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家拳的拔胯是什么?

我们平时在走路时,大多数人都是用大腿肌肉带动身体向前.

如果用胯带动双腿向前移动,那就使肌肉少做功.

练过拨胯的人应该知道,胯练好了,是可以连续不断反弹的,

且动作的速度非常灵动,一惊一诧之间,胯连续弹出劲力.

带动腿换步进胯可以发横向劲(确保这个劲力是大筋弹射出来)

也可以发纵向劲,而且速度,是令人惊讶的。

用胯走路可以很快,而且不累,可以高速走很久。

提起速度时,是普通人百米冲刺短跑的速度,

普通人以这种速度只能跑个十几秒多说几十秒,

可以跑几分钟。

逝去的武林中唐维禄就是用这种方式跑了几十分钟.

比火车还先到. 这在形意门中叫做夜行术.

内家拳的拔胯是什么?


一旦我们用胯带步的方式进行攻击,

不需要腿部肌肉蹬地发劲,力不从地起,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就是把双腿解放了出来,

可以边走边打击。

打击的动量其实是胯的纵向的运动,

典型的表现在直上直下的坐胯,

而个人认为,纵向的胯的运动路线,

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圈,

跟胯的平转一样,成一个圆周运动,

如同划船时,所划出的一个纵方向的运动立圈,

当然,要利用这个立圈发劲,

还得需要丹田和尾闾的抖绝。

胯是人体最大,并且力量最强的一个关节,

挑五百斤的担子,最不感觉吃力的就是胯了。

反之讲,如果你能用胯主动发劲,

那你的劲力一定是倍增的(可观看三宝不息的视频板块)。

有句拳诀讲“打法定要先上身”

然后就有人解释为,上体先动。

试想,没有步伐的移动,

那上身动了管个啥用呢?

个人认为,利用步法快速接近对方,是打击的第一步!

以前也讲“教拳不教步,教步打师父”看来是有点道理的。

胯为腿之根节,翻胯不但可以使背部形成翻浪劲,

而且可以与前腿形成顶劲,完成身体的快速整体位移,

达到迅速贴近和撞击的目的。

明白了胯的横圈和纵圈的同时,

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腰动跟胯动的区别,

理清它们之间的关系,

胯可以主动弹抖,跟尾闾对接,形成螺旋劲,

而腰椎跟胯骨相比,很细很脆弱,

并不适合主动发劲。

所以,我们唯有先找到胯发劲的感觉,

才可能有大的提高(可以观看三宝不息的视频部分)。

第一阶段:动作熟练、到位,做到肩胯拧转带动手臂;

第二阶段:从起点抖发到终点单一发劲,要求瞬间弹抖能打出筋骨崩弹声;

第三阶段:在第二阶段的基础上实现被动回环发劲,要求肩胯内脏整合生生不息。

真传的“拨胯”则是以撑拉一侧胯关节,

使其能够挣开骨缝,

大筋崩弹而使胯能弹,

两侧胯一张一驰,

协同配合,则连绵不断,

滔滔不绝,颤弹不已!

因此,在拨胯动作的习练上,

我们强调用关节的开,带动大筋的拉伸,

从而产生弹性,驱使胯完成崩弹性拧转,

而非胯的主动式拧转!

为什么我可以用这种极速跑好几分钟而不累呢?

由于是大筋的弹抖带动胯的动,肌肉并不收缩,

没有肌肉的收缩发力, 就不会耗太多的能量.

所以,快速跑动许久,人却没有丝毫疲惫的感觉。

“筋骨,关节”好理解,如同弓箭的“弓架”和“弓弦”。

“内脏”置于人胸腔腹腔内,称之为“五脏六腑”,

是人体的几大工作系统,担负着人体重要的工作机能,

属于重点保护的对象,何以用到发劲当中去呢?

“内脏”既分散也统一,各个内脏之间由筋膜相接,

与脊柱又相连,如同藤上葡萄,牵附于脊柱之上,

与横膈膜连为一体,上下提坠位移!

产生上下的冲撞劲力,

而使得身体呈现弹簧般的垂屈伸,

与人体各关节相互呼应,

而产生人体重量的垂直上下崩弹,

有人称之为“千斤坠”.

集百余斤的重量于一处,而产生的冲撞劲力,

通过关节的传递,

直接作用于“手脚”等梢节,

产生巨大的打击劲力,

称之为“将身体挂在手上”!

击物要能透,肢节必须强硬,

通过盘练,使梢节如钢鞭。

“速度,劲力,硬度”

构成了打击的必要条件!

这就是为什么力达梢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