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進士與唐代的什麼制度有關?

天然馨雨


中進士與唐代的科舉制度有關,科舉制度是中國歷史上的考試選拔官員的一種基本制度。科舉制度淵源於漢朝,隋朝時首創,確立於唐朝,完備於宋朝,明清兩朝是中國科舉制度的鼎盛時期,於清朝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正式廢除。從隋朝算起到清朝正式廢除,科舉制度在中國歷史朝代中存在了近1300年。古代文人墨客想要改變自身命運唯有科舉一條道路,於是有了“十年寒窗苦讀,只為一朝蟾宮折桂”的名句!

科舉制度首創於隋朝,到唐代時才正式確立,所以不同於宋朝,更不同於明朝,清朝。同志們肯定在古裝電視劇中多多少少見過科舉考試的場景,但唐代的科舉考試是比較複雜的!

唐代科舉考試科目分為常科(每年分期舉行)和制科(皇帝下詔臨時舉行)兩大類。常設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很多科目漸漸就廢除了,到唐高宗時期明經、進士就成為科舉經常要考的科目。唐代科舉制度,不僅要看考生的成績,還要有著名人士的推薦。因此,考生紛紛奔走於公卿門下,向他們投獻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只有這些著名人士的推薦,考生才可以在眾多考生中顯露頭角,跟現在的介紹信差不多、

在唐代還產生了武舉。武舉開始於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應武舉的考生來源於各縣鄉鎮推薦,由兵部主考。考試科目有馬射、步射、平射、馬槍、負重摔跤等。唐代著名的武狀元便是郭子儀!

總而言之:科舉制改善了用人制度,是那些出生清苦但卻是有真才實學的人有機會到政府部門任職(有點類似於現在的公務員考試)科舉制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士人用功讀書的風氣在唐代盛行。同時促進了文化藝術的發展,唐朝的穩定、繁榮、昌盛。科舉制度對此做出的貢獻是不可磨滅的!


小小千夫長


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明經、進士兩科。

為科舉制的完善作出突出貢獻的帝王有唐太宗、武則天和唐玄宗三人。唐朝科舉考試的科目很多,常設的為明經、進士兩科,其中,進士科尤受重視,考取難度也最大。

1、唐太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太宗提倡用人以德行、學識為本。為此唐太宗擴充學校,加強管理。管理中央學校的機構為國子監,其下有六學: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律學、書學、算學。

2、武則天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武則天特別重視科舉,曾一連幾天在洛成殿親自測試貢舉人,並曾命令把在吏部複試者的名字糊掉而進行暗考,開了後世“殿試”和“糊名”的先河。武則天稱帝后,還破例開了武科,即在科舉考試當年同時進行武舉考試,內容有騎射、步射、馬槍、負重等內容,考中的可以任用為武官。

3、唐玄宗完善科舉制度的措施: 唐玄宗時進士科轉為兼考詩賦,而且詩賦成為最主要的考試內容。進士科也成為唐朝最重要的考試科目。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大家好,我是歷史愛好者,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中進士與唐代的科舉制度有關,科舉是唐朝選拔官員的一種形式。

1、唐代科舉考試是分科的,第一科叫秀才,考方略策,按照成績分四等。這科非常難考,如果秀才科的舉子全部落第的話,州長官是要受處分的。所以,此科漸漸無人報名而被廢棄。

2、容易考的是明經,比秀才容易比明經難的是進士。進士科是隋煬帝楊廣發明的,目的是打破士族壟斷仕途的限制,庶族(寒族)學子也可以參加考試。

3、明經看儒家經典,進士科考時務策略,前者只要死記硬背,後者卻要真才實學。然而唐人對進士科趨之若鶩,因為比秀才科好考。但錄取比例只有百分之一二,因此考中進士就是既有能力又面子的事。所以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一說法。

4、考中進士前程遠大,進士是高級官員的候選人。

5、進士及第也是萬眾矚目,用朝廷用泥金帖子向家人報喜,拜謝考官參謁宰相,出席各種宴會。





老莊說歷史


中進士與唐代的科舉制度有關。“中進士”是明清時期的叫法,在唐代時稱為“舉進士”。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完善、發揚於唐朝。唐朝的科舉分為常舉和制舉。常舉是定期分科舉行的科舉,制舉指由皇帝臨時下詔舉行的科舉。但常舉以其長期性、固定性科舉、含金量高的優點成為科舉中最重要的部分。

唐朝常舉的主要科目是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字、明算、一史、三史、開元禮、道舉、童生等十幾科,但主要的有兩科,即明經科、進士科。進士考時務策和詩賦文章,明經考時務策與經義。進士考的難度比明經考的難度高,當時有俗語“三十考明經,五十少進士”,進士由於難中,所以非常尊貴,時人稱進士及第者為“白衣公卿”。


包山種樹


中進士說的必須是科舉制度了。

中國古代科舉制度最早起源於隋代。隋朝統一全國後,隋朝以前採用的九品中正制選拔官員的制度導致出身寒門的普通人無法步入仕途,隋朝為了打破士族對官員選拔的壟斷加強中央集權,於是把選拔官吏的權力收歸中央,用科舉制代替九品中正制。

隋朝滅亡後,唐朝的帝王承襲了隋朝傳下來的人才選拔制度,並做了進一步的完善。由此,科舉制度逐漸完備起來。在唐代,考試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兩類。每年分期舉行的稱常科,由皇帝下詔臨時舉行的考試稱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為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科舉考試把中進士稱為"雁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


中華小故事


唐朝科舉,進士科最難,因此唐人有諺雲: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即三十歲考上明經科,已算是年老,因為是而立之年,而五十歲登進士第,應該是不會存在,因為是知天命之年。因進士科是常科,考取又最難,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僅是明經科的十分之一,故此最為尊貴,地位亦成為各科之首。也因此,時人稱進士及第者“白衣公卿”。


山海445


科舉制

隋朝創立科舉制之後,在唐朝進入迅速進入發展的時期,唐朝的科舉有常科和制科之分。常科主要有秀才、明經、進士、明法、明書、明算等六大科。秀才科是在唐朝時期創立最早的科目,由於秀才科難度太大,應試的人數又少,在永徽二年(651年),秀才科從中國科舉史上消失了。

在唐朝時期的讀書人喜歡參加的科目還是明經科和進士科。明經主要是以儒家經學為考試的內容,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古代歷代統治者注重用儒家學說統一人們的思想,這也就是明經科受歡迎的重要原因之一。

與明經科同樣重要的就是進士科,唐朝初期,進士科主要時務策五道,文章詞華的優劣來作為考試的標誌。在這個注重文學的時代氛圍中,許多還沒經過吏部銓選的任命為官員的進士,身穿百姓的衣服救被人們視為未來的卿相。進士科吸引了很多的讀書人來應試,導致競爭激烈,及第難度大。“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這樣的說法,如果三十歲考上明經就已經老了,五十歲考上進士還是很年輕的年齡。可見進士科的考試難度要比明經科大。


嚴瑞康


科舉制度啊。通過考試的形式選拔人才,大量寒門學士得到選拔,不過唐代選中進士的人很少。因此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當烈焰戀上雪


科舉制度始於隋朝,到了唐代不斷髮展完善擴大,其中武則天時新增了武舉,習武之人也可以參加科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