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国的继承人问题上,里克和荀息两大权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立

在晋国的继承人问题上,里克和荀息两大权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立荀息对临死的哥献公发誓,要以命相保辅佐幼主奚齐。

献公作为父亲,做为国君,也是为自已的幼子,自已的国家尽了最后的努力,至于成败祸福,非他所能逆睹也。

荀息做为一个正直忠心的老臣是有着非常强烈的道德感的。

在晋国的继承人问题上,里克和荀息两大权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立他决心以自已羸弱的身躯,亦然挑起晋国这副重担,以报答先君的知遇之恩。

忠心到了是非不分形势不论,贤愚不分的地步那就是愚忠。

这种忠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进可害人,退可害已,杀伤力五颗星。

晋献公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死了。

他死了,荀息按照献公生前的托付和安排开始了一系列的操作,由于他资深位崇(相国),德高望重,一切后事几乎由他全权安排。

重中之重,是把奚齐推上王位。

智商一旦被道德和迁腐绑架会下降得很快。

荀息做为晋献公的肱股之臣,智勇当不在话下,但他做了托孤大臣之后,这时的道德和承诺(他对晋献公的道德和承诺)在他的心中就占据了全部。

朝中的势力在献公死后已明显呈现出分裂的态势。

完全站在荀息为代表的托孤派之对立面的是以号称献公第一臣的里克为代表的保守派。

里克是一名能征善战的统帅,早年间和荀息同为献公重臣,一武一文辅佐献公内理朝政,外克强敌,尤其是里克在荀息假途灭虢之计吞并虞,虢两国的战争中他是实际指挥者。

此一役后,晋国的统治区域从山西扩大到黄河以南。

在晋国的继承人问题上,里克和荀息两大权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立里克以他的勇猛智略为晋献公的开疆拓土立下了不世功勋,他的地位在献公诸臣中无人可以替代。

但问题来了,为什么晋献公临终之前将奚齐托付给了荀息而没有托付给他?

原因是,里克是个坚定的太子(申生)派。

在晋国的继承人问题上,里克和荀息两大权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立太子被废前的种种端倪士爲和里克等一般拥护太子的老臣就已看出并苦苦的谏阻献公,无奈献公已是被谗太深,拒不听从。 太子的废死极大的刺激了里克,献公此举也极大的伤害了他们君臣之间的关系和感情。他对怂恿盅惑献公的骊姬一党也怀有刻骨的仇恨和敌意。

所以,献公根本不可能也不敢把奚齐托付给里克。

至于他死后,荀息这个文臣能否敌得过手握重兵,凶悍强梁的里克就不是他能看得到的了。

这是掩耳盗铃,自欺其人,也是情非得已。

骊姬曾要献公诛此强臣,但献公老迈,里克素孚军心,一旦有变会祸及自身,献公下不了也不敢下这个决心。

隐患就此埋下,引爆一触即发。

在晋国的继承人问题上,里克和荀息两大权臣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对立 献公死后,荀息遵照献公遗旨立骊姬子奚齐为君,并任命献公,骊姬宠臣梁五,东关五两人为左,右司马,欲取里克而代之,统领晋军,荀息完全站在了里克的对立面,里克压抑多年的愤怒终于爆发。

多年并肩战斗的情谊就此告终。

献公生前为巩固自已的地位和权力,铲除异已,大杀宗室和骨肉,这些宗室和骨肉的代表就是献公的三个儿子,申生,重耳和夷吾,三子一死两逃,他们的余部都团结在了里克的周围,并和国外的重耳,夷吾以及他们背后的保卫国保持着密切联系,日益形成了一股潜在的强大势力。

里克和荀息在晋国的继承人以及事关晋国今后的政治走向等诸多问题上产生了严重的,不可调和的分歧和对立,并以一种极端的方式爆发出来,最终两败俱伤,先后成为了这场惨烈的政争中的牺牲品。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