胖胖的小楷我总觉得比瘦瘦的小楷好看,你觉得呢?

田野104189958


小楷建议应该写瘦瘦一点,就是小一些!当然段位不同可能写的风格也会随之改变!

我们从初学者的角度来先分析下:

我们都知道,一般说来,写小字与写大字是大不相同的,其原则上是:写大字要紧密无间,而写小字必要使其宽绰有余。也就是说:写大字要能做到小字似的精密;而写小字要能做到有大字似的局促,故古人所谓“作大字要如小字,而作小字要如大字。”又苏东坡论书有“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有余”的精语。以上这些话怎么讲呢?因为我们通常写大字时,以为地位(面积)宽阔,可以任意挥洒,结果字体变成了松散空阔。写小字则正好相反,因为地空间太小,担心写不下就越难免要尽力局缩,往往局缩过当,反而变成蜷促。这都是自然而然的心理现象,极易触犯的毛病。所以苏公“大小难能”这句话,正是针对这种神情而发,更是经验老到之谈。

写小字的重心与笔画的配合,则与大字无大差异。至于运笔,则略有不同。小字运笔要圆润、娟秀、挺拔、整齐;大字要雄壮、厚重。大字下笔时用逆锋(藏锋),收笔时用回锋; 小字下笔时则不必用逆锋,宜用尖锋,收笔时宜用顿笔或提笔。譬如写一横,起笔处或尖而收笔处则圆; 写一竖,起笔或略顿,收笔则尖;撇笔则起笔或肥而收笔瘦:捺笔则起笔或瘦而收笔肥,同时也要向左向右略作弧形,笔画生动而有情致;点欲尖而圆,挑欲尖而锐,弯欲内方而外圆,钩半曲半直。运笔灵活多变,莫可限定。尤其是整篇字,要笔笔不同,而又协调一致,一行字写出来,错落有致,却又一直在一条线上,如是则行气自然贯串,望之如串串珍珠项链,神采飞扬。

小字为古代日用必需的书法,以前科举应试时,阅卷的人大半是先看字,然后再看文章。字如不好,文章再好也要受影响。朝考状元、翰林,尤注重书法。是故凡状元、翰林的小字,都是精妙的。一般读书,也都善写小字。如今硬笔盛行,用毛笔写小字的人不多,但用硬笔临写小楷字帖有事半功倍的明显进效,因此想写好硬笔字,不妨找本好的小楷字帖,加工练习。定能打下坚实基础,裨益终身,受用不尽。








传统银文化


汉成帝爱“排骨精”赵飞燕,唐玄宗宠“肥美人”杨玉环,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当然,环肥燕瘦,左拥右抱,人人皆想。

书法的风格多种多样,就小楷而言,既有文徵明的纤瘦挺拔,也有刘罗锅的丰腴肥厚,各具风采,都有迷人之处。

“吴门四才子”之一的文徵明,小楷工稳精细,笔法精到,金钩银划,瘦到极致,劲到极致,独步有明一代。

“浓墨宰相”刘墉,小楷初看浑圆软滑,若团团棉花,软弱无力,细审则骨骼分明,内含刚劲,如安静的宽厚长者在午后漫步,安静而雍容。

而“楷书之祖”钟繇流传下来的小楷作品,虽数量不多,但风格各异。“天下第一楷书”《荐季直表》略显肥厚,拙态可掬;《贺捷表》则更显纤细,笔调灵动。

美女的肥瘦,各有妙处,肥者更有手感,瘦者更显线条。

书法的肥瘦,各具特色,肥者华贵端庄,瘦者骨力强健。

但肥宜含骨,否则便成“墨猪”;瘦宜有肉,否则便成“柴鸡”。

更多文章,敬请关注千年兰亭。


千年兰亭


我练习小楷已经五年,开始以二王为主,后临赵孟頫,近期对成亲王的小楷非常感兴趣。至于是线条丰满一点的小楷好看,还是线条劲瘦一点的小楷好看,这取决于书写者和观赏者的偏好。各人所爱不一样。我比较喜欢线条劲瘦一点的字体。这是我近期临写的几幅小楷,请网友们指教。






金星753


自己喜欢最好,别人的感受啊那是别人的,不是自己的。



伍增杰字愚翁书法诗词


书法无论从欣赏还是练习上来说都不能“偏食”,只有博采众长,才能在书海中扬帆远航!

你所说的“胖”“瘦”小楷,我个人认为应该是指字形宽扁或瘦长,笔画粗重或纤细的两种小楷。至于哪种小楷更好看,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无论“胖”“瘦”,只要极具风格和特点,都是精品。试举两例,自见分晓。

王羲之的小楷《孝女曹娥碑》。

王羲之的晚年作品。碑文讲的是东汉孝女曹娥跳入江中救父的故事,两具尸体浮出水面时,还紧紧地抱在一起。《孝女曹娥碑》就是人们为了歌颂她的孝行立的碑。

笔画线条,不妖不媚,简朴自然,极具韵味。结字扁平,有隶书之意,古朴自然。字于字之间错落有致,整体排列工整匀称。

赵佶的小楷《千字文》。

写的“瘦”的小楷,非北宋徽宗赵佶的“瘦金体”莫属!从唐代以来,“瘦硬”的书法风格受到关注,宋朝的第八位皇帝,北宋徽宗赵佶,创造了“瘦金体”。小楷《千字文》是他的“瘦金体”名帖。

有人评价这幅作品:“直如箭,劲如铁。”说的就是这幅作品的笔画和风格特点。笔画瘦细,细如铁丝,起笔收笔顿挫明显,横画收笔带钩,竖画收笔带点,撇如匕首,细长尖利,捺如切刀,竖钩细长。字形细瘦,结体舒展挺拔,充满骨架美感!

对比这两幅作品,“胖”“瘦”有别,然各极具风格特点!我都非常喜欢!


三尺讲台两袖清风


我喜欢的都学,王羲之,文征明,王宠,钟繇,田楷,卢中南累,但都不像谁,然后自己觉的美就好,不知对否。










默契17


肥瘦兼搭,不好整


书剑飞花


闲时也玩玩。



野洋羌


有胖有廋,有大有小才是正常的古帖,一副字大小一样那就是电脑打印的。我也是才迷上的小楷,献丑了。





擎天1899


,我不懂书法,但看到好的字贴好的题词之类的匾额,还是要欣赏欣赏,总的体会是不论什么体,只要中规中矩都是好字。当然每个人都有偏好。颜体肥柳体瘦欧体笔法钢硬赵体应属福贵体了。至于书圣王体可说是大家之集成。草书我实在没有欣赏能力,不敢妄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