重視員工的主觀能動性的參與組織管理公司的經濟活的做法是需要做好的。

3.單位觀,重視對員工的發展成長,許許多多的員工都是在崗位上不斷的接受職業技能培訓與再學習,成長為優秀的技能大師,在為國家為單位的建設中成就自己的青春歲月與職業年華。

4.單位觀,員工的精神狀態是飽滿激情的,除了獲得工資收入,還有許許多多與這類無關的因素。

5.單位觀,人與人之間是開放的,是互聯互通,是互相關愛的,是一家有難處,家家來幫忙幫助的。

6.單位觀,是員工知道離開了單位就勢單影只力薄的無助感。

7.單位觀,是員工知道我如果為單位為國家作出了貢獻,自己的後代不會流落街頭,並且還能夠日食三餐還有書讀。

單位觀,其實是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在人人的經濟活動中的現實寫照,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彰顯,是老百姓對社會主義制度擁護的原因所在。

現在,防控新冠肺炎病毒的疫情正當時,對比國外,經過市場經濟發展的中國社會,中國人民,對單位觀有了更多的解讀與感受。但是,對於社會主義制度的擁護,對於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感與自信心表現的更加強大與自豪!

以上是小編的看法,不知道您還有什麼補充,請教下。






池塘裡各嗯怪魚仔


這個問題是一個職業規劃和對待工作的問題。

剛畢業哪會,單位就是學校的延續,它給你提供安全感,有單位,就有家。

工作一年,開始對單位產生各種不滿了,也開始覺得自己已經很瞭解社會了,想去外面闖一闖了。這時候覺得單位就是個討厭的富人,壓榨窮人,為富不仁。

外面闖蕩多年,單位換了一個又一個,總覺得沒有什麼單位十全十美,不是錢少,就是事多,不是有一個討厭的上級,就是缺少志同道合的同事,反正就是二個字:不爽。

浮浮沉沉十幾年,終於安下心來了,因為跳槽已經不吃香了,因為害怕改變了,因為懶了好奇心少了,開始覺得單位是救命草了。也開始慢慢理解一個單位的運作的不容易了。要是這時候去創業,更是理解老闆的不容易了。

單位就是小媳婦,我們的看法一直在變。



北京印象1999


單位既是我們養家餬口的地方,更是我們成就自我的平臺。

我的單位觀可以歸納為三點:忠誠、熱心、敬業。

一、忠誠,即忠於自己的單位

有言道,有德有才之士為正品,有德無才之士為次品,無德無才之士為廢品,無德有才之士為毒品。沒有哪個單位會喜歡一個吃飯砸鍋的人。

1、不要嫌棄自己的單位

皮之不存,毛將焉附?現在找工作,完全是雙向選擇。沒有人可以強迫你進一家單位,既來之則安之。單位之間肯定存在很大差異,問題是你嚮往的地方不一定去得了。

即使你是不得已而為之,至少也是一個曾經收留過你的地方。最初就是把它當成跳板,畢竟它也助跳過你。

2、不要傷害自己的單位

只要你依然是某一機構的一部分,就不要誹謗它,不要傷害它。輕視自己所就職的機構就等於輕視你自己。

有學生經常吐槽我們學校這也不好那也不好,我就問他,當年高考的時候,你為什麼不選擇北大清華!

3、正面看待單位的形象

凡是存在的就有合理性。每個單位既然有人願意留下來,說明就有值得留戀的東西。可能,當您萌生另起爐灶、轉換門庭的念頭時,不妨先轉換一下自己的心情,以新的角度審視自己的單位、自己的工作和自己的老闆,或許離職的想法會就此打消。

二、熱心,即積極融入單位之中

1、關注單位的活動

作為一名單位職工,對單位的事情不能袖手旁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要以積極的心態參與其中。無論是開會發言,抑或是工會活動,即便是同事娛樂,如能融入其中,才能得到單位和同事接納,才能體會到集體的力量和家庭的溫暖。

