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不使用暴力,是謙遜的極限

1948年,終於從英國手中獨立出不久的印度再一次爆發內亂,聖雄甘地為了平息內亂開始了他的第14次絕食,他的這一舉措再次成功使局勢穩定,然而就在

他結束絕食,前往一個祈禱會的途中,卻遭到狂熱分子的槍擊而亡。這一天,印度彷彿重新陷入了黑暗。

“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在普拉西戰爭的影響下,印度於1849被英國所屬的東印度公司全面接管。1857年為了推翻英國統治,印度爆發民族大起義,但很快便被鎮壓。

隨即,印度便由英國東印度公司統治轉為英國直接統治。隨著印度現代化現代的緩慢深入,一部分印度上層文化人意識到了英國統治帶來的巨大恥辱。

民族意識開始覺醒,再次湧現出了一批試圖推翻英國統治的人,不過暴力衝突被無情鎮壓的記憶依然刻在骨子裡,他們選擇了另外一條推翻英國統治的道路—由甘地領導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精英世家

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1869年出生於英國統治下的豪門望族,父親曾是當地聯邦的總理。他的母親是虔誠的印度教徒,在母親的培養下,甘地便一直堅持吃素,寬容禮讓,生活簡單,主張非暴力

“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1888年,19歲的甘地遠赴重洋留學英國,在倫敦大學學院學習法律。儘管當地人試圖用形形色色的誘惑將他“英國化”,但是遠在異國他鄉的甘地依然恪守自己本分,不被外界所幹擾,他知道自己的使命是什麼,並且未曾動搖過。

在英期間他參加了素食社團,並且還成立了地方的分會,這為甘地在提供了組織與運行社團的寶貴經驗。在其期間,他遇到了神智學社團的成員,並且在他們的影響下開始仔細的研究印度教的經書,尤其是《薄伽梵歌》。

甘地曾表示,古老的印度經書給了他很大安慰。進一步的,甘地開始研究佛教,基督教與其他宗教的著作,受多種宗教書籍的影響,甘地對這個世界的認知產生了前所未有的改變。

在英國學成後,甘地回國做律師,但是英國的法律與當地的法律有著太多不同的地方,他的第一個案子就失敗了。

“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聲名鵲起

1893年,回國不久便灰頭土臉的甘地接受了一份前往南非的工作。他在那裡看到印度移民在南非的公民自由和政治權利在很大程度上被剝奪的現狀,很是震驚。在接下來南非工作的20餘年裡甘地以各種方式開展抗議和遊說。

非暴力抗爭的雛形就在這裡開始形成。最終在1913年的一場遊行中被捕。甘地在南非的非暴力公民抗爭消息被報道到英格蘭,他開始成為一名國際聞名的人物。

甘地1915年回到印度,並很快地成為正在從事獨立運動的國大黨領袖。他穿著一件纏腰布,利用自己的鬥爭經驗在印度鄉下四處演講。用自己的主張和方式影響著眾人。試圖將“非暴力不合作”理念傳輸給人們。

“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理念的踐行

一戰爆發,甘地號召大量印度人民投身英印陸軍。希望藉此機會讓英國看到自己的忠誠而願意退一步讓印度自治。但是他的策略失敗了,戰勝國英國拒絕了這一提議。甘地對待英國的方案開始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一戰過後,甘地開始投身於獨立運動,雖然盡數被鎮壓,並且多次被捕。但是甘地在世界範圍內獲取了大量關注。

“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1919英國頒佈《羅拉特法》,這一法案的通過使得全國人民成為了任人宰割的羔羊,人民譁聲四起,最終導致了“阿姆利則慘案”

無數生命在他眼前流逝,這一悲劇的發生使得甘地支持獨立的立場更加堅決。在第三年甘地當選為黨內代表後開展了史無前例的全國性“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無數民眾走向街頭,對英國的統治表示抗議。這一場運動也是直接導致印度走向獨立的直接原因之一。

在1930年發起的二次不合作運動中,甘地為了反抗殖民政府的食鹽公賣制,他選取幾千名志願者,起誓保證遭到政府的槍擊不還手,不反抗。

在他們發完誓後隨即便往一處由政府看管的鹽場進發,警察發現後立即向他們襲來,頓時間無數敲擊聲,悶響聲,骨頭碎裂聲此起彼伏。

捱打的人就像木頭一樣倒了下去。最終政府不得不重拳出擊,出動軍隊將運動鎮壓,甘地也因此被關進牢中

“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對這龐大帝國各殖民地的控制被削弱。甘地似乎發現了機會,這可能就是印度獨立的最好機會,他起草了一份讓英國退出印度的草案,就在草案發布當天,甘地旋即被捕。

一石激起千層浪,甘地被捕引發了印度史無前例的獨立運動,但是由於缺少統一的領導,運動逐漸上升為空前的暴力事件。

無數工人罷工,軍隊在三天後也加入起義。火車站,郵局,警察局被盡數攻擊。英國政府終於意識到這次的運動與以前的根本性差別。

在前面有日本的追擊,後面有印度的逼迫下。1944年3月,英國政府只得放棄對印度的統治,從此印度獨立,成為了一個主權國家。

寫在後面

“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真的是英國放棄殖民印度的原因嗎?恐怕並不是那樣。甘地進行那麼多次運動,每次都是以己方大量傷亡,英方毫髮無傷告終。

真的會讓英國對此感到忌憚嗎?誠然,甘地一次次地將運動推向高潮,但最終都是被無情鎮壓。就如同下棋博弈一般,自己首先就決定好不吃對面的子,讓對方佔盡便宜,這樣的棋局,怎麼可能會贏。

“聖雄”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不還手,罵不還口

這或許就是如今印度下層缺乏反抗精神,被一直壓迫,形成強大的階層劃分,造成極度低下的階級流動性。下層不反抗,自然也就沒有多少人關心他們的利益。

然而最後一次則截然不同,趁著英國自顧不暇的機會,佔盡敵人先機,每一次都下在敵人要命的地方。自然就會有人關心他們的利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