2、關心同事的生活

不要看不起同事,不要將自己孤立起來,那樣的話,你會自絕於人。三人行必有我師。紅樓夢中的劉佬佬,看著俗不可耐,其人格品性遠超我輩。生活需要挖掘,或許,一個最不起眼的同事,對你的人生啟迪最大。

3、儘自己的一份心力

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立足自己的崗位,儘可能為單位著想。比如,離座關燈;節約用水。比如,動腦筋思考如何提升工作效率、如何解決原材料浪費等。

三、敬業,即敬重共同的事業

1、以單位創造的價值為榮

在社會主義中國,不可能存在傷天害理的單位,一個正常人也不可能到這樣的地方就業。即便你在菸草公司,也可以因為公司為國家貢獻的巨大稅收為榮。

2、以自己的職業為榮

社會化大生產,每個人都是一棵鑼絲釘。但,每個崗位都有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因此,每個人都可以在自己的職業中體驗到成就感。

3、以單位的使命為榮

人類因夢想而偉大。且不說神八的員工,看到登月成功的喜悅,作為一名清潔工,也能為單位週年大慶的圓滿落幕喜極而泣,我參與,我自豪!


吾師大愛


今天,聽了單位領導關於我的單位觀心得分享,很有感觸。

其實,仔細想來,所謂的單位觀其實也是家庭觀,如果我們把單位比作一個大家庭,只有珍惜這個家,始終站在家的角度考慮,才能開心工作,才能有工作激情。

同樣套用領導的話,單位是你最堅實的後臺,只有單位硬氣了,你猜能在社會交流中,得到更多的尊重。享受更多的便利。

“學歷並不代表能力,責任心比能力更重要”。這是很多的集體及單位在錄入新人時常會提醒的一句話。工作中有崗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做事要有能擔當、會擔當、敢當的能力和勇氣,才能管出一番事業、取得可喜成績。因此,對於需要擔當的“責任”,不推諉,要勇於克服困難,真正踐行擔當精神。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常有一些人在抱怨,抱怨發展機會少,工作壓力大,工資待遇低等等,其實,與其在這種懷才不遇的自怨自哀中浪費了光陰,虛度了青春,還不如多一些奉獻;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責任;少一些懶惰,多一些上進;有了這種境界,我們就會加倍珍惜自己的工作,並抱著知足、感恩、努力的態度,把工作做得盡善盡美,從而贏得別人的尊重和認可。

單位,做為一個集體,給了我們工作平臺,我們就要珍惜這個人生舞臺,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堅定信念,克勤克敬,兢兢業業,盡職盡責把工作幹好最大會發揮自己在單位的功能,為單位的發展貢獻力量。


正路汽配


你提的這個問題很好,很高興回答你這個問題。說實在的,工作幾十年好象還沒真正地歸納、系統地思考過自己的“單位觀”,正好藉此機會總結和回顧一下,與大家一起分享!我的“單位觀”主要有以下七個方面。

一是十分珍惜。我是在數百名報名考試、競聘、選拔中獲得的這份工作,當時錄取比例三十比一,所以十分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

二是學習本領。幾十年從基層員工做起直至管理崗位,無論做什麼都必須加強學習,掌握過硬的理論和專業技能,才能適應不同的崗位需要。

三是愛崗敬業。無論做什麼工作,都能夠做到幹一行、愛一行、鑽一行,力爭成為每一個崗位的行家裡手。

四是遵章守紀。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有令則行,有禁則止,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和行業內的規章制度,是對員工的基本要求,必須模範執行。

五是團結和諧。良好的工作氛圍,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提高工作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鬥力。

六是正確的義利觀。正確對待自己的利益得失,不計較個人得失,不患得患失,自覺維護全局利益。

七是堅決的執行力。當今的社會機遇挑戰並存,很多機會稍縱即逝,工作中必須注重質量和效益,兼顧效率,搶先抓早,雷厲風行,絕不拖泥帶水,當日事當日畢,當期任務當期完成。




樵儒職場


我認為是“夫妻般”的關係。

1、剛進單位的時候,就像是和單位談戀愛。對工作、對領導、對同事、對環境充滿了期待,覺得自己可以大展宏圖,大有作為,每天很認真的上下班,善待同事,尊敬領導,掃地搽桌子,累活搶的幹,如同戀愛中的男追女,任勞任怨。

2、進了單位好幾年,如同進入婚姻狀態。多了些吵吵鬧鬧,慢慢的理想蒼老了,發現同事不那麼友好了,機關暗箭,處處心力憔悴,如同婚姻,失去了最初的夢想和激情,處於維繫狀態,慢慢變成老油條了,領導罵也不那麼在意了,顧好自己的業務和生活,偶爾發出疑問:理想,今年你幾歲啊?

3、待在單位慢慢變老,如同黃昏期。不在發表意見建議,對待人事不那麼敏感了,該得到的,或者已經失去的,無所謂計較了,如同走到最後的伴侶,就是一個養家餬口的地方,有交織的感情,有遺忘的過去,依然隨風而逝,只有工資最是準時,帶來唯一的期待。

4、單位和個人唇齒相依,沒有單位的平臺,何來自己的成長,有些單位是助推器,助你一臂之力。有些單位是絆腳石,讓你敗走麥城的憂傷。有人說,在單位是草,回家是天,單位離開誰都行,但是家裡離開你就不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總之,珍惜單位,熱愛單位,儘管很多時候很無奈,但離開單位,我們活著失去了平臺,也是一種損失。

夫妻之間理解,相互攙扶一生。單位與個人局部構成全局,互相支撐直到退休。



老劉的3次方


什麼是單位?單位是我們和社會之間和他人之間進行交換的橋樑,是我們顯示自己存在的舞臺,是我們美好家庭的後臺,是我們提升身價的增值器,是我們安身立命的客棧。誠如一位領導同志所言:如果你是小草,單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鳥,單位就是你的天;如果你是一條魚,單位就是你的海。家庭離不了你,但你離不了單位。沒有單位,你,什麼也不是。所以,我的單位觀為四個字:單位如家。要像看待家一樣看待單位,要像愛護家一樣愛護單位,要像建設家一樣建設單位。一要珍惜手上工作。工作就是職責,職責就是擔當,擔當就是價值。珍惜工作,就是珍惜把握的機會,就是珍惜組織的信任,就是珍惜人生的舞臺。

二要珍惜人際關係。百年修得同船渡。能夠到一個單位工作,那是緣分。有人做過這樣的統計,在這個大千世界裡,一個人與另一個人相遇的可能性是千萬分之一,成為朋友的可能性大約是兩億分之一,而成為終身伴侶的可能性大約是三十億分之一。所以,對單位的人際關係一定要珍惜,寧可自己受委屈也儘量不爭高低。要幫人,不要害人。一個人只有能夠處理好和自己有工作關係的關係才叫能力。

三要是珍惜已有的。在單位你已經擁有的,一定要珍惜。也許時間久了,你會感到厭煩。要學會及時調整自己,使自己在枯燥無味的工作面前,有一種常新的感覺。你已經擁有的,往往失去了,才會感受到價值;而一旦失去,就不會回來,這往往讓人抱憾終生。


哈迪老竇


自己沒有能力乾的,一般會找個單位上班,有了單位心裡踏實,特別三四十年前,對單位的依賴更重,有事找單位,單位簡直就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幹什麼也要單位批准,廠子的事,家裡的有些事也歸單位管,那時幹個體戶的不太多,認為只要有個單位上班,每個月發工資就行了,工資少點就少點,不用東一頭西一頭的找活,安穩心裡一直佔據心頭。如今有個好單位,特別是事業單位,更是打破頭往裡鑽,工資高,歇班多,福利高,成為人人羨慕的單位。而工廠年輕人則不太喜歡了,嫌苦怕累,在家玩也不願幹,單位意識逐漸淡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